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侏罗纪木化石系统古植物学及古气候环境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20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Fossil wood is a major g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fossil forest in geological time, and accounts for on average about 80%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biomas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ssil localities for Jurassic wood in China, western Liaoning area yields abundant anatomically preserved wood, most of which bears distinct growth rings 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s.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systematics and diversity of the Jurassic Beipiao Formation, Haifanggou Formation, Tiaojishan Formation and Tuchengzi Form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This study further involves quant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fossil forest and palaeoenvironment such as palaeoclimate and palaeogeography by growth-ring analyse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alaeontological fossil records, and also involves the comparisons and verifications of the palaeoenvironment of western Liaoning with those of other areas. This research is a contribution to our knowledge on the taxonomy of the Jurassic petrified forest and the palaeoclimat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rough the Early-Middle-Late Jurassic.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of the Jurassic terrestrial forest system and th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events.
木化石是地史时期陆地森林重建不可或缺的地质证据,代表了陆地生态系统80%的生物量。辽西地区是中国北方侏罗纪木化石最为重要的产地之一,产出的木化石保存有完好的解剖构造,横切面上具有明显的生长轮。本项目利用辽西地区侏罗纪北票组、海房沟组、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木化石材料,开展系统古植物学和多样性深入研究。利用各层位木化石生长轮发育特点开展化石森林重建以及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定量或半定量的古环境研究,并结合其它门类古生物化石记录,进行多地区的比较和验证。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该地区侏罗纪木化石的分类学研究水平,揭示多样性组成特征和侏罗纪早-中-晚期不同时期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从而为认识侏罗纪陆生森林系统的演化与重大气候环境事件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重点着眼于木化石的解剖构造特征,对辽西地区的侏罗纪木化石进行系统分类和古气候研究。对比现生树木与原位直立保存的木化石,推断板块旋转的信息。通过三年的工作,围绕项目研究内容,在野外考察、室内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和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并获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主要包括:1)对华北板块的现生树木进行了向阳性测量,得出的结论是219°±5°。另外,对同纬度带的原位、直立保存的中晚侏罗世髫髻山组木化石和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木化石进行向阳性测量,得到的平均偏心率分别为237° 和 233.5°。数值的差异指示了华北板块自晚侏罗世至今发生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这一结论也与古地磁学的研究结论一致。2)对木化石开展了轮宽统计、晚材比率、缩减率、树木落叶习性、叶龄与生长轮发育之间的关系、异常生长的生长轮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获得森林树木生长的舒适度、水分条件、限制因素、森林面貌(常绿或落叶)以及暖湿条件等有关的古气候变化信息。3)报道了辽西地区中晚侏罗世21属30种裸子植物木化石,展示了燕辽生物群植物的多样性,为主要植物类群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为热河生物群辐射演化之前的植物面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化石依据。在 2018-2021 年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 论文5篇(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Historical Biology》、《Cretaceous Research》《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英文核心期刊1篇《Open Journal of Geology》,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古生物学报》。项目组先后参加10余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5人次,其中分会场主题报告5个,提交中英文会议摘要5余篇,获批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留学基金,培养硕士生3人,博士研究生1人。获得了自然资源部2021年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学奖、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青年人才、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高质量全面完成了项目的研究任务,为后续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4)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生代化石森林的高精度重建:方法、进展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奥伟;王永栋;田宁;蒋子堃;谢小平;李丽琴;席书娜;柳伟波;邓春涛
  • 通讯作者:
    邓春涛
The Jurassic fossil wood diversity from western Liaoning, NE China
中国东北辽宁西部侏罗纪木材化石多样性
  • DOI:
    10.1186/s42501-018-0018-y
  • 发表时间:
    2019-12
  • 期刊: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ang Zi-Kun;Wang Yong-Dong;Tian Ning;Xie Ao-Wei;Zhang Wu;Li Li-Qin;Huang Min
  • 通讯作者:
    Huang Min
Variation in sauropod trackway pattern from the Tuchengzi Formation (Jurassic-Cretaceous boundary) in western Liaoning, China
辽西土城子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蜥脚类恐龙足迹格局的变化
  • DOI:
    10.1016/j.cretres.2020.104662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Cretaceou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Xing Lida;Lockley Martin G.;Jiang Zikun;Klein Hendrik;Persons W. Scott;Zhang Peifu;Wan Xiaoqiao
  • 通讯作者:
    Wan Xiaoqiao
Phototropism of Petrified Wood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Rotation of Different Blocks in China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ication in the World
我国硅化木的向光性及其与不同块体旋转的关系及在国际上应用的可能性
  • DOI:
    10.4236/ojg.2019.910048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ikun Jiang;Benpei Liu;Yongdong Wang;Min Huang;Tom Kapitany;Ning Tian;Yong Cao;Yuanzheng Lu;Shenghui Deng
  • 通讯作者:
    Shenghui Deng
A news species of conifer wood Brachyoxylon from the Cretaceous of Eastern China and its paleoclimate significance
中国东部白垩纪针叶树Brachyoxylon的一新种及其古气候意义
  • DOI:
    10.1080/08912963.2020.175528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Historical Biology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Jiang Zikun;Wu Hao;Tian Ning;Wang Yongdong;Xie Aowei
  • 通讯作者:
    Xie Aow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 Jurassic wood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earliest step in Ginkgo wood evolution.
  • DOI:
    10.1038/srep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子堃
  • 通讯作者:
    蒋子堃
京西雾迷山组第4段强迫型海退过程中的层序旋回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晨明;刘本培;蒋子堃;张在明;叶群芳
  • 通讯作者:
    叶群芳
辽西北票中晚侏罗世髫髻山组木化石的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子堃;王永栋;田宁;张武;郑少林
  • 通讯作者:
    郑少林
辽西侏罗纪金松型木化石的新发现及演化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子堃;王永栋;郑少林;张武;田宁
  • 通讯作者:
    田宁
北京永定河谷中新元古界雾迷山组叠层石生长控制因素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敏;苏德辰;蒋子堃;刘本培;陆晨明;赵彦旭;孙爱萍;褚智慧
  • 通讯作者:
    褚智慧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蒋子堃的其他基金

山东胶莱盆地早白垩世木化石及古气候环境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山东胶莱盆地早白垩世木化石及古气候环境研究
  • 批准号:
    4217203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硅化木向阳性与华北板块旋转探讨研究
  • 批准号:
    41402004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