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院前延迟社区预防控制策略的探索与测评工具的构建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27319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30.预防医学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朱雨岚; 朱雪梅; 吴燕妮; 杨丽; 沈晓颖; 杨柳; 高伟; 李明慧; 罗潇;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thrombolytic therapy should within 6 hours for ischemic stroke, and while hemorrhagic stroke patient should be rushed to hospital immediately. However 40%~50% of strokes lost the best treatment time because of pre-hospital delay, which was as a result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lacking of symptoms alertness and response capacity.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hospital delay (including patient delay and transport delay) was related with symptoms judgment, the medical decision-making, symptoms management, transport tools choosing, the primary hospital and department choosing, and some other factors.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preventable and controllable, even though there was no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o far. How to reduce the pre-hospital delay for stroke high-risks and their family was still unresolved, the same as the assessment too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comprehensiv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thods" in the community, and verify its feasi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re-hospital delay through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meanwhile to develop "stroke high-risks pre-hospital delays behavioral intention scale" according to the sca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So as to reduce stroke high-risks' pre-hospital delay tendency, shorten the delay time, increase the treatment opportunity, reduce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stroke, reduce personal, family and social burden.
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至少6小时以内,出血性脑卒中应在发病后以最快的速度去医院救治,但40%~50%的患者或家属因缺乏对症状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等原因而出现院前延迟,丧失最佳救治时机。研究结果显示院前延迟(包括患者延迟和运送延迟)与症状判断、就医决策、发病时症状处理、运送工具、首诊医院及科室选择等因素有关。这些影响因素是可控制和可干预的,但目前缺少有效的控制方法。如何对脑卒中高危者和其家属进行院前延迟干预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目前也尚无适合的评价工具。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社区预防控制策略"并通过类实验研究验证其可行性和与院前延迟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按量表开发原则构建"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以此减少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倾向,缩短发病时院前延迟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从而改善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结项摘要
脑卒中的高致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我国脑卒中已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黑龙江省位居全国前位。相关研究显示院前延迟是导致溶栓治疗不足和低效率的主要原因,脑出血的延误就医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理想的测评工具以及有效的干预策略。因此课题组以黑龙江省脑卒中高危者和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开发1个量表《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2个问卷《院前脑卒中症状处理知识问卷》、《脑卒中先兆症状警觉测评问卷》。构建社区预防干预策略(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①SPDBI开发,预实验和实验共测试909人,通过条目筛选和信效度验证,SPDBI的Cronbach’sα为0.808、CVI为0.901、ICC为0.797,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建立的常模有代表性,用于测评的参考标准;②拓展研究结果,PSSCT和SPSAT的CVI为0.810和0.840,KR-20系数为0.822和0.798,重测信度系数为0.769和0.729,项目的难度分别为0.28~0.83和0.63~0.86,项目的区分度0.15~0.66和0.24~0.75。两个问卷各项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可测评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及脑卒中先兆症状警觉的程度;③现状调查的结果,黑龙江省脑卒中高危者及其家属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得分为81.72±15.22分,有54.5%呈中等偏上水平;发生院前延迟可能性依次为,习惯反应样式、急救系统使用、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症状归因、症状警觉。体检状况、家庭所在地、脑卒中知识的知晓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其影响因素;脑卒中先兆症状警觉程度呈中等偏上水平(标化得分为69.31分),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整体呈中等偏下水平(标化得分为59.45分),这一矛盾现象提示社区居民虽然对脑卒中先兆症状警觉程度相对较高,但对其症状处理能力欠缺。PSSCT主要受到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体检情况、脑卒中知晓情况等5个因素的影响。④通过对220人进行试验干预(综合健康教育),经过近5个月的干预以及每隔半年的4次随访,其结果显示,综合健康教育能提高脑卒中高危者与家属院前脑卒中症状处理知识的掌握,改善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增加对先兆症状的早期识别和认识。提示构建的社区预防策略可推动社区更好地开展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减少发生院前延迟的可能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脑卒中院前延迟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柳;赵秋利;杨丽
- 通讯作者:杨丽
脑卒中院前延迟综合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护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明慧;郝艳华;刘昕;程春梅
- 通讯作者:程春梅
社区居民对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护理管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肖;左庆庆;朱雨岚;程姗姗
- 通讯作者:程姗姗
行为改变理论在饮食行为干预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护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秋利;梁娜;李京淑;高春兴
- 通讯作者:高春兴
黑龙江省脑卒中高危者及其家属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常模的建立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4);1684-1687
- 影响因子:--
- 作者:左庆庆;张肖;程姗姗;高伟
- 通讯作者:高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急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护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会仿;杨丽;李妮娜;朱雪梅;赵秋利;崔丹;吴燕妮;李兵;张俭;张圆圆
- 通讯作者:张圆圆
国际脑卒中识别量表及其性能比较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琴琴;杨丽;赵秋利;朱雪梅
- 通讯作者:朱雪梅
浅谈反向热传导问题——“数学物理方程”教学中古典内容与前沿问题相结合的一点探索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高等理科教育
- 影响因子:--
- 作者:傅初黎;李维金;赵秋利
- 通讯作者:赵秋利
基于CiteSpace的脑卒中就医延迟可视化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现代预防医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丽;刘琴琴;赵秋利;朱雪梅;崔丹;吴燕妮
- 通讯作者:吴燕妮
交叉钢带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骨架-喷涂轻质砂浆组合墙体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DOI:10.14006/j.jzjgxb.2014.12.003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建筑结构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郝际平;刘斌;邵大余;李科龙;赵秋利;李月晨
- 通讯作者:李月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