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数差分方程的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立地生产力指数建模与制图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0053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608.森林信息学与森林经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ite productivity index based on height-diameter relationship of dominant trees are the most sensitive and reliable measures of site productivity. Stand structure, climate and site conditions may influence site productivity of forest. Regardless of stand spatial structure, climate and site variables, the stand non-spatial structure variables were considered into site productivity index currently.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cientific issues of how the site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mixed uneven-aged stands responds to the changes of stand structure, climate and site conditions on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subtropic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obtain the appropriate estimator of mixed stand dominant height being constructed different estimation methods based on whether to consider tree species. (2) to construct eight different models of site productivity index based on whether the stand structure, climate and site variables are considered using algebraic difference approach, then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fit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models to get the optimal model. (3) to construct a series of site productivity grade distribution maps within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real stand, optimal and extreme stand structure, optimal and extreme climate, optimal and extreme site. It ca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hrough these objectives.
立地生产力指数即林分优势直径与树高关系模型对天然异龄混交林立地生产力的估计是灵敏而可靠的。林分结构、气候和立因条件会影响林分的立地生产力,而现有的立地生产力指数只考虑了林分的非空间结构因子,未考虑林分的空间结构因子,也未考虑气候和立因条件。因此,本研究围绕“天然异龄混交林的立地生产力如何响应林分结构、气候和立地条件的变化”这一科学问题,以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1)混交林优势高估计方法确定。(2)立地生产力指数建模。依据是否考虑林分结构、气候和立地因素,利用代数差分方程建立8种不同的立地生产力指数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以获得最优模型;(3)立地生产力等级分布图建立。利用(2)的最优模型和空间插值法构建现实林分状态下、最优与极端林分结构状态下、最优与极端气候状态下、最优与极端立地状态下的分布图。研究成果可为科学经营管理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结项摘要

立地生产力指数即林分优势直径与树高关系模型对天然异龄混交林立地生产力的估计是灵敏而可靠的。林分结构、气候和立因条件会影响林分的立地生产力,而现有的立地生产力指数未综合考虑林分结构、气候和立地因子。项目以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期的115个固定样地数据,开展混交林优势高确定方法、立地生产力指数模型构建以及立地生产力等级制图研究。主要结果:(1)确定了以不分树种的4株最大树对应树高的断面积加权平均值HDW为最优的优势高计算方法;(2)基于代数差分方程建立了SPI0、SPI.stand、SPI.site、SPI.climate、SPI.stand.site、SPI.stand.climate、SPI.site.climate、SPI.stand.site.climate的8种不同立地生产力指数模型,通过模型拟合与参数检验分析,以考虑林分结构和立地因子的SPI.stand.climate为最优模型,其中气候因子不显著,直径多样性指数D.SimI和D.GinI为显著的林分结构因子,坡位为显著的立地因子;(3)绘制了研究区域内的立地生产力等级(分为5等级)分布图。研究结果可为如何提高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立地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也为适地适树、补植造林等营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7个林木大小多样性指数表达能力比较
  • DOI:
    10.17520/biods.201834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明华;白超;惠刚盈;汤孟平
  • 通讯作者:
    汤孟平
How large is the difference in large-scale forest biomass estimations based on new climate-modified stand biomass models?
基于新的气候变化林分生物量模型的大规模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差异有多大?
  • DOI:
    10.1016/j.ecolind.2021.107569
  • 发表时间:
    2021-07
  • 期刊:
    Ecological Indicator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He Xiao;Lei XiangDong;Dong LiHu
  • 通讯作者:
    Dong LiHu
宁波石栎-木荷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树高-胸径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林业与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明华;白超;杨同辉
  • 通讯作者:
    杨同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Hegyi改进模型的毛竹林空间结构和竞争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明华;沈利芬;庞春梅;邹奕巧
  • 通讯作者:
    邹奕巧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 for Stand Top and Stand Mean Height Relationship in Mixed Quercus mongolica Broadleaved Natural Stands of Northeast China
东北栎阔叶天然混交林林分最高与林分平均高度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
  • DOI:
    10.3390/f7020043
  • 发表时间:
    2016-02
  • 期刊:
    Fores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娄明华;张会儒;雷相东;李春明;臧灏
  • 通讯作者:
    臧灏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胸径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孟平;沈利芬;娄明华;庞春梅
  • 通讯作者:
    庞春梅
Precise Measurement of Stem Diameter by Simulating the Path of Diameter Tape from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Data
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模拟直径带的路径来精确测量茎直径
  • DOI:
    10.3390/rs8090717
  • 发表时间:
    2016-08
  • 期刊: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尤磊;唐守正;宋新宇;雷渊才;臧颢;娄明华;庄崇洋
  • 通讯作者:
    庄崇洋
基于相邻木排列关系的混交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明华;汤孟平;仇建习;赵明水
  • 通讯作者:
    赵明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