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两种特有红景天属植物的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028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1.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responses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 of alpine plant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are still unclear. Comparative phylogeography of Rhodiola alsia and R. chrysanthemifolia, two related Rhodiola species endemic to the QTP, will be studied in this program using chloroplast DNA sequencing and nuclear DNA SSR molecular markers.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distribution,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fu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selected species will also be predicted employing ecological niche modelling method.The aim of the present program is to use a combined phylogeographic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ing approach to compare glacial histories of the two plant species. We also attempt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respective phylogeographic stuctures and to reveal allopatric divergence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lineages. At last, projected species distributions based on a future climate scenario will be modelled to assess how changes in the species ranges might impact on total intranspecific diversity in both cases.
关于青藏高原地区植物的进化历史和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仍然不是很清楚。本项目拟选择青藏高原特有的两种红景天属植物-西川红景天(Rhodiola alsia)和菊叶红景天(R.chrysanthemifolia),利用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和核基因组SSR技术,对两种植物进行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揭示两种植物的避难所和冰期后迁移路线。运用生态位模型预测两种植物分别在末次盛冰期、现在及未来(100年)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空间地理分布范围。结合谱系地理学研究结果和物种分布预测结果阐明两种植物现有谱系地理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生态影响因素,揭示不同支系的隔离分化机制,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两物种遗传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结项摘要

青藏高原地区植物的进化历史一直是进化植物学家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关于该地区植物在第四纪冰期的进化模式仍然不是很清楚,不能得出一般性结论。本项目通过微卫星引物开发,结合叶绿体DNA(cpDNA)和核糖体DNA(nrDNA)测序,对青藏高原特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川红景天和菊叶红景天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地区植物的物种分化和进化历史提供新的数据。本项目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表达序列标签文库筛选法和磁珠富集法分别开发获得具有多态性的EST-SSR引物17对、G-SSR引物13对。.2)利用叶绿体DNA两个基因间隔区(rpl20-rps12, trnS-trnG)序列、核糖体DNAITS序列和16对SSR标记对西川红景天18个居群227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检测到45个cpDNA单倍型和19个ITS序列类型。只有3个cpDNA单倍型广泛分布,大部分为特有单倍型。分子变异分析表明,居群内遗传变异为51.24%,居群间为48.76%。叶绿体DNA和核糖体ITS揭示了3个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的避难所: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避难所,唐古拉山北部避难所和唐古拉山南部避难所。分子钟估算表明,西川红景天ITS序列主要分支的分歧时间为0.35-0.87 Mya,表明第四纪气候波动可能是导致该物种分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物种在第四纪冰期时退缩到了3个相互隔离的避难所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域分化而形成了现有遗传结构。SSR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结论。.3)利用叶绿体DNA trnL-F,rpl20-rps12和核糖体DNA ITS序列对菊叶红景天13个居群183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共检测到20个cpDNA单倍型和27个ITS单倍型,特有单倍型在居群中均匀分布,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居群在采样范围内也呈均匀分布,表明该物种在末次盛冰期,甚至之前的冰期时存在多个微型避难所。居群在隔离的微型避难所内发生异域分化形成了现有的遗传格局。此外,与单亲遗传的cpDNA数据相比,双亲遗传的ITS序列表现出更高的居群间遗传变异,可能是由于自交引起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and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of Spiraea alpina (Rosaceae) distributed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regions inferred from nrDNA
从nrDNA推断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高山绣线菊(蔷薇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地理学和种内分化
  • DOI:
    10.1016/j.bse.2014.08.013
  • 发表时间:
    2014-12-01
  • 期刊: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Khan, Gulzar;Zhang, Faqi;Chen, Shilong
  • 通讯作者:
    Chen, Shilong
Phylogeny and speciation in Saxifraga sect. Ciliatae (Saxifragaceae): Evidence from psbA-trnH, trnL-F and ITS sequences
虎耳草科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
  • DOI:
    10.12705/644.3
  • 发表时间:
    2015-08-28
  • 期刊:
    TAXON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Gao, Qing-Bo;Li, Yin-Hu;Chen, Shi-Long
  • 通讯作者:
    Chen, Shi-Long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tissues of Rhodiola algida, an important ethno-medicinal herb endemic to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重要民族药材红景天地上地下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 DOI:
    10.1016/j.gene.2014.09.063
  • 发表时间:
    2014-12-15
  • 期刊:
    GENE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ang, Faqi;Gao, Qingbo;Chen, Shilong
  • 通讯作者:
    Chen, Shil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南川绣线菊和细枝绣线菊分子水平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发起;高庆波;李印虎;付鹏程;邢睿;陈世龙
  • 通讯作者:
    陈世龙
高山植物条纹狭蕊龙胆的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庆波;张发起;陈生云;陈世龙;张得钧;段义忠;吴桂莉
  • 通讯作者:
    吴桂莉
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序列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义忠;高庆波;陈世龙;张得钧;张发起
  • 通讯作者:
    张发起
基于查尔酮合酶基因探讨鲜卑花的种群动态历史与遗传分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植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鹏程;高庆波;张发起;陈世龙
  • 通讯作者:
    陈世龙
横断山区高山绣线菊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广西植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发起;高庆波;段义忠;张得钧;陈世龙
  • 通讯作者:
    陈世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