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耐低磷新基因的鉴定及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133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oybean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of the human edible oil and vegetable protein, but now phosphorus (P) deficiency in soil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limit soybean production. Excavation of genes related with tolerance low P, breeding soybean P efficient varieties and improve soybean own ability to respond to low P stres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QTL mapping of tolerance to low P, association mapping among 300 accessions of soybean landraces will be used to reverify and fine map the previous QTL, furthermore,combined with soybean genome information,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screening and clone of candidate genes underlying soybean P efficiency will be conducted in present project. The role of candidate genes in soybean low P tolerance will be evaluated though transgenic plant with target genes.We will furth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 efficiency and candidate gene polymorphisms by candidate-gene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y favorable allelic vari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ctional molecular markers.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for soybean breeding with high P efficiency and facilitate soybea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大豆是人类食用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然而土壤缺磷是当前限制大豆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发掘利用耐低磷优异基因资源,选育大豆磷高效品种,提高大豆自身应对低磷胁迫的能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大豆耐低磷QTL连锁分析的基础上,拟利用300份不同磷效率大豆种质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连锁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在验证后的主效QTL区间内,开发SNP等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局部扫描,实现目标QTL的精细定位,结合大豆基因组信息及低磷胁迫诱导表达分析,筛选并克隆耐低磷胁迫响应基因;应用转基因技术评价目标基因在大豆耐低磷中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掘与大豆耐低磷相关的优良等位基因,开发相应的功能标记,为大豆磷高效基因型种质鉴定和大豆磷高效分子育种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土壤缺磷是当前限制我国大豆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掘利用耐低磷优异基因资源,选育大豆磷高效品种,提高大豆自身应对低磷胁迫的能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1)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局部扫描,把一个磷效率主效QTLqPE8限定在250kb范围内,并分离获得了磷效率候选基因GmACP1;在大豆根中过表达GmACP1能够提高大豆对磷的吸收效率,进一步通过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现几个核苷酸的突变导致了耐低磷表型的变异,GmACP1基因的克隆对解释作物耐低磷机理和大豆磷高效分子育种有重要意义;(2)通过SLAF-seq技术对一个耐低磷RIL群体进行高密度遗传图谱绘制,该图谱覆盖大豆20 条染色体,包括 6159个SNP标记,平均距离约为 0.15Mb/标记;并基于该图谱获得了新的磷效率主效QTL;(3)利用转录组和连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掘了一批磷效率相关的候选基因,分析了大豆磷效率的调控网络,为大豆磷效率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Use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s to identify 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protein content and water-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soybean
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鉴定与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基因组区域
  • DOI:
    10.1007/s00122-014-2348-1
  • 发表时间:
    2014-06
  • 期刊: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Yang, Yuming;Li, Hongyan;Hao, Derong;Yu, Deyue
  • 通讯作者:
    Yu, Deyue
A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sphorus Efficiency and Photosynthetic Traits in Soybean As Revealed by QTL Analysis Using a High-Density Genetic Map
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 QTL 分析揭示大豆磷效率与光合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
  • DOI:
    10.3389/fpls.2016.00924
  • 发表时间:
    2016-06-28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Li, Hongyan;Yang, Yuming;Zhang, Dan
  • 通讯作者:
    Zhang, Dan
The acid phosphatase-encoding gene GmACP1 contributes to soybean tolerance to low-phosphorus stress.
酸性磷酸酶编码基因 GmACP1 有助于大豆耐受低磷胁迫
  •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4061
  • 发表时间:
    2014-01
  • 期刊:
    PLoS genetics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Zhang D;Song H;Cheng H;Hao D;Wang H;Kan G;Jin H;Yu D
  • 通讯作者:
    Yu D
High-Density Genetic Mapping Identifies New Major Loci for Tolerance to Low-Phosphorus Stress in Soybean.
高密度遗传图谱鉴定了大豆耐低磷胁迫的新主要位点
  • DOI:
    10.3389/fpls.2016.0037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Zhang D;Li H;Wang J;Zhang H;Hu Z;Chu S;Lv H;Yu D
  • 通讯作者:
    Yu D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研发投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ard Informal Hierarchy and R&D Investment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 DOI:
    10.12677/mm.2017.7605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Modern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钰;张丹
  • 通讯作者:
    张丹
大气PM2.5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 DOI:
    10.16241/j.cnki.1001-5914.2017.03.02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与健康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朕;罗小三;索晨;吴笛;陈燕;张丹
  • 通讯作者:
    张丹
分布式传感光缆循环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
  • DOI:
    10.13756/j.gtxyj.2016.01.00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光通信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嘉诚;张丹;闫继送;李博;施斌
  • 通讯作者:
    施斌
瑞利随机分布下滚筒截割载荷重构算法与数值模拟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6.172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丹;刘春生;李德根
  • 通讯作者:
    李德根
生物卵化石研究进展简述
  • DOI:
    10.7515/jee19100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意权;李丰江;吴乃琴;董亚杰;张丹;张月婷
  • 通讯作者:
    张月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丹的其他基金

氨基酸转运蛋白GmAAP8提高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氨基酸转运蛋白GmAAP8提高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27217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E13调控大豆根系形态及磷效率的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