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Z-DNA形成序列识别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129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607.基因组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Z-DNA conformation was report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DNA tricrption, chromation remodeling and DNA recombination.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xperimentally identify Z-DNA segments in the human genome, and to date it is lack of reliable bioinformatic tools to conduct whole genome wide Z-DNA scanning. Therefore, there is no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Z-DNA over different fuctional regions in the genome. We propose here to develop a novel bioinformatics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Z-DNA forming sequences at whole genome level by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of DNA base compostion and the energy requirment of a DNA sequence to undergo a B-Z transition, and the energy requiement will b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negative supercoiling density. We will use the current available data of chromatin affinity precipitation (CHAP) experiments of the Z-DNA binding domain Zalpha-ADAR1 and the Z-DNA conformation to evaluate our Z-DNA scanning method and to optimize the key parameters. The developed Z-DNA scanning tool will be finally used to analyze the Z-DNA distribution over various functional regions in the human genome.
Z-DNA 构型在DNA 转录,染色质重塑和DNA 重组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实验识别Z-DNA构型十分困难,而目前又缺乏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Z-DNA 形成序列的可靠生物信息学工具。也缺乏对基因组各功能区Z-DNA 形成序列分布的系统分析。我们将结合DNA 序列片段碱基构成和B-Z 构型转化所需能量,以DNA 负超螺旋密度为标准,开发全基因组范围识别Z-DNA 形成序列的新方法,并通过Z-DNA 结合蛋白域Zalpha-ADAR1 与Z-DNA构型的染色质亲和沉淀实验(Chromatin Affinity Precipitation)的现有实验数据评估我们的Z-DNA 识别方法,优化关键参数, 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预测并分析基因组各功能区域Z-DNA 形成序列的分布。

结项摘要

Z-DNA 构型在DNA 转录,染色质重塑和DNA 重组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实验识别Z-DNA构型十分困难,而目前又缺乏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Z-DNA 形成区域(ZDR)的可靠生物信息学工具,也缺乏对基因组各功能区域中ZDR分布的系统分析。在本项目研究中我们结合DNA 序列片段碱基构成和B-Z 构型转化所需能量,以DNA 负超螺旋密度为标准,开发了全基因组范围识别Z-DNA 形成序列的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Z-Catcher2。利用Z-Catcher2我们系统分析了人类基因组各功能区域中的ZDR分布, 并且分别比较了转录起始位点附近与染色体上随机位点附近、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附近与非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以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中的ZDR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1. 尽管ZDR在人类基因组中普遍存在,但却不是随机或均匀分布的;2. ZDR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显著富集;3.外显子中的ZDR密度明显高于内含子中或染色体上的ZDR密度;4.在人类染色体上存在大量的长ZDR(大于80碱基),而在随机生成的序列中却没有发现大于60碱基的ZDR.这些结果表明基因组中存在某种形成Z-DNA的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Z-DNA与人类疾病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物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文琪;陈诗哲;马天骏;李金明;郭艳芳
  • 通讯作者:
    郭艳芳
h1 id=title0strong整合卵巢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与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strongstrong/strongbr //h1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祯祥;王文辉;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骨关节炎诊断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明;王辉;张志毅
  • 通讯作者:
    张志毅
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的标准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29(6):481-48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基于判决引导的水声通信混合盲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声学学报Vol.30, No.5, P442-446, 2005.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萍;赵俊渭王尚斌;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Development of an antisense RNA delivery system using conjugates of the MS2 bacteriophage capsids and HIV-1 TAT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
使用 MS2 噬菌体衣壳和 HIV-1 TAT 细胞穿透肽的缀合物开发反义 RNA 递送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 影响因子:
    7.5
  • 作者:
    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损伤车体表面重建及喷枪位姿规划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大连交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荣华;王振宇;温帅方;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