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内外化学物质和药效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苍术麸炒的科学内涵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291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5.中药炮制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mechanism of processing Atractylodis rhizoma with wheat bran is "the decreasement of volatile oil content lead to the moderation of dryness nature. " But in previous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contents of other constituents such as polyacetylenes in Atractylodis rhizoma increase or decrease after being processed, so we think the processing theory of Atractylodis rhizoma should be consumma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The research on the the change of non-volatile constituents should be carried on. (2) Why the action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is enhanced, we deduce that after processing with wheat bran some reactions including Millard reaction lead to qualitative change and quantitative change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and the metabolite in vivo also change. So we will apply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 levels(the whole animal, organ,molecular)and multi methods(chromatography, NMR, LC-MS etc.) to research the change of constituents after bing processed; To research pharmological effects of invigorationg the spleen of crude and processed Atractylodis rhizoma;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in blood and research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rude and processed Atractylodis rhizoma. Thus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the change of pharmacologic action,to make clear the activity substanc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the constituents of dryness nature,to clarif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processing Atractylodis rhizoma with wheat bran.
现有的苍术麸炒机理认为苍术麸炒后挥发油含量下降是降低其燥性的原因。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发现苍术中还有包括聚乙烯炔类在内的多个成分在麸炒后含量上升或下降,故认为苍术的麸炒机理研究还需进一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1)苍术麸炒后燥性降低的原因除了挥发油含量下降外,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也是因素之一。(2)以往研究较少的苍术麸炒后健脾作用增强则可能是某些成分在麦麸的作用下发生了包括Millard反应在内的一些化学反应导致质变或量变,并伴有麸炒后体内代谢产物发生变化而实现的。 为此本课题拟采用多层次(整体、器官和分子水平)和多手段(色谱分离、NMR、LC-MS分析等)相结合,进行苍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苍术麸炒前后有关健脾方面的药效研究;进行生品和麸炒品体内入血成分分析和药动学研究;从而探讨苍术麸炒前后体内外化学成分的差异与药效变化的相关性,明确苍术健脾的物质基础和燥性成分,阐明苍术麸炒的科学内涵

结项摘要

本课题首次从化学、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角度全面探讨苍术麸炒前后体内外化学成分的差异和药效相关性。苍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苍术麸炒后主要发生的是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其中5-羟甲基糠醛和(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的含量升高,尤以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升高明显,这是麸炒过程中糖和氨基酸发生了Maillard反应的结果;苍术麸炒后虽然苍术素、苍术素醇、茅术醇、β-桉叶油醇等亲脂性成分以及极性较大的苷类成分苍术苷A的含量有所降低;但苍术麸炒前后入血成分分析和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麸炒后苍术素和(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的达峰时间提前,且血药浓度增加,提示麸炒可促进苍术主要成分的吸收;苍术麸炒前后健脾胃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生苍术和麸炒苍术均能提高脾虚大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和血清胃泌素的含量,降低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均表现出健脾作用。但在某些生化指标上,麸炒苍术的作用显著优于生苍术,表现为健脾作用更强;生苍术和麸炒苍术均能降低胃溃疡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含量,升高保护因子TFF-2和EGF的含量;二者都能升高胃组织中TFF-2和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IL-6、IL-8和TNF-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但麸炒苍术的药效优于生苍术,而且某些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麸炒苍术在治疗胃溃疡方面优于生苍术;麸炒后饮片中含量升高或体内吸收增加的单体化合物的药效学研究发现5-羟甲基糠醛和苍术素具有良好的健脾作用。通过分析苍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入血成分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不同与药效强弱的相关性,可以看出麸炒可使苍术饮片中5-羟甲基糠醛和(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含量的升高,并能使苍术的主要活性成分(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和苍术素的吸收增强,这些物质基础的变化是苍术健脾作用增强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苍术麸炒的科学内涵。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生、麸炒苍术对大鼠AQP1、AQP5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玉强;张丝雨;郑诗嘉;才谦
  • 通讯作者:
    才谦
Comparison of the anti-ulcer activity between the crude and bran-processed Atractylodes lancea in the rat model of gastric ulcer induced by acetic acid
生白术与麸制白术对醋酸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抗溃疡活性比较
  • DOI:
    10.1016/j.jep.2014.10.066
  • 发表时间:
    2015-02-03
  • 期刊: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Yu, Yan;Jia, Tian-Zhu;Yuan, Yuan
  • 通讯作者:
    Yuan, Yuan
HPLC - ELSD法测定茅苍术生品及麸炒品中苍术苷A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艳;才谦;贾天柱
  • 通讯作者:
    贾天柱
HPLC法测定苍术麸炒前后白术内酯Ⅱ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爱华;才谦
  • 通讯作者:
    才谦
GC法测定不同来源苍术饮片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药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佳;刘玉强;才谦
  • 通讯作者:
    才谦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脾虚模型大鼠疗效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玉强;许晨曦;贾蕊;刘阳芷;才谦
  • 通讯作者:
    才谦
四种不同来源的苍术和白术对偏于实证的脾虚大鼠药效学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宇珺;张北雪;马善鹏;孙建之;吕新;才谦
  • 通讯作者:
    才谦
石上柏双黄酮和酚酸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刚;才谦;李三华;何群;蒋奉秦
  • 通讯作者:
    蒋奉秦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苍术炮制前后苍术苷 A 的尿排泄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育含;刘玉强;戚晓杰;刘姝静;吕新;孙建之;才谦
  • 通讯作者:
    才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才谦的其他基金

基于肠道菌群介导的苍术炮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81973478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ADME和代谢组学技术的苍术炮制原理研究
  • 批准号:
    81573601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