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非晶合金纳米材料的多尺度计算模拟与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711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106.金属低维与亚稳材料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s a great discovery of materials community in the 20th century, noncrystalline alloys have outstanding mechan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Lately a hot research area is to fabricate one-dimensional noncrystalline alloy nano-materials(ODNANM) by thermoplastic forming. ODNANM's properties are quite different with bulk metallic glasses,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has not get studied extensively. This fact actually keeps ODNANM from being further developed and applied. We aim to combine multi-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es, as well as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direct and verify one another. We aim to study Pb-based and Pt-based ODNANM,characterize their micro-structure, clarify surface effect;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ODNANM mechanic properties with residual stress and surface defect; Explain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tomic structure evolution;Optimized thermoplastic forming techniques, and realize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ODNANM with respect to the siz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The outcomes of this work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DNANM, enrich the foundamental theory of noncrystalline alloys, and make essent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fresh area “Low-dimensional noncrystalline alloys”.
非晶合金作为20世纪材料界的重大发现之一,具有很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于用热塑性成形技术制备一维非晶合金纳米材料。一维非晶合金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块体非晶合金有较大差异,其内禀机理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材料的开发与实用化进程。为此,本项目采用多尺度计算模拟与实验研究结合,相互指导、验证的方法,以Pb基、Pt基非晶合金纳米线为研究对象,表征非晶合金纳米线的微观结构,揭示表面对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探索残余应力、表面缺陷等因素与非晶合金纳米线力学性能的关系;从原子结构演变角度出发,澄清非晶合金纳米线形变的微观机制;优化热塑性成形的制造工艺,实现对于纳米线(阵列)尺寸、形貌、性能的可控制备。研究结果对于促进一维非晶合金纳米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丰富传统的非晶合金基础理论与开拓新兴的“低维非晶合金材料”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结项摘要

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热塑性成形能力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非常适宜于制备金属微纳结构,在微机电系统中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非晶合金作为一种亚稳态材料,在热塑性成形过程中极易发生性质变化,其中机理还不清晰,这严重制约了它的广泛应用。我们前期研究表明成形过程改变了非晶合金内部原子聚集方式,从原子团簇演变出发对成形过程进行研究利于揭示其中机理。据此,本项目采用多尺度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热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变特性变化与表界面状态,揭示其对材料性质与成形过程的影响机制;分析非晶合金成形过程中原子团簇与成分分布的均匀性,讨论其与成形件性质间的联系,建立基于原子团簇演变机制的理论模型;实验制备非晶合金微纳结构,依据成形理论模型逐步优化非晶合金微纳尺度热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非晶合金微纳结构可控制备。本项目的开展将为提升非晶合金微纳尺度成形工艺水平与推动我国非晶合金微纳结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gh-performance microwave absorption materials based on MoS2-graphene isomorphic hetero-structures
基于MoS2-石墨烯同构异质结构的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
  • DOI:
    10.1016/j.jallcom.2018.05.130
  • 发表时间:
    2018-08-25
  • 期刊: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Zhang, Deqing;Jia, Yixuan;Zheng, Guang-Ping
  • 通讯作者:
    Zheng, Guang-Ping
Spontaneous solid-solid interface melting driven by concentration gradient
浓度梯度驱动的自发固-固界面熔化
  • DOI:
    10.1063/1.511681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Zhu Yiying;Wang Hao;Li Mo
  • 通讯作者:
    Li Mo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7xxx series Al-Zn-Mg-Cu alloy: Cracking elimination by co-incorporation of Si and TiB2
7xxx 系列 Al-Zn-Mg-Cu 合金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通过 Si 和 TiB2 的共混消除裂纹
  • DOI:
    10.1016/j.addma.2020.101458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Zhou S. Y.;Su Y.;Wang H.;Enz J.;Ebel T.;Yan M.
  • 通讯作者:
    Yan M.
Crystal-melt interface kinetic behaviors of iron
铁的晶熔界面动力学行为
  • DOI:
    10.1063/5.004164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Wu Lingkang;Zhu Yiying;Wang Hao;Li Mo
  • 通讯作者:
    Li Mo
Electron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zigzag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with nonmetallic atom terminations.
非金属原子末端锯齿形磷烯纳米带的电子和输运特性
  • DOI:
    10.1039/c9ra06360a
  • 发表时间:
    2020-01-07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Sun, L.;Zhang, Z. H.;Wang, H.;Li, M.
  • 通讯作者:
    Li, M.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G/G/1-FCFS、M/G/1-PS和M/G/∞排队网络的Web服务组合性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计算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浩;黄明和;龙浩
  • 通讯作者:
    龙浩
基于物候相机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高寒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哲;汪浩;王金洲;石慧瑾;刘慧颖;贺金生
  • 通讯作者:
    贺金生
县域尺度的京津冀都市圈 CO2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浩;陈操操;潘涛;刘春兰;陈龙;孙莉
  • 通讯作者:
    孙莉
Ti-48Al-2Cr-2Nb脉冲电解加工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加工与模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大维;刘嘉;汪浩;朱荻
  • 通讯作者:
    朱荻
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德馨;汪浩;张鹏飞;鲁静;邵龙义
  • 通讯作者:
    邵龙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