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火汞释放初探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144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1.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most severe underground coal fire (coal seam spontaneous ignition) in the world is dispersed in the vast strip area of north China ranging 4,800 km from Heilongjiang to Xinjiang, endangering over thirteen provinces. It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ive global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atastrophes in 21st century, yet related environmental study is falling behind,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extreme harsh field condition and lack of proper measuring instrument. It is well known that burning coal releases mercury, but whether or how coal fire releases mercury still remains a mystery, for not only the complexity of the specific forms and multiple phases of coal fire, but also the dichotomy nature of its genesis-started by natural weathering and strongly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peated field pre-study investigation on coal fire zones in Inner Mongolia, Ningxia and Xinjiang, this project prompts a novel set of field measuring methods on a typical coal fire zone and initiates mercury release origin and comparison studies focusing on coal seam and coal gangue hill with manifestations of all phases of coal fire process. The aim is to preliminarily define the magnitude and severity of mercury release from a broader sense coal fire. The result will provide essential data for future calculation of global coalfire mercury emission inventory, and shed light in the potential significant environment hazard of coal-mining industry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 This project also fills the blank of related environmental study of coal fire in China.
中国北方煤火星星点点分布在自内蒙东部到新疆西部延绵4800公里的宽阔条带上,是全球煤火之最,被外国舆论指为世纪环境与生态灾难之源,却未引起我国地理科学领域足够重视。申请者与众研究生志愿者持续三年先后寻访了内蒙、宁夏和新疆的煤层自燃、矸石山自燃和露天矿自燃等形式的煤火,尝试开展了现场研究超100工作日,渐生以汞为切入点之念以致提出本项目。针对煤火自萌生到消亡经历八个阶段,将研究各阶段汞释放权重,以揭示汞释放峰值所处阶段;针对煤火发生场合和形式的多样性,将普查典型矿区究竟有多少汞释放源,以评估其相对释放强度;针对中国煤火汞排放总量目前无法计量,将尝试估算几座自燃矸石山等的汞排放总量。现场用Lumex测汞仪并辅以室内外其他仪器。结果会丰富人类对煤源汞污染的认识;会产生基础数据;会创造条件以便今后思考或研究中国北方煤火汞排放全局;很可能还会酝酿新发现。本项目实施还将促进兴起多角度研究中国北方煤火。

结项摘要

地球关键带中的地表层广泛分布着煤炭。煤炭开发伴生的环境遗煤海量累积,持续暴露于有氧大气,渐成煤火---自发风化、蓄热、分解、隐燃或自燃等。环境遗煤中原生或次生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不断活化和迁移并最终反作用于地球关键带,影响当代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本项目从汞入手揭露相关事实和解读相关机制。.环境遗煤及煤矸石---全球汞排放源: 以煤火流行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内蒙古乌达煤田为样本,根据野外实测,系统证实了地下煤层煤火普遍排放烟气(气态单质)汞,浓度总均值464ng/m3(154 -992,n=30×20);地表煤矸石山煤火普遍强烈排放烟气汞,总均值5908 ng/m3(2513 -10930,n=46×20)。汞通量现场测量结果进一步给出,煤田全境未受煤火烟气直接影响的地表仍存在显著汞通量值,如3号区均值99ng/m2h和6号区均值177ng/m2h等。这些数据指示了乌达煤田全境(2km2)普遍存在汞向大气的持续排放。根源是煤及煤矸石普遍含汞且在风化直至自燃的煤火过程中得到活化,但目前这类排放既无法控制又难以定量计量。.煤火海绵体---极端汞污染点源与矿区局地汞污染: 煤火烟气汞主要进入大气循环,而对局地大气、土壤和植物的影响较小。然而,深入研究揭露,一旦地下煤火烟气被地表土吸附并“生长”出黏土质凸起物---煤火海绵体(CFS),煤火汞的环境归趋则发生逆转:“滞留”于矿区局地。表现是:CFS极端富集汞,总均值13964ng/g(2653-38470ng/g,n=73);CFS周边地表土呈劣五类汞污染(汞阈值1500ng/g)。建议将煤矿区的CFS及其周边表土纳入重金属污染控制对象。CFS极端富集汞的机制可能是:挥发性煤火烟气汞(Hg0和少量HgO)当遇到CFS吸附的烟气硫酸,则自发反应形成相对稳定且非挥发性的硫酸汞(HgSO4)。.环境遗煤及煤矸石---硫酸及氢氟酸的持续排放源: 在典型地下煤火区现场采用Piccaro G1205分子氟化氢分析仪检测烟气和监测空气,实证了煤火普遍排放分子氟化氢(HF),典型强度可达到11165ppb。容量分析获得CFS富集硫酸,[H+]=5.60mol/L(pH值-0.75),[SO4=]=3.17mol/L。.煤炭是地球关键带中的“软”层。煤炭回采率决定了我国环境遗煤海量,其风化直至自燃难以避免,认识其中科学奥秘,本项目研究只是开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内蒙古乌达煤田煤火治理效果的遥感监测与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国土资源遥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峰;梁汉东;赵小平;白江伟;崔玉坤
  • 通讯作者:
    崔玉坤
北京城郊燃煤汞排放及其对当地空气环境的影响
  •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4.12.05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珊;李洋;梁汉东;王志勇;薛英岚
  • 通讯作者:
    薛英岚
基于ASTER 影像的乌达火区遥感监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煤矿安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峰;梁汉东;赵小平;陈洋;王哲
  • 通讯作者:
    王哲
不同煤化程度煤热解过程中汞释放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宏飞;梁明;梁汉东;张文海
  • 通讯作者:
    张文海
汞同位素自然库存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春辉;汪婷;梁汉东;施云云;曹庆一
  • 通讯作者:
    曹庆一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影响煤炭安全性的新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矿业安全与环保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汉东
  • 通讯作者:
    梁汉东
云南禄丰煤岩与围岩中富勒烯(C60)物质的初步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汉东;李艳芳;刘敦一;陶儒藻
  • 通讯作者:
    陶儒藻
煤岩自然释放氢气与瓦斯突出关系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汉东
  • 通讯作者:
    梁汉东
淮北孙疃矿区地表尘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致癌风险评价
  • DOI:
    10.13227/j.hjkx.20220906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振鹏;钱雅慧;洪秀萍;罗钟庚;高秀龙;梁汉东
  • 通讯作者:
    梁汉东
内蒙古乌达-乌斯太工业园环境单颗粒研究
  • DO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8.005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哲;董树屏;梁汉东;陈洋;詹钦
  • 通讯作者:
    詹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梁汉东的其他基金

煤火硫的环境归趋
  • 批准号:
    41772157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硫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 批准号:
    40572020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煤与瓦斯突出的氢氦甲烷联测预警技术基础研究
  • 批准号:
    50274070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硫同位素高分辨扫描离子探针分析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0043010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云南-平浪煤系富勒烯(C60/C70)的检验与成因初探
  • 批准号:
    40072055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