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经血管单元为靶点的苏木药效分子群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0325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9.中药心脑血管药理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the pathomechanism of ischemic stroke is quite complicated. Treat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one compound, one target, one disease" usually result in poor effects; therefore, multiple targeting drug intervention show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Neurovascular unit, including neuron, astrocyte, microgli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is the most basic brain function unit and plays a key role on repairing injured cranial nerve. In other words, the overall function disorder of neurovascular unit is a major risk factor leading to stroke neuropathy, as well as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target. Thus,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target brain protective agents will accelerate the treatments for ischemic stroke. We previously performed systemic separation and large-scale activity screen of Caesalpinia sappan L. chemical composition, finally getting the anti-ischemic stroke pharmacodynamic molecular group. Next, we plan to investigate the detailed anti-ischemic stroke mechanisms of pharmacodynamic molecular group from Caesalpinia sappan L.. The primary objectives ar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each active compound on each member of neurovascular unit, as well as the whole network regulatory effects of pharmacodynamic molecular group on neurovascular unit. This study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rvous system critical diseases in the future.
缺血性脑中风的损伤机制相当复杂,采用传统"一药,一靶,一病"的干预手段往往收效不佳。因此多靶点药物干预策略对防治该类疾病具有相当的优势。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是最基本的脑神经功能单位,由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在受损脑神经的修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即NVU整体功能的失调是导致脑中风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也是潜在的神经保护新靶点。因此,针对NVU的各个成员开发具有多靶点作用的脑保护剂将会极大的促进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我们前期对中药苏木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并开展了大规模活性筛选,得到了苏木抗脑缺血的药效分子群。因此,本课题拟针对NVU为靶点,对苏木抗脑缺血的药效分子群开展深入的脑保护机制研究,探索该药效分子群中的每个活性单体对NVU不同成员的保护机制,并绘制该药效分子群对NVU的整体网络调控图,为脑损伤的多靶点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结项摘要

采用传统“一药,一靶,一病”的思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尚未取得令人振奋的进展,因此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VU)的概念,脑保护的目标也从单一的神经元保护转变为对NVU多靶点的保护。苏木在我国民间多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为了进一步阐明苏木脑保护机制,本课题组在国自然基金(81303253)资助下,对苏木系列活性成分在NVU的保护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发现1:原苏木素A(PTA)和原苏木素B(PTB)具有明显的抗神经缺氧损伤作用。其中PTA是通过诱导Bax蛋白的自噬性降解而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抑制下游凋亡信号通路启动,实现神经保护作用的。此外,PTB通过诱导MDM2介导的p53蛋白泛素化降解,使p53-Bcl-2蛋白复合物解聚,释放Bcl-2蛋白并转移至线粒体表面,稳定线粒体功能,抑制下游凋亡信号通路蛋白激活,实现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2:原苏木素A(PTA)和3-去氧苏木酮B(DSB)具有明显抗神经炎症作用。PTA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而DSB是通过抑制IKK-IκB-NF-κB和ERK/p38 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保护神经元免受炎性损伤,保护神经元。此外,体内实验也表明DSB具有明显的抗神经炎症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3:苏木中的2,4,5-三羟基苯甲醛(TDB)具有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内的线粒体信号通路实现其抗凋亡作用。研究还发现,该保护作用是通过下调细胞内miR-34a进而稳定Bcl-2的mRNA,提高Bcl-2的蛋白表达,进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来实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另外,体内实验也表明TDB可保护缺血再灌注脑血管损伤。.研究发现4:苏木查尔酮类化合物可能是通过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并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进而增强临近神经元的存活,实现神经营养作用。.综上可知,本课题通过神经血管单元为模型,系统研究了苏木系列活性分子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机制,并探讨了苏木药效分子群对NVU中各个部分,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为缺血性脑中风多靶点、多通路的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药理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otosappanin B protects PC12 cells against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induced neuronal death by maintaining mitochondrial homeostasis via induction of ubiquitin-dependent p53 protein degradation
Protosappanin B 通过诱导泛素依赖性 p53 蛋白降解维持线粒体稳态,从而保护 PC12 细胞免受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的神经元死亡。
  • DOI:
    10.1016/j.ejphar.2015.01.039
  • 发表时间:
    2015-03-15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Zeng, Ke-Wu;Liao, Li-Xi;Tu, Peng-Fei
  • 通讯作者:
    Tu, Peng-Fei
天然活性小分子靶标蛋白识别方法学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屠鹏飞;曾克武;廖理曦;宋小敏
  • 通讯作者:
    宋小敏
TDB protect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gainst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induced injury by targeting miR-34a to increase Bcl-2 expression.
TDB 通过靶向 miR-34a 增加 Bcl-2 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损伤。
  • DOI:
    10.1038/srep37959
  • 发表时间:
    2016-11-25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ao LX;Zhao MB;Dong X;Jiang Y;Zeng KW;Tu PF
  • 通讯作者:
    Tu PF
Deoxysappanone B, a homoisoflavone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Caesalpinia sappan L., protects neurons from microglia-mediated inflammatory injuries via inhibition of IκB kinase (IKK)-NF-κB and p38/ERK MAPK pathways.
Deoxysappanone B 是一种来自中药植物 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同异黄酮,通过抑制 IκB 激酶 (IKK)-NF-κB 和 p38/ERK MAPK 通路,保护神经元免受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
  • DOI:
    10.1016/j.ejphar.2014.12.013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Eur J Pharmaco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明波;董馨;姜勇;屠鹏飞
  • 通讯作者:
    屠鹏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在干预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倩;曾克武;王学美
  • 通讯作者:
    王学美
朱砂溶出的体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夔;曾克武;王旗;杨晓达
  • 通讯作者:
    杨晓达
Icariin attenuates b-amyloid-induced neurotoxicity by inhibition of tau protein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PC12 cells
淫羊藿苷通过抑制 PC12 细胞中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来减轻 b-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毒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Neuro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曾克武;富宏;刘庚信;王学美
  • 通讯作者:
    王学美
管花肉苁蓉醇提取物对缺氧 /缺糖再灌注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竞康;王丽超;姜勇;屠鹏飞;曾克武
  • 通讯作者:
    曾克武
保元汤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舒泽柳;曾克武;马晓丽;屠鹏飞;李军;姜勇
  • 通讯作者:
    姜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曾克武的其他基金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的淫羊藿抗脑缺血直接靶点发现及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的淫羊藿抗脑缺血直接靶点发现及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17400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中药芯片—靶点“钩钓”策略的苏木抗脑缺血多靶点鉴定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3505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的肉苁蓉苯乙醇苷抗脑缺血再灌注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393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