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RS Oph 到 SN 2006X: Ia型超新星前身星的重要线索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06300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1502.恒星结构演化和大气、变星双星和多星系统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利用共生再发新星RS Oph与Ia型超新星2006X观测特性的相似性,研究Ia型超新星2006X的前身星系统。使用较新的双星演化程序和利用非球对称星风的数值模拟结果,为RS Oph系统中的红巨星建立非球对称星风,并在此星风中计算尘埃的生成。通过模拟RS Oph系统作为Ia型超新星2006X爆发时所产生的物质与非球对称星风和尘埃的相互作用,来解释Ia型超新星的观测特性。利用星族合成的方法,模拟银河系中,通过共生再发新星(类RS Oph系统)通道生成Ia型超新星的诞生率。

结项摘要

Ia 型超新星是目前最好的宇宙学距离指示天体。本项目利用共生再发新星RS Oph与Ia型超新星2006X观测特性的相似性,指出了共生再发新星(类RS Oph系统)作为Ia型超新星形成通道的可能性。我们为RS Oph系统中的红巨星(RG)建立了非球对称星风模型,并在此星风中计算了尘埃的生成。在再发新星中引入非球对称星风模型后,我们得到了双星演化的两个新的特性:由于高速自转而导致红巨星有高的物质损失率;由于轨道面上赤道盘的存在导致碳氧白矮星(CO WD)有较高的物质吸积率。这两个新特性会产生重要的演化结果:CO WD + RG双星系统可能避免共有包层的演化,更易产生Ia型超新星。使用较新的双星演化程序并利用非球对称星风模型,我们模拟了RS Oph系统作为Ia型超新星2006X爆发时,爆发物质与非球对称星风和尘埃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非球对称模型中的恒星将较球对称模型中的恒星更早地生成尘埃。质量损失率对尘埃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对于较低的质量损失率,非球对称模型中,尘埃的凝结度远远高于球对称模型中的尘埃凝结度。因而非球对称模型可能给出更高的尘埃产量。对于较高的质量损失率,尘埃的凝结度已达到饱和,非球对称模型和球对称模型中,尘埃的凝结度基本一致,对尘埃的产量不会产生显著影响。我们研究发现,非球对称星风模型可以解释RS Oph的尘埃,但不能很好的解释SN 2006X周围的尘埃。它的尘埃很可能起源于其前身星经历的共有包层所产生的抛射物质。项目组成员在本项目计划书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课题,开展了对X射线双星和γ射线源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我们首次研究了双星系统中,动力学物质转移形成尘埃的可能性。在密近双星系统的共有包层演化阶段,抛射而出的物质为尘埃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为了模拟共有包层抛射物的密度和温度演化,我们构造了一个简易模型,利用模拟尘埃形成的AGBDUST代码,我们给出了尘埃在这种环境下能有效形成的结论。在共有包层抛射物中实际产生的尘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温度和密度演化。我们通过星族合成代码估算出共有包层演化过程中产生尘埃的总质量。我们的模拟结果显示,与渐近巨星中的尘埃产量相比,在一定条件下,产自共有包层抛射物的尘埃也许非常多,甚至有可能占主要地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opulation synthesis of ultra-compact X-ray binaries
超紧凑 X 射线双星的总体合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Chunhua Zhu;Guoliang Lu;Zhaojun Wang
  • 通讯作者:
    Zhaojun Wang
Dust formation in the ejecta of common envelope systems
普通包络系统的喷射物中形成灰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u; Guoliang;Zhu; Chunhua;Podsiadlowski; Philipp
  • 通讯作者:
    Philipp
Origin of dust around v1309 sco
sco v1309周边灰尘起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u; Chunhua;Lu; Guoliang;Wang; Zhaojun
  • 通讯作者:
    Zhaojun
Low-Mass X-Ray Binaries with Strange Quark Stars
含有奇异夸克星的低质量 X 射线双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u; Chunhua;Lu; Guoliang;Wang; Zhaojun;Liu; Jinzhong
  • 通讯作者:
    Jinzhong
相对论简并电子气体的磁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王兆军;吕国梁;朱春花;霍文生
  • 通讯作者:
    霍文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超大质量黑洞产生的高能中微子探测及巨型中微子射电探测阵列的选址
  • DOI:
    10.13568/j.cnki.651094.2019.02.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春花;翟楠楠;沈冬祥;吕国梁;王兆军;李琳;刘荷蕾;Olivier Martineau-Huynh;Charles Timmermans
  • 通讯作者:
    Charles Timmermans
射电望远镜多目标观测策略优化
  •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21.06.00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翟楠楠;刘志勇;王娜;朱春花
  • 通讯作者:
    朱春花
副溶血性弧菌整合接合元件核心基因表达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春花;李云霞;陈兰明
  • 通讯作者:
    陈兰明
相对论简并电子气体的磁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王兆军;吕国梁;朱春花;霍文生
  • 通讯作者:
    霍文生
中子星中简并电子气体的临界磁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王兆军;吕国梁;朱春花;张军
  • 通讯作者:
    张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春花的其他基金

DB白矮星形成的新通道及其吸积污染的研究
  • 批准号:
    1216300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7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超新星 SN2010jl 对尘埃形成的启示
  • 批准号:
    11763007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尘埃的新起源- - -共有包层抛射物质
  • 批准号:
    11363005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