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在堆肥微生物降解转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0816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6.固废资源转化与安全处置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污泥和土壤中的富集日益严重。基于堆肥的污泥(土壤)处置技术是实现污染治理和资源回收的有效途径。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堆肥过程中的降解转化主要由微生物完成,二者在该过程中产生交互作用。项目针对这一作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期阐明其机理,为形成降低二者复合污染污泥(土壤)堆肥产品生物有害性的基本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包括:(1)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多环芳烃)下典型堆肥降解转化菌株细胞外层物质组成,官能团类型和含量,细胞表层(细胞内)多环芳烃(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探明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跨膜(吸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2)通过试验确定典型堆肥降解转化菌株对降解转化起主要作用的胞内酶和胞外分泌物,并试验研究其降解转化能力,综合分析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条件下主要降解转化胞内酶和胞外分泌物的变化,探明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典型堆肥降解转化微生物分泌物(酶)的产生和活性作用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结项摘要

多环芳烃(PAHs)和重金属在堆肥微生物降解转化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缺乏对该交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认识是制约形成降低二者复合污染土壤(污泥)堆肥产品生物有害性技术方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系统研究了PAHs和重金属在典型堆肥降解转化微生物细胞上跨膜(吸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及其在典型堆肥降解转化微生物分泌物(酶)产生和活性作用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堆肥过程中PAHs降解主要阶段的堆肥基质作为菌种来源,驯化、分离获得能够以PAHs为唯一碳源生长并能够耐受重金属的菌株,选取PAHs降解能力最强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进行了鉴定;(2)实验研究了PAHs对重金属离子在降解菌细胞膜上吸附、跨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跨膜、吸附过程的影响规律是不同的,随着体系内PAHs含量的增大,降解菌细胞内的重金属含量可能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3)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对PAHs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及其对降解菌降解PAHs开环途径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增大,重金属离子抑制微生物降解PAHs的作用增强,但重金属离子不影响PAHs降解的开环途径;(4)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对PAHs跨膜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影响PAHs降解菌的细胞官能团和细胞生长而影响PAHs的跨膜过程;(5)实验研究了重金属离子对PAHs降解菌菌液的表面张力、分泌物的组成、活性,分泌物中关键开环酶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抑制了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其对PAHs降解菌分泌物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了分泌物中总蛋白的含量、含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的33-45 KD分子量的蛋白的含量,酶液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酶活,且不同重金属离子产生影响的规律不同;(6)实验研究了重金属离子对PAHs降解菌分泌物酶促降解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对降解菌分泌物酶促降解PAHs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其均对胞外酶酶促降解能力有抑制作用,其对胞内酶酶促降解能力的影响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Facile green extracellular biosynthesis of CdS quantum dots by white rot fungus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轻松绿色细胞外生物合成 CdS 量子点
  • DOI:
    10.1016/j.colsurfb.2014.02.027
  • 发表时间:
    2014-05-01
  • 期刊: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Chen, Guiqiu;Yi, Bin;Zhang, Qihua
  • 通讯作者:
    Zhang, Qihua
Time-gated fluorescence sensor for silver ions using Mn:CdS/ZnS quantum dots/DNA/gold nanoparticle complexes
使用 Mn:CdS/ZnS 量子点/DNA/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的银离子时间选通荧光传感器
  • DOI:
    10.1039/c3ay42129e
  • 发表时间:
    2014-07
  • 期刊:
    Analytical Methods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Leng, Xiaoyan;Huang, Dawei;Niu, Chenggang;Wang, Xiaoyu;Zeng, Guangming;Niu, Qiuya
  • 通讯作者:
    Niu, Qiuya
Cd(Ⅱ)对多环芳烃降解菌Bacillus sp.P1产酶及酶促降解过程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光明;刘少恒;牛秋雅;刘云国;胡新将
  • 通讯作者:
    胡新将
Inactiv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Escherichia coli in aqueous system exposed to iron oxide loaded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氧化铁负载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对水相体系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性能及机制
  • DOI:
    10.1016/j.jhazmat.2014.05.011
  • 发表时间:
    2014-07-15
  • 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Deng, Can-Hui;Gong, Ji-Lai;Liu, Hong-Yu
  • 通讯作者:
    Liu, Hong-Yu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d(II) and ion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magnetic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as an adsorbent
使用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同时去除水溶液中的 Cd(II) 和离子染料
  • DOI:
    10.1016/j.cej.2013.04.045
  • 发表时间:
    2013-06-15
  • 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影响因子:
    15.1
  • 作者:
    Deng, Jiu-Hua;Zhang, Xiu-Rong;Liang, Jie
  • 通讯作者:
    Liang, J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