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古气候变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30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12.生物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latest Ordovician was an important interval in the Phanerozoic. During this time, profound climatic, marine environment and biotic changes occurred in which the mass extincti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five ones in Phanerozoic. Climatic change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are close related. However, climatic changes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ssive biotic extinction during the Ordo-Silurian transition were not well documented and constrained. In this study, typical sections across the Ordo-Silurian transition in the Yangtze area will be selected, upon which detailed studies in stratigraphy, sedimentology and geochemistry will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proxies for climatic changes, i.e., clay mineralog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chemical weathering index, high-resolution climatic changes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ss extinction will be explored. This study is of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climatic changes, driving mechanism, atmosphere-ocean-biosphere interactions and the earth''s surface evolution during this important geological period.
晚奥陶世是一个重要的地质转折期,全球气候、海洋环境和生物界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该时期发生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是显生宙五大生物绝灭事件之一。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对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气候环境变化、动力机制以及与生物绝灭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研究。本项研究将选择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的典型剖面,对其进行详细地层-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利用气候特征指标(粘土矿物、磁化率和化学风化指数)分析该时期气候环境高分辨的变化过程及动力机制,进而探讨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绝灭事件的内在联系。本项研究对于了解重要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特征、变化机制、大气-海洋-生物圈相互作用特点和地球表层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结项摘要

晚奥陶世是一个重要的地质转折期,全球气候、海洋环境和生物界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该时期发生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是显生宙五大生物绝灭事件之一。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对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气候环境变化、动力机制以及与生物绝灭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研究。本项研究选择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的典型剖面,对其进行详细地层-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利用气候特征指标分析该时期气候环境高分辨的变化过程及动力机制,进而探讨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绝灭事件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扬子地区五峰组下部和龙马溪组是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但五峰组上部N.extraordinarius-N.ojsuensis笔石带气候条件不稳定,总体处于寒冷干燥气候,曾短暂转入温暖湿润气候。晚奥陶世两幕生物绝灭事件的时间与气候变化的时间高度吻合,表明气候变化对生物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对于了解重要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特征、变化机制、大气-海洋-生物圈相互作用特点和地球表层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rbon and sulfur isotopic fluctu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end-Guadalupian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华南瓜达鲁普世末期生物大灭绝相关的碳、硫同位素波动
  • DOI:
    10.1016/j.gr.2013.02.008
  • 发表时间:
    2013-11
  • 期刊:
    Gondwana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Yan Detian;Zhang Liqin;Qiu Zhen
  • 通讯作者:
    Qiu Z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扬子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德天;王清晨;陈代钊;汪建国;邱振
  • 通讯作者:
    邱振
扬子地区古生代主要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环境动力学机制与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代钊;汪建国;严德天;韦恒叶;遇昊;王清晨
  • 通讯作者:
    王清晨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明;肖军;甘华军;严德天
  • 通讯作者:
    严德天
盆地流体年代学研究新技术: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定年法
  • DOI:
    10.3799/dqkx.2019.958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恩涛;ZhaoJian xin;潘松圻;严德天;陆江;郝少斌;龚银;邹康
  • 通讯作者:
    邹康
中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构造沉积样式与古地理格局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代钊;汪建国;严德天;韦恒叶;Chen Daizhao;Wang Jianguo;Yan Detian;Wei Hengye
  • 通讯作者:
    Wei Hengye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严德天的其他基金

华南早志留世龙马溪期海洋环境演化与有机质富集
  • 批准号:
    4157232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扬子海氧化还原环境变化
  • 批准号:
    4090303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