金与硅相互作用机理及金回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741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9.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re commonly exist quartz and silicate minerals in gold ores. Gold likely interacts with silicates, forming special Au-Si structures with the aid of thermochemical activation in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or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 during fine grinding in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The Au-Si structures are not readily soluble in mineral acids,and being difficult to be reduced, the Au-Si structures deport into glass phase.This part of gold is not extractabl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um chemistry computation and advanced structure and surface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X-ray microstructur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Auger spectroscopy, the proposed projec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for gold and silicate interactions using the knowledge of structure chemistry, silicate chemistry, metallurgical physicochemistry and mineralogy, in an attempt to study mechanisms for gold-silicon interaction, and determine "physical wrapping" and blinding action of silicate glass in gold smelting. Molecular structures with Au-Si bonds are to be determined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influencing silicate activation and hence formation of Au-Si structures, are to be identified. Correla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between Au-Si structures and gold leaching behavior. Effect of activated silica gel fractions on cathode and anodic reaction in gold dissolution is determined by electrochemical study.A new type of leach aid will be developed, and the reagent characteristics, leaching performance and involved mechanisms will be investigated.The outcomes can enrich and advance the theory for metallurgical extraction of gold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cess enhancement in gold recovery.
金矿石中普遍含石英及硅酸盐类矿物。金在火法冶炼中热化学活化或湿法选冶过程中的细磨等机械化学活化作用下,可能与石英及硅酸盐类矿物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Au-Si结构。该结构稳定,既不易溶于无机矿物酸,也不能在火法冶炼中被还原而进入玻璃相,更无法实现对其有效利用。本项目拟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与X射线微结构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俄歇能谱等结构和表面分析技术相结合,利用结构化学、硅酸盐化学、冶金物理化学及矿物学知识,研究金与硅相互作用机理,确定硅酸盐玻璃相对熔解金的“包裹”和隐蔽行为。揭示形成Au-Si 键的分子结构,影响硅酸盐活化及形成Au-Si 结构的因素;研究硅酸盐活性及Au-Si结构对金浸出行为的影响;通过电化学研究确定活性硅胶组分对金溶解过程的阴、阳极反应的影响。开发新型高效助浸剂, 研究助浸剂性质、助浸效果和助浸机理。研究成果可丰富和完善金矿选冶理论,为改进金的提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金矿石的加工利用常需要磨矿、搅拌或高温作用,且金矿石中普遍存在石英及硅酸盐类矿物。机械或高温活化作用下,含硅矿物与金的作用、金-硅作用对浸金的影响及助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石英和氯化金混合,进行磨矿、搅拌和洗脱等试验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石英细度、作用时间、金溶液浓度增加,吸附率增加;矿浆浓度增加,吸附率降低。石英在研磨条件下与金发生强烈吸附的量多于搅拌;碘浸出剂能降低石英对溶液中金的吸附量;搅拌作用下,吸附为物理吸附,研磨作用下,吸附为物理吸附或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同时存在。.进行石英和高岭石在不同搅拌时间、初始金浓度、矿浆浓度和搅拌转速条件下,对溶液中Au(S2O3)23-的吸附试验及IR、SEM检测、MS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石英和高岭石与Au(S2O3)23-能发生吸附作用,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金矿石中也常含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及毒砂等硫化矿。以硫化矿及石英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焙烧条件、硫化矿组合下,进行含金焙渣氰化浸出试验和不含金焙渣对氰化金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含金焙渣中金的浸出难度加大;不含金焙渣对氰化金吸附能力加大; MS计算表明,Au、[Au(CN)2]-中Au、N与石英(101)表面的Si-12形成键合作用。.采用电化学试验及表面分析手段表明,石英、钠长石、白云母和高岭石的存在可加快金氰化溶解速率;含硅矿物对溶液中金有吸附作用;粒度越细,溶解和吸附能力越强; SEM、EDS和IR分析认为,含硅矿物与AuCN吸附时,有利于钝化膜的脱落,加快氰化浸金速率;含硅矿物与[Au(CN)2]-吸附时,降低金的浸出率。助浸剂研究表明,其可使钝化的金表面恢复活性,提高矿浆中的溶解氧量,其中的–OH和–COO能吸附于含≡SiO–的矿物表面,减少含硅矿物与金及其络合物的相互作用,缩短浸出时间,改善浸出效果。.以柠檬酸三钠、过氧化镁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助浸剂,在适宜条件下,对金品位为1.29、6.33、1.81 g/t的氧化矿型、硫化矿型和碳质金矿石进行助浸试验,氰化物用量和浸出时间比常规浸出显著减少,金的浸出率明显提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氰化提金工艺现状及非氰提金工艺的应用前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有色矿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衍波;代淑娟;朱巨建
  • 通讯作者:
    朱巨建
硫代硫酸金与高岭石的搅拌吸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化工矿物与加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鹏程;代淑娟
  • 通讯作者:
    代淑娟
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矿冶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明阳;王晓丽;代淑娟;宿少玲;胡志刚
  • 通讯作者:
    胡志刚
高温下金与石英相互作用机理及对浸金过程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贵金属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淑杰;代淑娟;李鹏程
  • 通讯作者:
    李鹏程
碳质金矿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DOI:
    10.13779/j.cnki.issn1001-0076.2017.05.02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矿产保护与利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作金;王倩倩;代淑娟
  • 通讯作者:
    代淑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水菱镁石制备轻烧氧化镁的热选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非金属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馨;代淑娟;郗悦;韩宏涛;余鑫
  • 通讯作者:
    余鑫
TX-100对油酸钠体系下菱镁矿与白云石浮选分离的影响
  •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21.02.01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文瀚;刘文刚;杨婷;代淑娟
  • 通讯作者:
    代淑娟
反浮选法提纯低品位菱镁矿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矿产综合利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郗悦;代淑娟;张作金;崔少文;刘淑杰
  • 通讯作者:
    刘淑杰
Ca~(2 )对菱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DOI:
    10.19614/j.cnki.jsks.20190901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金属矿山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郗悦;代淑娟;张作金
  • 通讯作者:
    张作金
菱镁矿区土壤污染及修复试验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806.00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作金;贾春云;代淑娟;方玥蒙;台培东
  • 通讯作者:
    台培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代淑娟的其他基金

载金硫化矿的氧化特性对金浮选回收的影响及调控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载金硫化矿的氧化特性对金浮选回收的影响及调控
  • 批准号:
    5217425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菱镁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溶解特性及对浮选影响的调控
  • 批准号:
    5187416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