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在褐飞虱唾液腺复制增殖及释放的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202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2.农业昆虫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Insect pests and plant viruses that are transmitted by insect vectors are major biological threats to crop production. However, the mechanisms enabling virus transmission by insect vector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rice pests, causing extensive damage to rice plants by sucking the phloem sap and transmitting viruses, including Rice ragged stunt virus (RRSV). In this study, we are interested in investigat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salivary gland to RRSV infection because this organ provides the essential link for understanding virus transmission from the insect vector to the rice plant. We will aim at identifying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the key host cell factors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 RRSV prolif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N. lugens salivary gland using RNA-seq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Label-free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NA interference, yeast two-hybrid system,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methods. Our study will address a so far unknown step of virus transmission via the salivary gland of a monophagous sap-sucking arthropod herbivore and is important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nsect vector–virus interaction mechanisms.
近年来由褐飞虱传播的水稻齿叶矮缩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范围持续扩大,给我国的水稻作物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但由于对传毒机制知之甚少而导致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揭示褐飞虱传播水稻病毒病的分子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褐飞虱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本项目将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在其昆虫介体褐飞虱唾液腺中的复制增殖机制,通过高通量表达谱测序分析揭示褐飞虱对水稻齿叶矮缩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应答反应,找到协助病毒增殖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及宿主调控/效应因子;运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褐飞虱的唾液分泌蛋白,发现与病毒传播密切相关的宿主协同作用因子并进行分子功能验证,明确齿叶矮缩病毒在褐飞虱唾液腺中复制增殖及传播的分子机制,为揭示褐飞虱成灾机理和对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结项摘要

近年来由褐飞虱传播的水稻齿叶矮缩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范围持续扩大,给我国的水稻作物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但由于对传毒机制知之甚少而导致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揭示褐飞虱传播水稻病毒病的分子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对于取食植物汁液的刺吸式口器昆虫来说,唾液腺是植物病毒复制增殖与传播的重要组织。本课题前期已经完成了褐飞虱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着重研究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在其昆虫介体褐飞虱唾液腺中的复制增殖机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了褐飞虱对水稻齿叶矮缩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应答反应,发现了与病毒增殖相关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及宿主调控/效应因子;运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褐飞虱的唾液分泌蛋白,发现了潜在的与病毒传播相关的宿主作用因子。此外,本课题还揭示了齿叶矮缩病毒与褐飞虱之间的蛋白互作关系,通过RNAi实验明确了褐飞虱的RACK1蛋白能够调控齿叶矮缩病毒的复制增殖。这些研究初步明确了齿叶矮缩病毒在褐飞虱唾液腺中复制增殖的分子机制,为揭示褐飞虱成灾机理和对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oteolytic activity of the proteasome is required for female insect reproduction.
雌性昆虫繁殖需要蛋白酶体的蛋白水解活性
  • DOI:
    10.1098/rsob.200251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Open biology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Wang W;Yang RR;Peng LY;Zhang L;Yao YL;Bao YY
  • 通讯作者:
    Bao YY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of a rice pest, the brown planthopper
水稻害虫褐飞虱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 DOI:
    10.1016/s2095-3119(17)61888-4
  • 发表时间:
    2019-04-01
  • 期刊: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Bao Yan-yuan;Zhang Chuan-xi
  • 通讯作者:
    Zhang Chuan-x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两体一导”架构下的生物多样性与安全性课程群建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增荣;刘银泉;姚洪渭;鲍艳原;张帆;叶恭银;陈学新;张传溪
  • 通讯作者:
    张传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鲍艳原的其他基金

脂质识别蛋白ML调控褐飞虱若虫发育与雌虫生殖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脂质识别蛋白ML调控褐飞虱若虫发育与雌虫生殖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227252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种稻飞虱应对水稻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网络比较分析
  • 批准号:
    3137193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家蚕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抑制浓核病毒在宿主中肠复制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107169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