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线对外日球层结构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417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A major Voyager discovery in deep space exploration was made in the summer of 2012, when the Voyager 1 space probe crossed the boundary of the solar system, known as the heliopaus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entered interstellar space. The heliopause is a pressure balanced structure that separates the inner and outer heliosheaths. The total pressure of the solar wind particles, including pickup ions and anomalous cosmic rays(ACRs),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pressure of the interstellar gas and its magnetic field on the outer side. Should one of the pressure change, the heliosphere will shrink or expand in response, to compensate for the imbalance and reach a new equilibrium state. Based on Voyager 1 observations, some ACRs may have crossed the heliopause and escaped into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providing a mechanism of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heliosheaths that is not included in conventional MHD models. Here w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CR escape on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heliosphere using a simple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transport of cosmic rays across the heliopause. We show that this effect could be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unexpectedly early heliopause encounter by Voyager 1.
2012年夏天,旅行者1号探测器成功地穿越太阳系边缘(日球层顶)并进入了星际空间。传统认为日球层顶是一个压力平衡结构,将内外日球层鞘区分隔开来。在日球层附近,太阳风的总压力,包含了pickup ions和异常宇宙线(Anomalous cosmic rays即ACRs)约等于星际介质和磁场压力的总和。如果其中某个压力突然改变的话,那么日球层会向内压缩或向外膨胀以补偿这种压力变化并达到新的平衡态。基于旅行者1号的观测,部分ACRs可能已经跨越日球层顶并逃逸进入星际介质,这样一个过程并没有被之前的日球层MHD模型所考虑。所以这里我们将评估ACR的逃逸对日球层结构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在传统的MHD方程里引入宇宙线扩散方程,我们期待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能够解释已有的MHD模型预测日球层顶比实际观测要大的问题,并结合旅行者探测器对终止激波的探测数据,对宇宙线的作用提出新的思路。

结项摘要

2012年夏天,旅行者1号探测器成功地穿越太阳系边缘(日球层顶)并进入了星际空间。传统认为日球层顶是一个压力平衡结构,将内外日球层鞘区分隔开来。在日球层附近,太阳风的总压力,包含了pickup ions和异常宇宙线(Anomalous cosmic rays即ACRs)约等于星际介质和磁场压力的总和。如果其中某个压力突然改变的话,那么日球层会向内压缩或向外膨胀以补偿这种压力变化并达到新的平衡态。基于旅行者1号的观测,部分ACRs可能已经跨越日球层顶并逃逸进入星际介质,这样一个过程并没有被之前的日球层MHD模型所考虑。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我们评估了ACR的逃逸对日球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能够解释已有的理论模型预测日球层顶比实际观测要大的问题;此外,我们结合旅行者探测器对终止激波的探测数据,提出异常宇宙线的作用也可能导致了终止激波的南北不对称性。由于此前的理论研究均未考虑到ACR对外日球层的作用,该研究对外日球层全球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除了异常宇宙线研究外,我们也对银河宇宙线在近地的调制,太阳风在外日球层的演化传播进行了观测和模拟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Global MHD Simulation of Outer Heliosphere Including Anomalous Cosmic-Rays
包括异常宇宙射线在内的外日光层的全球 MHD 模拟
  • DOI:
    10.3847/1538-4357/ab262b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 X.;V. Florinski;C. Wang
  • 通讯作者:
    C. Wang
Dynamical Coupling between Anomalous Cosmic Rays and Solar Wind in Outer Heliosphere
外日球层异常宇宙线与太阳风的动力耦合
  • DOI:
    10.3847/1538-4357/ac82ed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ocheng Guo;Yucheng Zhou;Vladimir Florinski;Chi Wang
  • 通讯作者:
    Chi Wang
外日球层激波事件的一维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 DOI:
    10.15982/j.issn.2096-9287.2020.2020005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深空探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孝城;周昱成;王赤;李晖
  • 通讯作者:
    李晖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n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Solar Wind Variation Based on ACE Observations
基于ACE观测的银河系宇宙线和太阳风变化的统计研究
  • DOI:
    10.1016/j.chinastron.2021.05.002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 Xiaocheng;Jiang Wence;Li Hui
  • 通讯作者:
    Li Hui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solar wind variation based on ACE observations
  • DOI:
    10.11728/cjss2020.06.96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Chin. J. Space Sc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 X.;S. Cao;M. Xiong
  • 通讯作者:
    M. Xi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对超强太阳风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赤;李晖;郭孝城;丁凯;黄朝晖
  • 通讯作者:
    黄朝晖
Convective instability in a rapidly rotating fluid layer layer in the presence of a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存在不均匀磁场时快速旋转流体层中的对流不稳定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出新;郭孝城
  • 通讯作者:
    郭孝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孝城的其他基金

太阳系边际区介质的结构特征与演化规律
  • 批准号:
    4215010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太阳风共转作用区对宇宙线的调制
  • 批准号:
    41674146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引起的太阳风到磁层能量通量传输数值模拟研究
  • 批准号:
    4117414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地球磁层三维全球数值模拟的磁零点分析研究
  • 批准号:
    4080404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