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以来秦岭高山湖泊沉积高分辨率温度与降水重建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120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4.环境信息与环境预测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Due to lack of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e record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 regi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n east China,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ts climate change and forcing mechanism during Last Deglaciation. In this proposal, we plan to use sediments from 2 alpine lakes in Qinling Mountain to reconstruct high-quality records. The chronology will be determined with AMS 14C dating and varve counting technique. Based on reliable chronology model and modern process research, we use GDGTs, Compound-specific Hydrogen isotope and pollen assemble as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precipitation proxy, together with other multi-proxies(Grain-Size, LOI), reconstruct the regio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Last Deglaciation climate changes between monsoon region,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high-resolution climatic records obtained in the monsoon region, and try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climate mechanisms of Last Deglaciation.
秦岭地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带,该区域一直缺乏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因而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机制缺乏深入了解。项目拟以我国季风区南北气候分界带秦岭高山湖泊大爷海、玉皇池沉积物为载体,在建立代用指标和气候要素的定量-半定量关系后,结合可靠年龄-深度模式,通过GDGTs、单体氢同位素、孢粉组合和其他代用指标(XRF岩芯扫描、粒度、烧失量等),定量或半定量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秦岭地区温度和降水变化,进而了解该区域气候变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其他季风区气候记录,结合气候模拟资料结果,探讨季风区南北气候变化规律与机制,认识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当前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全新世温度重建展开,尝试在关键区域定量重建温度、湿度等气候要素。针对当前中国季风区南北全新世气候的差异和矛盾,项目选择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上的高山湖泊沉积物为载体,通过孢粉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GDGTs、单体氢同位素等)以及XRF、粒度等常规指标重建秦岭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进而了解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模式。通过全有机质与孢粉浓缩物的AMS 14C定年,结合210Pb/137Cs定年,在充分考虑碳库效应后,建立可靠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湖泊沉积年代序列。然后在通过现代过程建立的代用指标-气候要素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湖泊沉积物GDGTs定量重建温度;采用湖泊沉积物长链和短链单体氢同位素分别重建大气降水和湖泊水体氢同位素变化,进而恢复该区域的湿度或降水量;结合中国表土孢粉数据库,在确定孢粉组合主要控制因子的基础上定量重建温度或降水量变化序列。最后基于可靠的区域气候记录揭示末次冰消期以来季风区南北气候模态和气候驱动机制,为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总结如下:1)高山湖泊大爷海与玉皇池的沉积岩芯年代序列建立;2)现代过程研究;3)重建秦岭地区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模式;4)区域温度、湿度对比与驱动机制探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olocene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ecosystems in Eastern Central China
中国中东部亚热带与温带生态系统过渡带全新世植被变化
  • DOI:
    10.1016/j.quascirev.2020.106768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Zhang Yao;Marquer Laurent;Cui Qiaoyu;Zheng Zhuo;Zhao Yan;Wan Qiuchi;Zhou Aifeng
  • 通讯作者:
    Zhou Aifeng
Neoglacial trends in diatom dynamics from a small alpine lake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of central China
中国中部秦岭高山小湖硅藻动态的新冰期趋势
  • DOI:
    10.5194/cp-16-543-2020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Climate of the Past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Bo Cheng;Jennifer Adams;Jianhui Chen;Aifeng Zhou;Qing Zhang;Anson W. Mackay
  • 通讯作者:
    Anson W. Macka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孢粉的古气候参数定量重建: 一种新思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实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建徽;吕飞亚;黄小忠;Birks HJB;Telford RJ;张生瑞;许清海;赵艳;周爱锋;魏国英
  • 通讯作者:
    魏国英
摇蚊亚化石记录的苏干湖近千年来盐度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恩楼;周爱锋;陈发虎;陈建徽
  • 通讯作者:
    陈建徽
湖泊沉积记录的古洪水事件识别及与气候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爱锋;张晓楠;吴铎;郝盛吞
  • 通讯作者:
    郝盛吞
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与黄河大洪水无关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广辉;张帆宇;刘峰文;张东菊;周爱锋;杨谊时;Gonghui Wang
  • 通讯作者:
    Gonghui Wang
兰州市城市街道尘埃磁学特征时空变化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爱锋;夏敦胜;刘秀铭;王冠;杨丽萍;陈发虎;余晔;陈建徽
  • 通讯作者:
    陈建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爱锋的其他基金

基于GDGTs定量重建全新世以来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温度
  • 批准号:
    4217115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山湖泊记录的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温度与湿度变化研究
  • 批准号:
    4127122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西北季风边缘区六盘山关山天池记录的全新世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
  • 批准号:
    4080107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