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认知无线ad hoc网络容量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61501325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F0102.信息系统与系统安全
- 结题年份:2018
- 批准年份:2015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6-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韩亮; 王岳; 石明珠; 张秀; 刘爽; 顾宇龙; 秦姗;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explore what exten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network can gain in transmission of their own data in cognitive radio ad hoc networks (CRAHNs). Therefore, this project aims to measure and optimize the capacity of both networks by introducing secondary nodes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primary nodes. Using stochastic geometry, we model the locations of nodes in CRAHNs and describe the cooperative secondary nodes by thinning operation. We propose part-slotted ALOHA MAC protocol and multi-hop route mechanism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of secondary network. We also formulate optimization models of capacity of both networks about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part-slotted ALOHA protocol and multi-hop route mechanism, and analyze how the varies of these parameters impact on the capacity gains. The study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CRAHNs.
认知无线ad hoc网络(cognitive radio ad hoc networks, CRAHNs)中,不同频谱优先权的通信节点并存情况下,两个网络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增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项目拟在认知无线ad hoc网络中引入协同传输,研究当次网络节点能够为主网络协同传输数据时两个网络的容量度量及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利用随机几何理论,建模认知无线ad hoc网络,基于thinning准则描述协同传输节点的位置;提出适用于次网络协同传输的部分时隙ALOHA MAC协议和多跳路由机制;分别建立网络容量关于MAC和路由参数的关系式;构造两个网络容量关于部分时隙ALOHA协议的重要参数和多跳路由参数的优化模型,分析参数的变化对于容量增益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认知无线ad hoc网络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认知无线ad hoc网络的容量度量和优化,一直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项目主要研究了频谱共享模式下,并存两个网络用户均采用随机几何理论进行建模时,次网络用户辅助主网络用户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其网络可靠性能;同时,主网络用户牺牲一个时隙内的部分传输时间以换取次网络用户带来的可靠性增益。提出了该模型下切实可行的MAC接入协议——部分时隙ALOHA协议;在遵循该协议情况下,给出了主、次网络的容量度量——传送容量;并以该容量为目标,针对网络重要参数如:次网络用户接入概率、次网络用户节点密度进行了优化。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认知无线ad hoc网络协同传输的良好实现以及性能提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2)
Decorrelating Receiver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Mwave Small Cells Networks
MMwave 小蜂窝网络中干扰缓解的去相关接收器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3.9
- 作者:张颖慧;刘洋;高静
- 通讯作者:高静
Local connectivity for heterogeneous overlaid wireless networks
异构覆盖无线网络的本地连接
- DOI:10.1016/j.adhoc.2016.06.012
- 发表时间:2017-04
- 期刊:Ad Hoc Networks
- 影响因子:4.8
- 作者:刘旸;高静;余健;尹长川
- 通讯作者:尹长川
MRT precoding in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ystems
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MRT预编码
- DOI:10.1186/s13638-016-0738-6
- 发表时间:2016-10
- 期刊:MRT precoding in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ystems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颖慧;高静;刘洋
- 通讯作者:刘洋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hop full-duplex decode-and-forward relaying
多跳全双工解码转发中继性能分析
- DOI:10.1016/j.adhoc.2016.04.006
- 发表时间:2017-04-01
- 期刊:AD HOC NETWORKS
- 影响因子:4.8
- 作者:Han, Liang;Mu, Jiasong;Gao, Jing
- 通讯作者:Gao, Jing
A Novel Diversity Receiver Design for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一种新型的协作传输系统分集接收机设计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3.9
- 作者:高静;张颖慧;刘洋
- 通讯作者:刘洋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3种巯基化合物对冷藏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防黑变和保鲜效果
-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8.01.016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广东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蒙娜;刘媛;马敏怡;刘书成;吉宏武;高静;郝记明;毛伟杰
- 通讯作者:毛伟杰
Na2CO3的高压拉曼光谱研究
-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1)07-2087-05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超文;高静;李营;秦霏;刘红;易丽;崔月菊;孙凤霞;房雷鸣
- 通讯作者:房雷鸣
hVDAC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其结构功能的初步表征
- DOI:10.13232/j.cnki.jnju.2016.04.005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吕万胜;朱伶俐;吴先登;王泽南;郭文洁;高静;华子春;郑伟娟
- 通讯作者:郑伟娟
「V1+出す」的空間移動終点表現―中国語との対照(原題:中国語)
“V1+灭”的空间运动终点表达——与中文对比(原题:中文)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高静;キン衛衛;岩居弘樹;陳会林(海外研究協力者);陸芸娜(海外研究協力者);岩居弘樹;大滝幸子;テキ東娜
- 通讯作者:テキ東娜
音声認識アプリを用いたドイツ語発音学習の実践と検証
使用语音识别应用程序学习德语发音的练习和验证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大阪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高静;キン衛衛;岩居弘樹;陳会林(海外研究協力者);陸芸娜(海外研究協力者);岩居弘樹
- 通讯作者:岩居弘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