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海洋超低频随机波浪环境的高效能量收集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753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12.微纳机械系统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re is a wealth of wave energy resources in the global ocean. The captur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ocean wave energy and the provision of energy for marin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equipment are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s to enhance their long-term, large-scale and unmanned self-employment capa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output power density of the micro energy harvester in the ultra-low frequency and random wave environment, this project proposes a new pendulum-based piezoelectric-electromagnetic hybrid energy harvesting method. The mechanism and nonlinear dynamics model of inertial compound pendulum motion under multi-degree-of-freedom ultra-low-frequency and random vibration excit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magnetic-force-induced frequency-up-conversion mechanism and the piezoelectric-electromagnetic hybrid mechanism,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will be improved and the high power density output of the micro energy harvester will be realized from the ultra-low frequency and random wave environment. The basic research of wave energy harvesting will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ocean energy in marine observation equipment.
全球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波浪能资源。对海洋波浪能进行俘获、转换和利用,为海洋环境观测设备提供能量,可极大提高其长时间、大范围、无人职守自主工作能力。针对目前微小型能量收集装置在超低频随机波浪环境中俘能换能效率低、输出功率密度小的关键难点问题,本项目提出惯性复摆式压电-电磁复合波浪能收集的新方法,重点研究在超低频多自由度随机振动激励下惯性复摆俘能机理及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对磁力升频机制转换模型和压电-电磁复合换能机制的深入研究,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实现在超低频随机海洋波浪环境中微型能量收集装置的高功率密度输出。本项目为海洋波浪能收集技术奠定科学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对可持续海洋环境能源供电技术在海洋观测设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结项摘要

针对可持续海洋环境能源供电技术在海洋观测设备中的应用需求,提出面向超低频复杂随机波浪能收集的新原理新方法,解决俘能效率低,能量输出密度小的关键难点问题。重点研究惯性复摆俘能机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基于磁驱升频机制的机电振动耦合模型、系统能量转换机理与俘能换能效率优化方法。结合金属基压电厚膜微加工制备和低功耗电源管理电路设计,实现微型波浪能收集装置的系统集成。采用实验室模拟测试、水槽实验和海试验证相结合的实验方法,为波浪能收集装置的基础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对于海洋波浪的不规则运动,由于其振动频率超低、振幅大且方向随机,传统线性/非线性谐振系统难以与随机振动频率匹配实现振幅放大响应。本课题采用主副摆组合的混沌摆式波浪能收集器设计,将惯性摆与多自由度运动载体平台集成,建立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模型,揭示非线性惯性摆对超低频随机波浪能的俘获机理,分析不同波浪下激励周期、幅值和方向变化的影响规律,分析优化大振幅超低频激励下混沌摆的非线性响应特性,为提高超低频随机振动俘能效率奠定理论基础。.项目团队发现磁驱升频现象,通过低频激励磁体和发电磁体间的正交磁场作用力突变,引起发电磁体的高频旋转。该磁驱升频波浪能收集系统,可将小于1Hz的超低频波浪激励转化为50Hz以上交流电,峰值电压输出提升数十倍。同时压电厚膜换能机制采用金属基微加工工艺方法,实现压电换能机制小型化。最终实现波浪能收集装置的微小型化系统集成,实现能量密度输出最大化。.围绕海洋观测装备的自发电续航应用需求,设计了最大功率点采样跟踪电源管理电路,装备平台的电池充电效率提高70%,满足了装备平台大部分观测传感负载供电需求。结合高效电源管理电路、数据采集与铱星通讯模块,形成波浪能收集与自供能监测集成系统。将高密度小型化海洋波浪能收集装置与科考观测浮标系统进行集成搭载和海试应用测试。本项目研究将促进海洋波浪能收集技术在海洋设备环境供能领域的发展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5)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4)
Intuitive-augmented human-machine multidimensional nano-manipulation terminal using triboelectric stretchable strip sensors based on minimalist design
基于极简设计的摩擦电伸缩条传感器的直观增强人机多维纳米操纵终端
  • DOI:
    10.1016/j.nanoen.2019.03.071
  • 发表时间:
    2019-06-01
  • 期刊:
    NANO ENERGY
  • 影响因子:
    17.6
  • 作者:
    Chen, Tao;Shi, Qiongfeng;Lee, Chengkuo
  • 通讯作者:
    Lee, Chengkuo
Flexible Ultrasonic Transducer Array with Bulk PZT for Adjuvant Treatment of Bone Injury
具有块状 PZT 的柔性超声换能器阵列用于骨损伤的辅助治疗
  • DOI:
    10.3390/s20010086
  • 发表时间:
    2020-01-01
  • 期刊:
    SENSOR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u, Huicong;Geng, Jiangjun;Sun, Lining
  • 通讯作者:
    Sun, Lining
A rotational pendulum based electromagnetic/triboelectric hybrid-generator for ultra-low-frequency vibrations aiming at human motion and blue energy applications
基于旋转摆的电磁/摩擦电混合发电机,用于针对人体运动和蓝色能源应用的超低频振动
  • DOI:
    10.1016/j.nanoen.2019.103871
  • 发表时间:
    2019-09-01
  • 期刊:
    NANO ENERGY
  • 影响因子:
    17.6
  • 作者:
    Hou, Cheng;Chen, Tao;Lee, Chengkuo
  • 通讯作者:
    Lee, Chengkuo
High-efficient built-in wave 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y: From laboratory to open ocean test
高效内置波浪能收集技术:从实验室到公海测试
  • DOI:
    10.1016/j.apenergy.2022.119498
  • 发表时间:
    2022-09
  • 期刊:
    Appl. Ener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unfei Li;Xin Ma;Tianyi Tang;Fusheng Zha;Zhaohui Chen;Huicong Liu;Lining Sun
  • 通讯作者:
    Lining Sun
A Delta-Parallel-Inspired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by Using Self-Power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oward 3D and VR/AR Manipulations
受 Delta 并行启发的人机界面,使用自供电摩擦纳米发电机进行 3D 和 VR/AR 操作
  • DOI:
    10.1002/admt.202000912
  • 发表时间:
    2020-12-02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 影响因子:
    6.8
  • 作者:
    Hou, Cheng;Geng, Jiangjun;Sun, Lining
  • 通讯作者:
    Sun, Lin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液态金属柔性感知的人机交互软体机械手
  • DOI:
    10.3969/ji.ssn.1004-132x.2021.12.01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会聪;杨梦柯;袁鑫;孙立宁;金国庆
  • 通讯作者:
    金国庆
基于压电驱动的多指微操作工具及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压电与声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凯;陈涛;杨湛;刘会聪;孙立宁
  • 通讯作者:
    孙立宁
面向超分辨光学成像的浸没微球透镜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涛;孟凯;杨湛;刘会聪;孙立宁
  • 通讯作者:
    孙立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会聪的其他基金

面向无线传感网络的升频式MEMS高效能量采集机理及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140531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