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渣氯化-熔融还原法回收铜、铁的应用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408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15.资源循环利用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Copper slags have a rich contents of copper and iron, and it will play a active role for relie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essure caused by copper slags long-term piling and increasing secondary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io to realize copper slags resource regeneration.Based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copper slags,a new method of two steps of chloridizing-smelting reduction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efficient recovery of copper and iron from copper slags.According to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and iron,combin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chloride mechanism,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mbination transformation law of easily chlorinated phases was studied to realize selective chlorination of copper slags under reaction conditions of chloride roasting and smelting oxidation chlorination;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copper enriched from chlorinated products process based on its phases composition, and explore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Inquiry the iron enrichment regularity through studying the smelting reduction process of the second copper slags after chlorinate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recovery of iron from copper slags.
铜渣储量较大,且其中含有一定铜、铁资源,将其进行资源再生利用提取其中有价金属对缓解铜渣长时间堆存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提高二次资源利用率有较为积极的作用。本项目结合铜渣的物相结构特征,提出一种氯化-熔融还原两步法实现其中铜、铁资源有效回收的新思路。分析铜渣中铜、铁物相的赋存特征,结合相应氯化机理,深入研究铜渣组分在氯化焙烧和熔融氧化氯化条件下,可氯化物相的结构解构和元素重组的转变规律,实现铜渣的选择性氯化;分析氯化产物的物相组成,优化氯化产物湿法分离提取铜的工艺参数,探索其分离机理;研究氯化处理后二次铜渣的熔融还原过程,以铁的回收为导向,阐明其富集规律,为铜渣中铁的有效回收提供技术指导。

结项摘要

铜渣中铜、铁资源赋存丰富,进行氯化除铜-熔融还原炼铁处理提取其中铜和铁,对缓解铜渣堆存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作用明显。项目以冷态铜渣氯化焙烧、热态铜渣熔融氯化和二次铜渣熔融还原为主线,系统研究了氯化焙烧和熔融氯化条件下,铜渣中可氯化物相的结构解构、元素重组的转变规律和二次铜渣熔融还原过程中铁、硫、铜等元素的行为特征,重点讨论了铜渣选择性氯化机理、氯化烟气湿法回收铜资源技术体系和二次铜渣熔融还原过程中温度、时间等要素对铁回收率的影响规律,构建了铜渣氯化-熔融还原两步法回收铜、铁的技术理论体系。主要研究结论有:(1)发现了铜渣选择性氯化分离铜、铁物相的热力学条件,并构建了铜氯化物在氧化性气氛中的挥发模型。O2参与时,固体氯化剂对铜渣组分的氯化由氯化剂离解出Cl2和Cl2对铜渣组分的氯化两步组成,焙烧和熔融温度下渣中Cu2O、Cu2S等的氯化较易发生,Fe3O4和Fe2SiO4的氯化热力学上难以进行。渣中铜的挥发以CuCl形式发生,过程中CuCl的挥发速率随氧气分压增高而加大,系统中O2分压过高时,O2的扩散速度超过CuCl的挥发速度,过剩的氧气直接在熔渣表面上与CuCl发生反应,生成Cu2O膜,使CuCl的挥发与氧化固定形成闭路循环CuCl→CuO,Cu2O,不利于渣脱铜率的提高;(2)建立了氯化烟尘的浸出-萃取-电积技术理论体系,并初步提出非稳态铜贫化电积技术。氯化烟尘浸出关键因素为温度和时间,适宜浸出体系为盐酸体系,HCl浓度15%、液固比4:1、温度60℃和时间1 h条件下,烟尘中铜浸出率可达98.95%,萃取剂N902对浸出液中铜具有较好选择性,震荡时间120 s、相比1:1、萃取剂浓度30%和pH=3.0条件下,铜萃取回收率达98.41%。浸出液非稳态贫化电积过程中,动态控制电流密度小于1/10极限电流密度,可使非稳态贫化电积处于塔费尔控制区;(3)建立了FeO-SiO2-CaO三元渣系中铁熔融还原作用浓度计算模型,揭示了铁熔融还原的动力学特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熔渣碱度为2.0,渣中(FeO)组分作用浓度取得最大。一定碱度范围内,铜渣铁回收率随碱度升高而增大,碱度过高,熔池中(Fe2+•O2-)离子浓度减少,γ(FeO)降低,不利于铁回收率的提升。铜渣中铁熔融还原反应的限速步骤为组元(FeO)由熔渣内部穿过渣相边界层向熔渣-铁水界面的迁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铜渣中铜的回收工艺及新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建杭;魏永刚;廖彬;邱在军
  • 通讯作者:
    邱在军
铜渣氯化焙烧脱铜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磊;蔚俊强;谢晓峰;张仁杰
  • 通讯作者:
    张仁杰
Smelting Chlorination Method Appli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Copper Slags
熔炼氯化法从铜渣中脱铜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磊;王华;胡建杭
  • 通讯作者:
    胡建杭
铜渣熔融氧化氯化过程中硫的行为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磊;王华;胡建杭
  • 通讯作者:
    胡建杭
用氯化焙烧法脱除炼铜炉渣中的铜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磊;张仁杰;胡建杭
  • 通讯作者:
    胡建杭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荧光染料和牛血清白蛋白嵌合物对氧化还原状态的探测
  •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9.03010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分析试验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鹏;周黄梅;李磊;张三军
  • 通讯作者:
    张三军
A real-time traffic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lgorithm fusing stereo vision and deep network
融合立体视觉和深度网络的实时交通环境感知算法
  • DOI:
    10.3233/jifs-1919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连静;王政皓;李琳辉;周雅夫;尹翌航;李磊
  • 通讯作者:
    李磊
Using geochemistry of rare earth elements to indicate sediment provenance of sand ridges in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利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揭示黄海西南沙脊沉积物源
  • DOI:
    10.1007/s11769-017-0847-0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李磊;苏金宝;饶文波
  • 通讯作者:
    饶文波
循环电载荷下大功率LED金引线疲劳失效寿命预测
  •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8.04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嘉杰;李磊;钱诚;胡爱华;樊学军;张国旗
  • 通讯作者:
    张国旗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动物模型分析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210609.7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磊;李春雷;孙会卓;阎玥;史琦;司东旭;吴东良;李友林
  • 通讯作者:
    李友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磊的其他基金

负载有机硫炭质还原剂还原-硫化复合焙烧锡铁精矿锡、铁分离机理与回收机制
  • 批准号:
    5187415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级选择性氧化-高温还原回收砷锑烟尘中锑资源的应用基础研究
  • 批准号:
    5156403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