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对祁连山冰川流域微量元素沉降和运移规律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0106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6.冰冻圈科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eolian (wind-blown) dus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race and major elements to snowpack worldwide, as shown in ice core records from polar, mid-latitude, and tropical glaciers. Observation shows that dust contributes both soluble and insoluble mineral particles to precipitation, snowpack and ice, lead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snow melting runoff. In addition to dust, other sources of trace elements loading to snowpack include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sea salt spray, and volcanic tephra. In central Asian region, dust particle has very important effects on regional trace elements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in alpine glaciers, and dust-mediated loading of trace elements to the glacier and melt affec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ltwater runoff. However, little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snow, ice and meltwater runoff of the glacier basin in central Asia. Furthermore, no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ce and major elements with dust particles in the glacier basin in Qilian Mountains, China. This project will be conducted on a typical extreme continental glacial region in the Laohugou area,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There are many large deserts of central Asia located around the Laohugou glacer basin. Observation shows that glaciers in this region may have been affected by Asian dust greatly. The project has grea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dust to trace and major elements loading in precipitaion,snowpack and meltwater runoff of the glacier basin in Qilian Mountains. Moreover,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the basis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ources, fate and transport of trace elements, and meltwater chemistry in arid regions of western China.
中亚粉尘及其大气传输过程中运载的许多微量物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粉尘对北半球冰雪中微量元素和主要化学元素的来源有重要贡献,大量可溶或不可溶粉尘的输入可导致冰雪及融水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变化。一些微量元素作为具有生物抑制作用的营养或有毒金属在流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冰川流域微量元素研究已是目前国际上冰川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拟以中亚粉尘源区的祁连山老虎沟极大陆型冰川区的大气降水、雪冰资料和冰川融水径流资料,开展典型小尺度冰川流域内粉尘对微量元素沉降和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本项研究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冰川流域微量元素循环与粉尘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项目的实施无疑会揭示研究区现代和历史时期微量元素来源的谜团和迁移转化规律,为评估祁连山冰川流域水质水环境及形成机制提供依据,为我国在亚洲粉尘与冰雪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做出贡献。

结项摘要

高海拔雪冰中沉降的微量元素可以反映区域大气环境污染信息; 而冰川流域雪冰融水微量元素作为下游河流的水质评估亦作用显著,微量元素的浓度和传输模式会影响其在流域下游的生物利用度。由于雪冰融水为下游干旱区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和生态系统提供滋养,因此弄清雪冰融水地球化学特征显得十分必要。针对科学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整年的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区高海拔大气降水观测包括元素组成和浓度(Cr, Ni, Cu, Mn, Cd, Mo, Pb, Sb, Ti, and Zn), 以便确定区域尺度自由对流层(海拔4300 m)的大气环境组成状况和化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微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在冬季(DJF)升高的浓度和富集系数EF。降水中颗粒物的TEM观测显示,主要组成包括粉尘,各种盐类包裹的粉尘、污染来源的黑炭-飞灰-烟尘,以及有机质颗粒物。同时,对比研究了祁连山冰川区和青藏高原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区积雪中微量元素沉降特征,提供了区域大气环境重金属本底信息。积雪微量元素沉降的浓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LHG冰川区主要受西风气团影响,这种传输模式导致了TGL的污染物信号强于LHG冰川区。 基于本项目我们调查了祁连山老虎沟冰川流域融水径流中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变化。重点针对消融期(6-10月)融水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化、季节变换及其日变化特征。融水中主导浓度的元素是Ba, Sr, Cr; 而高富集系数(EF)的元素是Sb, Ni, Mu, Zn; 随着冰川消融期时间变化上,一些元素表现出浓度逐渐升高的趋势(如Sc, Cu, and Rb),而另一些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如Ni, Zn, and Pb)。总体上,冰川流域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pH、EC以及元素组成模式,都与冰川日消融特征和季节性消融增强密切相关。此外,大气粉尘的传输和沉降对冰川融水径流元素化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影响。粉尘特征在消融期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冰川消融过程, 融水中粉尘浓度和粒径众数在冰川强烈消融期的7月份表现为最高。融水中化学离子相对组成及其浓度消融期变化都与粉尘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中亚大气粉尘的传输和沉降对高海拔冰川区融水径流的理化特征有着重要甚至被低估了的影响作用。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搞清祁连山冰川流域微量元素沉降和迁移转化规律及受粉尘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New insights into trace elements deposition in the snow packs at remote
对偏远地区雪堆中微量元素沉积的新见解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董志文;康世昌;秦翔
  • 通讯作者:
    秦翔
Individual particles of cryoconite deposited on the mountain glacier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sights into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s
青藏高原山地冰川上沉积的冰石单个颗粒:化学成分和来源的见解
  • DOI:
    10.1016/j.atmosenv.2016.05.020
  • 发表时间:
    2016-08-01
  • 期刊: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Dong, Zhiwen;Qin, Dahe;Qin, Xiang
  • 通讯作者:
    Qin, Xiang
Temporal and diurnal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Cryospheric water at remote Laohugou basin in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东北部偏远老虎沟盆地冰冻圈水中微量元素的时空分析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6.12.088
  • 发表时间:
    2017-03-01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Dong, Zhiwen;Kang, Shichang;Wei, Ting
  • 通讯作者:
    Wei, Ting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dust deposition in snow packs on the glaciers of western Qilian Mountains, China
西祁连山冰川雪积大气沙尘物理化学特征及来源
  • DOI:
    10.3402/tellusb.v66.20956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TELLUS SERIES B-CHEMICAL AND PHYSICAL METEOROLOGY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Dong, Zhiwen;Qin, Dahe;Qin, Xiang
  • 通讯作者:
    Qin, X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慧林;董志文;王林;王飞腾;沈永平;王文彬;李忠勤
  • 通讯作者:
    李忠勤
三电平Buck-Boost变流器直流电容检测与均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电力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勇;董志文;李豪
  • 通讯作者:
    李豪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积雪内不溶粉尘特征:沙尘与非沙尘活动季节的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军;王飞腾;李忠勤;董志文
  • 通讯作者:
    董志文
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冰川冻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志文;沈永平;王林;王文彬;王飞腾;李慧林;李忠勤
  • 通讯作者:
    李忠勤
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积雪中粉尘微粒沉积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飞腾;董志文;王文彬;李忠勤;张明军
  • 通讯作者:
    张明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董志文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冰川流域Zn同位素组成分布及其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批准号:
    4237113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冰冻圈与大气环境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变化的冰冻圈对高山湖泊和河流的影响:中美合作研讨会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7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青藏高原冰芯Hf-Nd-Sr同位素重建风尘物源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167106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