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复合衬垫在高应力和高水头作用下的防污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00827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建筑与土木工程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复合衬垫是填埋场封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复合衬垫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具有高压、高水头和高浓度污染物等特点。污染物在复合衬垫中的运移是应力场、渗流场和化学浓度场耦合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以控制水力特性为主的复合衬垫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填埋场的防污要求。本项目通过室内试验揭示高应力和高水头对复合衬垫渗漏和扩散的影响规律;得到复合衬垫渗漏率及有机污染物扩散系数与应力的定量关系;揭示应力引起的粘土衬垫固结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力场、渗流场和浓度场耦合作用的复合衬垫污染物运移模型。结合大型模型试验对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高应力和高水头作用下复合衬垫的防污机理;提出复合衬垫的设计准则及填埋场污染控制技术。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人们对填埋场渗滤液在复合衬垫中运移机理的深入认识,推动高应力和高水头作用下复合衬垫污染物运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我国填埋场渗滤液水位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填埋场主要污染物稳定化周期的衬垫系统寿命设计标准。首次获得了用于评价衬垫系统服役寿命的污染物在复合衬垫系统的运移模型及解答,包括(1)有机污染物在垃圾填埋场土工膜、GCL和土质衬垫三层衬垫系统的扩散解;(2)考虑降解时有机污染物在复合衬垫的运移解;(3)建立了温度和扩散耦合的污染物运移方程并获得了解析解。基于解析解分析了渗滤液水头、环境温度和土层渗透系数、扩散系数和降解半衰期等参数对复合衬垫击穿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渗滤液水头对衬垫系统的防污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在10m水头作用下我国常用的四种衬垫均未能符合衬垫的服役寿命要求。建立了复合衬垫中固结和污染物耦合运移数学模型,并获得了数值解,研究表明在单面排水条件下固结作用会较大地加快污染物的运移。采用超重力离心模型缩时试验研究了高水头条件下污染物在衬垫中运移,结果表明对流和分子扩散作用满足离心模拟相似要求,在12m高水头条件下衬垫击穿时间不足3年,验证了本项目的理论模型分析成果。针对高水头垃圾填埋场,通过现场钻孔取样获得了填埋场底部和周边土层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并采用理论模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进一步验证了考虑高水头和高应力等耦合作用的污染物运移模型。由于现有的衬垫系统不能满足高应力和高水头作用下的服役寿命要求,本项目提出了采用吸附性良好的黄土和膨润土作为添加剂的混合土衬垫以提高衬垫系统的防污性能;进行了黄土、膨润土和粉土混合土中污染物吸附和渗透性等试验,并采用XRD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黄土、粉土和膨润土组成的混合土能达到较低的渗透系数和较高的吸附性能,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和SCI期刊源论文6篇,EI收录7篇。授权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部分研究成果被国家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176-2012)所采纳,是获得201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重要组成,为基于性能的垃圾填埋场复合衬垫系统的设计及已有高水头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An analytical solution to organic contaminant diffusion through composite liner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degradation
考虑降解影响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复合内衬扩散的分析解决方案
  • DOI:
    10.1016/j.geotexmem.2012.10.007
  • 发表时间:
    2013-02-01
  • 期刊: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Xie, Haijian;Lou, Zhanghua;Tang, Xiaowu
  • 通讯作者:
    Tang, Xiaowu
考虑降解时双层介质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维扩散解析解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海建;蒋元生;杨文参;陈云敏
  • 通讯作者:
    陈云敏
成层非饱和覆盖层中气水两相扩散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关驰;谢海建;楼章华
  • 通讯作者:
    楼章华
考虑降解时污染物在底泥及覆盖层中的运移解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文参;谢海建;陈培雄;陈云敏;金爱民;楼章华
  • 通讯作者:
    楼章华
黄土对锰离子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艳;唐晓武;刘晶晶;王恒宇;孙祖峰
  • 通讯作者:
    孙祖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对流弥散反应方程的渗透反应墙设计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海建;张春华;陈烨;陈云敏;邱战洪
  • 通讯作者:
    邱战洪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复合衬里中的一维扩散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云敏;唐晓武;柯瀚;谢海建
  • 通讯作者:
    谢海建
基于CALMIM程序的典型填埋场甲烷释放规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海建;王巧;邱战洪;陈云敏
  • 通讯作者:
    陈云敏
层状土中污染物的一维扩散解析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海建;陈云敏;唐晓武;柯瀚
  • 通讯作者:
    柯瀚
黄土–粉土混合土对 Pb(Ⅱ)的静平衡和动态吸附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云敏;王誉泽;谢海建;蒋元生
  • 通讯作者:
    蒋元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谢海建的其他基金

垃圾填埋场土质覆盖层改性机理及填埋气污染灾害控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垃圾填埋场土质覆盖层改性机理及填埋气污染灾害控制
  • 批准号:
    5227837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考虑植被影响时垃圾填埋场生物炭覆盖层水气耦合运移机理与污染调控方法
  • 批准号:
    41672288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场耦合作用下垃圾填埋场多组分污染物击穿衬垫系统的机理与污染控制方法
  • 批准号:
    5147842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垃圾填埋场覆盖屏障气体运移特性与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方法
  • 批准号:
    5127845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