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草地根系残体调蓄土壤水分作用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751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6.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Water scarcity and water eros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limit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fter root decomposition, plant root channels are formed in soil profile, which can increas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hence help to improve soil structure and enhance soil water storage.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grass root decomposition to soil water storage, two types of plants, grass (Bothriochloa ischaemum (L.) Keng.) and forage legume (Lespedeza bicolor Turcz.), will be investigated. This project plants to employ CT scanning technique to visualize root morphology and root channels. Root samples will also be incubat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channels, root morphology and root decomposition rate. By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base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icroscopy 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soil humus, polysaccharide, soil aggregates during root decomposition will also be compared. Furthermore, soil water storage and infiltration rates will also be monitored to capture the development of root channels after decomposition and its potential effects to facilitate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and improve soil aggregate structure. With these findings, this project aims to improve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soil hydro-process after grassland restoration or re-vegetation, and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root decomposition to preserve soil water reservoir on the Loess Plateau.
当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障碍是水资源匮乏和水土流失。植物根系死亡分解后形成根系通道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土壤水库”的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黄土高原根系残体调蓄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禾本科(白羊草)和豆科(胡枝子)牧草为研究对象,采用CT扫描技术对根系形态结构和根系通道进行原位观测,结合室内模拟根系残体分解实验,定量评价根系通道与根系形态结构及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应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技术,测定根系残体分解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和多糖含量,研究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变化规律,探讨根系残体分解对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影响;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和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揭示根系残体形成根系通道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明确根系残体介导下的土壤水文过程、促进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及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障碍是水资源匮乏和水土流失。植物根系死亡分解后形成根系通道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土壤水库”的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黄土高原根系残体调蓄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禾本科牧草(白羊草)和豆科牧草(达乌里胡枝子)为研究对象,在0‒10 cm、10‒20cm、20‒30cm、30‒40cm和40‒60cm土层中,采用CT扫描技术对草地根系通道进行原位观测,结合室内模拟根系残体分解实验,分析草地根系形态特征、化学组成与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草地根系分解下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探讨草地根系残体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水分入渗速率的研究,揭示草地根系残体形成根系通道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机制,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根系形态变化特征,达乌里胡枝子各土层根系分解速率均高于白羊草。(2)证明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0‒10cm土层草地根系全碳、全氮遵循释放模式,草地根系全碳、全氮、碳氮比是影响草地根系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3)明晰了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根系化学组成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发现在0‒10cm表土层达乌里胡枝子提高土壤养分能力优于白羊草。(4)揭示了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差异及其对土壤渗透性影响机制,明确了达乌里胡枝子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渗透性的能力优于白羊草。这些研究结果为明确草地根系残体介导下的土壤水文过程、促进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及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发表论文与人才培养:共发表基金署名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科院分类一区2篇,二区1篇,累计影响因子15.1),中文核心论文1篇,协助培养研究生1名(已毕业,硕士论文获校优秀硕士生论文奖),独立培养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氮沉降对细根分解影响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869/j.cnki.rswc.20191017.001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光燚;上官周平;方燕
  • 通讯作者:
    方燕
Adaptive changes in root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Gramineae and Leguminosae seedlings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西北半干旱区生态恢复中禾本科、豆科幼苗根系形态性状的适应性变化
  • DOI:
    10.1002/ldr.3616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Guangyi Wang;Shan Liu;Yan Fang;Zhouping Shangguan
  • 通讯作者:
    Zhouping Shangguan
Trade-offs between forage crop productivity and soil nutrients for different ages of alfalfa grassland
不同龄期苜蓿草地饲草生产力与土壤养分的权衡
  • DOI:
    10.1002/ldr.3686
  • 发表时间:
    2020-09-01
  • 期刊: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Fang, Yan;Huang, Ze;Liu, Yu
  • 通讯作者:
    Liu, 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矿物质代谢及骨密度的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肾脏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是;颜佳毅;蔡宏;张伟明;陆任华;朱铭力;戚超君;方燕;谢园园;鲁嘉越;蒋蓉;邵兴华;王琴;周懿君;倪兆慧
  • 通讯作者:
    倪兆慧
不同气候条件下AM真菌资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燕;孙学广;唐明;屈庆秋
  • 通讯作者:
    屈庆秋
机械研磨高岭石的固体29Si、27Al 核磁共振光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矿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燕;陶奇;陈爱清;何宏平
  • 通讯作者:
    何宏平
丛枝菌根中养分转运、代谢、利用与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浩;方燕;刘润进;陈应龙
  • 通讯作者:
    陈应龙
非线性定价下的居民能源需求特征测度——基于条件与无条件需求的比较
  • DOI:
    10.13269/j.cnki.ier.2017.05.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自敏;杨丹;方燕
  • 通讯作者:
    方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方燕的其他基金

黄土高原草地恢复中根系残体分解驱动土壤生态过程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237746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