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基因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097296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19.肿瘤生物治疗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肺癌的恶性侵袭与高度转移是患者愈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而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促使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与转移。最近研究表明,作为肿瘤治疗中重要的化疗药物,干扰素可以诱导SARI (Suppressor of AP-1, regulated by IFN)过表达,但该基因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首先构建SARI基因过表达载体及干扰载体,转染A549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定量PCR、WB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观察SARI基因对MMPs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在动物水平观察SARI基因对接种成瘤的影响;采用凝胶电泳迁移阻滞法观察SARI基因作用下转录因子AP1对MMPs及细胞周期蛋白启动子的结合活性。通过以上研究,明确SARI基因对MMPs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的抑制程度及在肺癌侵袭性生长中作用,并从AP1与相关基因启动子结合能力部分阐明SARI基因的抗肿瘤机制。

结项摘要

SARI(suppressor of AP-1, regulated by IFN) 是在2008年通过差减杂交(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技术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是一种新型的含碱性亮氨酸拉链的Ⅰ型干扰素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从结构特性而言,与激活转录因子(ATF) 具有相似之处,故又称BATF2(ATF-like 2),其在多种组织广泛表达,具有与BATF和BATF3类似的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可抑制AP-1转录因子家族活性,目前有限的资料均证明,SARI是一种抑癌基因,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课题首先采集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制作肺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细胞及癌旁组织SARI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SARI基因过表达载体及干扰载体,转染A549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MTT法及细胞划痕愈合试验检测SARI基因过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定量PCR、WB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SARI基因对MMPs表达及CCDN1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明确SARI基因表达与肺癌病程、预后的关系,并探讨SARI基因对MMPs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的抑制程度及在肺癌侵袭性生长中作用,并从AP-1与相关基因启动子结合能力部分阐明SARI基因的抗肿瘤机制。结果显示:(1)SARI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52.82%肺癌组织SARI表达阳性,与癌旁组织相比50.26% 病例SARI表达降低, 肿瘤细胞SARI阴性表达或者表达降低的患者病程越晚,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越高; SARI表达阳性率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但对比癌旁组织表达,肿瘤细胞SARI表达明显减低的病例生存期较短;(2)SARI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抑制其迁移能力。(3)SARI对CCDN、MMPs相关基因表达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但数据与预想的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有待进一步分析,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机制尚有待重复实验并调整检测指标,进一步探讨。(4)SARI基因过表达能逆转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指数50%左右。这些结果表明,SARI表达减低可能预示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SARI基因可能作为肺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2篇,online SCI论著1篇,投稿SCI论著1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ARI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人杰
  • 通讯作者:
    周人杰
粘蛋白MUC1与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人杰;肖颖彬
  • 通讯作者:
    肖颖彬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抚顺盆地始新世古湖泊演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蓉;刘招君;孟庆涛;孙平昌;周人杰;刘冬青;杨栋;LIU Rong1,2 LIU Zhao-jun1,2 MENG Qing-tao1 SUN Pin;2.Key-Lab for Evolution of Past Life;Environme
  • 通讯作者:
    Environme
桦甸盆地始新世孢粉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世界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招君;胡菲;孙平昌;周人杰
  • 通讯作者:
    周人杰
桦甸盆地桦甸组油页岩段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平昌;刘招君;李宝毅;柳蓉;孟庆涛;周人杰;姚树青;徐银波;Sun Ping-chang1,2,Liu Zhao-jun1,2,3,Li Bao-yi1,2,L
  • 通讯作者:
    Sun Ping-chang1,2,Liu Zhao-jun1,2,3,Li Bao-yi1,2,L
古湖泊学研究——以桦甸断陷盆地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招君;孟庆涛;柳蓉;胡菲;周人杰;LIU Zhao-jun MENG Qing-tao LIU Rong HU Fei ZHOU Re
  • 通讯作者:
    LIU Zhao-jun MENG Qing-tao LIU Rong HU Fei ZHOU Re
金黄色葡萄球菌agr基因敲除及其对膜泡毒力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饶贤才;杨杰;袁文常;胡珍;尚伟龙;张霞;朱军民;胡启文;周人杰
  • 通讯作者:
    周人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人杰的其他基金

SigB(Q225P)突变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膜泡形成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565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