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挤压对富有机质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的改造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214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shale gas production depends on the ability of pore systems to store and release hydrocarbon gas. Pore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weigh the evalu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Multiple type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multi-stage tectonic movements made the shale reservoirs widely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structural rearrange in mineral, deformation in organic matter and reformation in micro-nanopore structure can be caused by structural compression,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reservoir property of shale. In this study, a set of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method will be established to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shale micro-nanometer pore structure research. Furthermore, three-axial compression test under porous fluid pressure and case studies in Sichuan Basin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micro-nanopores in marine organic-rich shale during the structural compression and analysi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All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reliable experiment basis for studying the reformation of micro-nanopore structure in organic-rich shale by structural compression during its geological evolution, and it will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aherationability in shale reservoirs.
页岩气的产量主要依赖于其孔隙结构储存和释放烃类气体的能力,其孔隙结构是衡量页岩是否具有生气能力、储气能力和开采价值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多类型沉积环境和多期构造改造的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构造挤压会导致页岩矿物和有机质结构变形和重新排列,进而改造其微-纳米孔裂隙结构,对页岩气储层物性起到重要影响。本研究拟优化/建立一套适用于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的实验与分析方法,通过孔隙流体压力下页岩三轴压缩模拟实验,并结合四川盆地典型页岩气区块实例分析,来揭示构造挤压过程中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变化,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深入了解地质演化过程中构造挤压对页岩孔隙结构的改造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并深化挤压作用对页岩储层物性的影响,为页岩储层可改造性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方法和实验依据。

结项摘要

我国多类型沉积环境和多期构造改造的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构造作用对页岩储层物性的改造作用影响巨大,尤其是对页岩气储层纳米孔隙结构具有较强的二次改造作用。本研究选取四川盆地涪陵(JY1井和JY4井)、威远‒长宁页岩气示范区(W201井)、巫溪页岩气开发区(WX2井)以及双河(SHS)浅钻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钻井岩芯样品,进行实验测试、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为页岩储层可改造性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方法和实验依据。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优化了一套适合页岩纳米孔隙结构表征的实验和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对比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手段系统分析了页岩孔隙结构表征的实验和分析方法的优劣,认为60‒140目的样品粒度范围是进行N2和CO2气体联合吸附测试比较合适的粒度范围。N2和CO2结合的NLDFT法是最适合于页岩样品纳米孔径结构参数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完美的覆盖0.33-100nm的纳米孔径范围。 .(2)明确了富有机质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微孔、小介孔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是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最重要的孔隙结构参数。孔径小于10nm的孔隙主要受有机质含量和成熟度控制。有机质含量、石英含量以及伊利石含量是控制中介孔发育的主控因素。大介孔的发育主要受黏土矿物含量(尤其是伊利石含量)的制约。大孔隙主要是矿物溶蚀或复合成因形成的(如:方解石或长石溶蚀孔,以及复合成因的大孔隙簇)。.(3)探讨了页岩有机质孔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有机质孔是富有机质页岩中分布最多的孔型。有机质孔的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团块状有机质边缘有机质孔相对较大,而其内部有机质孔相对较小。该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裂解气体的界面张力和表面化学作用。.(4)顺层挤压剪切破裂下富有机质页岩与金属元素共生富集的微纳米尺度特征.顺层挤压剪切破裂下过成熟页岩在300℃和500℃仍有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生成,说明剪切作用下有机质生烃门限降低。且在剪切破裂样品中出现有机质与金属纳米颗粒富集共生的实验现象,并沿简单剪切破裂面在样品顶端富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pore structure in organic-rich shales using the Neimark-Kiselev fractal approach
使用 Neimark-Kiselev 分形方法研究富含有机质页岩的矿石尺寸分布和纳米孔结构的分形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ingming Wei;Yongqiang Xiong;Li Zhang;Yiwen Ju
  • 通讯作者:
    Yiwen Ju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nopores in over-mature, organic-rich shales
过成熟富有机质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Mingming Wei;Li Zhang;Yongqiang Xiong;Ping'an Peng
  • 通讯作者:
    Ping'an Peng
Direct Observation of nanostructure in ductile deformed coals using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韧性变形煤中的纳米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ingming Wei;Yinwen Ju
  • 通讯作者:
    Yinwen J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出水来源与地质演化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卫明明; 琚宜文
  • 通讯作者:
    琚宜文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4.043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卫明明;琚宜文
  • 通讯作者:
    琚宜文
中新生代以来华北能源盆地与造山带耦合演化过程及其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煤炭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琚宜文;王桂粱;卫明明;谭锋奇;鲍园;王国昌;李清光
  • 通讯作者:
    李清光
华北含煤盆地构造分异与深部煤炭资源就位模式
  • DOI:
    10.1007/s00122-014-2357-0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琚宜文;卫明明;侯泉林;王桂梁;薛传东
  • 通讯作者:
    薛传东
区域构造与演化控制下煤层气富集高产典型模式
  • DOI:
    10.12363/issn.1001-1986.22.01.005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琚宜文;乔鹏;卫明明;李鑫;徐凤银;冯国瑞;李勇;吴财芳;曹运兴;李国富;韩玉明;李振;芦志刚;姜磊
  • 通讯作者:
    姜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卫明明的其他基金

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的剪切-力化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 批准号:
    4237215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