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自组装体在仿生矿化体系中的动态形成及结构演变一般性规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10100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506.智能与仿生材料化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在生物矿物形成过程中,有机组分的预组织及协同作用机制,对材料的结构形貌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研究矿化早期有机组分的相互作用机制,及结构化模板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对合成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意义非常重大。本项目以典型的有机凝胶矿化体系为研究对象,模拟固态基质网络、水溶性生物大分子及特定微观矿化环境,实现对有机自组装体结构的合理构筑,并以此为模板诱导转录制备新型纳米仿生材料。拟着重解决如下关键性科学问题:①凝胶矿化体系中,自组装模板的动态形成、结构衍变及实现无机材料可控生长的一般性规律。②凝胶矿化体系中的软硬模板效应,亚稳微空间内外的矿物离子扩散规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总结出不同有机组分在矿化体系中相互作用及组装规律,为仿生设计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材料和器件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生物矿化通常发生在类似凝胶的环境中,由基质网络形成的微矿化环境可有效的调控生物矿物生长和结构。本课题以灵活多变的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作为晶体生长调节剂,在矿化早期形成多种类似凝胶的仿生矿化体系,并借助外界刺激条件变化成功诱导有序聚集体形成,制备了多种形貌结构新颖的仿生材料。研究成果对阐明凝胶网络、自组装体结构演化和受限微环境内矿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着重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 在聚丙烯酸和有机染料协同调控的矿化溶液中,靠非共价键作用的凝胶网络容易受到溶液pH值影响,可自动组装形成螺旋状、一维及球状自组装体;应用此类“亚稳”模板可构建多种BaCO3晶体材料,如螺旋纳米管、线性纳米管和微球;结构分析表明,模板效应下组成基元的组装受到某种层度的限制,合成产物往往具有多晶而非单晶特性。(2)在PAH聚电解质调控的矿化溶液中,受限方解石沉底的溶解过程可形成类凝胶矿化体系,然后在结晶过程中合成异质结构CaCO3纳米线。其生长过程经历溶液-前驱物-固体,溶质浓度和聚合物空间分布可调节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平衡,促进不同相的生成。(3) 成功将“聚阳离子电解质诱导的液态前驱物过程”拓展到BaCO3体系,早期微相分离过程可以形成类“胶体”矿化溶液,矿化过程受到反应-扩散过程的影响,最终可合成核-壳结构的BaCO3微球及超生长“亚晶”纳米线。同时,衬底界面上矿物质膜通过自组装形成同心环图案。(4) 借助由聚合物和生物分子预组装形成胶束状聚集体,并以此“纳米空间”富集溶质和无定形相,诱导溶液经历类似液态前驱物的矿化过程。在该体系中,矿化过程受到结晶驱动力和溶质扩散双重作用控制,可形成具有多种具有异质结构CaCO3枝晶。(5) 在磷酸化嵌段聚合物和图案化基质界面协同条件下,有效的调控了BaCO3超细纳米线的结构、阵列和生长方向,并通过引入荧光分子赋予阵列结构光致发光特性,为仿生设计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器件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大学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与实验课程建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建华;崔名芳
  • 通讯作者:
    崔名芳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200%;font-size:14p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Roman?;font-size:10.5pt;?= New= Times=A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Controlled Liquid Min
阳离子聚电解质控制液体最小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Jianhua Zhu;Lei Huang;Mingfang Cui;Li Ma;Fabin Cao
  • 通讯作者:
    Fabin Cao
!--StartFragment --divEDXRF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Recipe of Luochong Bluish white Porcelain/div
洛冲青白瓷化学成分配方的EDXRF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ingfang Cui;Jianhua Zhu
  • 通讯作者:
    Jianhua Zhu
青白瓷多地区分散起源特征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名芳;杨玉璋;朱建华;张居中
  • 通讯作者:
    张居中
Preparation of Red-Emitting Phosphor [K0.8Y0.65Eu0.083+][Mo0.2W0.8O4] and Calculation of Eu3+ D-5(0) Quantum Efficiency
红光荧光粉[K0.8Y0.65Eu0.083][Mo0.2W0.8O4]的制备及Eu3D-5(0)量子效率的计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ao, Fa-Bin;Li, Liao-Sha;Wu, Zhao-Jin;Wu, Xing-Rong;Zhu, Jian-Hua;Liu, Wei-Ming
  • 通讯作者:
    Liu, Wei-M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人组蛋白H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初步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物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家宏;徐小洁;符静;王小娟;范忠义;吕朝晖;陆菊明;叶棋浓;朱建华
  • 通讯作者:
    朱建华
硼对棉花不同品种根系吸收活力、根系分泌物和伤流组分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棉花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建华;耿明建;曹享云;刘武定
  • 通讯作者:
    刘武定
固体碱在二氧化碳一甲醇法合成碳酸二甲酸反应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永刚;淳远;朱建华;须泌华
  • 通讯作者:
    须泌华
缺硼反应不同的棉花品种苗期对B、P、K、Ca、Mg的吸收和分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建华;耿明建;曹享云;宋世文
  • 通讯作者:
    宋世文
The nestin-immunoreactive neruons in the basal forebrain are not newborn neuron
基底前脑中的巢蛋白免疫反应性神经元不是新生神经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nnals of Anatom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建华;任新
  • 通讯作者:
    任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建华的其他基金

结构可控受限微环境内无定形前驱物相矿化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57100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