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动物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调查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320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09.传染病流行病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An unknown virus had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erum samples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by Chinese research team in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China. The virus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Bunyaviridae by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was named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 The epidemiologic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SFTSV was associated with SFTS. According to SFT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symptom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FTSV, th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maybe have prevalent features of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nfected animal sources. In our study, animal sources, reservoir hosts, transmission vectors, routes of transmission of SFTSV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Xinyang city. In order to confirmation patterns of spread and infected animal sources, routes of transmission will be simulated by susceptible animal models for SFTSV in biological safety protection third-level laboratory.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FTS will be develop and implemented. This study has a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profit in reducing SFTS epidemic and heavy medical expenses in China.
2010年,我国科研团队首次从河南省信阳市一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一种未知病毒,通过基因组进化亲缘关系分析,新发现的病毒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命名为新布尼亚病毒,并证实该病毒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近年来,通过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和新布尼亚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新发传染病具有虫媒传染病流行传播的特点,并存在动物传染源或/和储存宿主的可能。本课题选择信阳市为研究现场,开展新布尼亚病毒的动物传染源、储存宿主、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调查;筛选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敏感动物,实验室证实循环传播模式;查明传播途径和传染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该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最终达到消除该新发传染病对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威胁的目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结项摘要

2010年,我国科研团队首次从河南等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布尼亚病毒,现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根据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和新布尼亚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具有虫媒传染病流行传播的特点,并存在动物传染源或/和储存宿主的可能。.在项目现场信阳市平桥区和新县,开展了野生动物(野兔、刺猬、野鸡、野鸽、黄鼠狼、松鼠)和家养动物(牛、羊、犬、鸡、猪)普查,615只动物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率17.07%,但牛、羊、鸡、黄鼠狼、野兔、野鸽阳性率较高。从野生动物黄鼠狼中分离到一株新布尼亚病毒毒株。.建立新布尼亚病毒数字RT-PCR定量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媒介动物和病人新布尼亚病毒载量以及复制情况,判断媒介是否具有传播能力。利用此方法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产的卵中检测到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为该病毒可以通过蜱卵垂直传播找到了直接证据;媒介调查发现牛虻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38%。通过人工感染,观察期内牛虻能够持续带毒,发现并证实牛虻能够作为该病毒的传播媒介。.在流行季节展健康人群新布尼亚病毒的抗体水平横断面调查,IgG阳性率超过10%,并发现了IgM抗体阳性者有12人,经细胞培养分离到5株新布尼亚病毒,随访调查确系隐性感染者,完善了新布尼亚病毒的感染谱。.本项目初步提出了新布尼亚病毒的传播模式,蜱可以作为新布尼亚病毒的传播载体,也可以作为宿主;动物可以通过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并充当宿主,但大多数动物是潜伏性感染;受感染的动物活动范围大可以把新布尼亚病毒引入蜱存在的区域,尤其是候鸟可以让病毒广泛传播;新布尼亚病毒在自然界动物和蜱之间持续循环;人类主要是带毒的蜱叮咬感染,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受感染的血液或体液而感染,但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根据新布尼亚病毒在动物宿主—蜱—人之间传播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布尼亚病毒的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机理等基础研究提供方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津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宁宁;杜燕华;黄学勇;李懿;赵伊珂;马红霞;许汴利
  • 通讯作者:
    许汴利
Prevalence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animals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河南省动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流行情况
  • DOI:
    10.1186/s40249-019-0569-x
  • 发表时间:
    2019-06-24
  • 期刊: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 影响因子:
    8.1
  • 作者:
    Huang, Xue-Yong;Du, Yan-Hua;Xu, Bian-Li
  • 通讯作者:
    Xu, Bian-Li
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DOI:
    10.13705/j.issn.1671-6825.2017.02.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燕华;李懿;程宁宁;许汴利;黄学勇
  • 通讯作者:
    黄学勇
2014—2016年河南省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病原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津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燕华;李懿;马宏;王海峰;许汴利;黄学勇
  • 通讯作者:
    黄学勇
Seroprevalance of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and the discovery of asymptomatic infections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中国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阳性率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
  • DOI:
    10.1371/journal.pntd.0007242
  • 发表时间:
    2019-11-01
  • 期刊: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Du, Yanhua;Cheng, Ningning;Huang, Xueyong
  • 通讯作者:
    Huang, Xue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夏季表层海水营养盐年际变化特征
  • DOI:
    10.13284/j.cnki.rddl.00299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扬;余克服;王英辉;郭靖;黄学勇;裴继影;罗燕秋
  • 通讯作者:
    罗燕秋
气质联用结合多变量分析研究蜂蜜的挥发性成分
  • DOI:
    10.16333/j.1001-6880.2019.5.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文静;周雅莲;薛阿辉;屈亮亮;黄学勇;罗丽萍
  • 通讯作者:
    罗丽萍
基于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快速评价咖啡种子活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勤;罗火林;刘星星;黄学勇;罗丽萍
  • 通讯作者:
    罗丽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联因素分析
  • DOI:
    10.13705/j.issn.1671-6825.2020.08.14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博昊;易志杰;黄雨馨;袁春;李懿;贺志权;田诚;陈艳萍;王海峰;马红霞;郭万申;黄学勇
  • 通讯作者:
    黄学勇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隋美丽;李懿;刘新奎;尚小平;刘福荣;岳馨培;鲍红红;黄学勇;冯慧芬;任静朝;卫海燕;李幸乐;郗园林;段广才
  • 通讯作者:
    段广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