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线/二硫化钼复合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与激子相互激发和耦合的机制及其在纳米光电子器件的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7425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6.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advantages of Ag nanowire/monolayer MoS2 hybrids in circumventing the optical diffraction limit and the novel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can make them as ideal candidat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tegrated photonic and electronic devices at nanoscale. This project will investigate the new phenomenon and physical mechanisms of plasmon-exciton excitation, coupling and propagation process. The goal is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mechanisms of plasmon-exciton excitation and coupling in the hybrids system. The selective principles of plasmon-exciton coupling for different modes will be obtained.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mon-exciton coupled modes and the effect of substrate or spacer on the propagation properties will be deeply understand. We will study the control of surface plasmon propagation through electrical gating. In additio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MoS2 transistor by surface plasmon enhanced fields will be investigated.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valuable result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nano-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hieving highly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 chips, which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national information industry.
银纳米线/二硫化钼复合结构充分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在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方面的优势,以及单层二硫化钼二维材料新奇独特的光电特性,为光子器件的微型化、纳米尺度上光电子器件的完美结合奠定基础。本项目重点研究该复合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与激子相互激发、耦合、传输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旨在弄清表面等离激元与激子相互激发、耦合的物理过程和内在机制;得到不同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与几种激子模式之间选择性耦合的规律;深刻认识等离激元-激子耦合模式的传输特性;理解不同衬底或间隔层厚度对等离激元-激子耦合模式传输特性的影响;实现通过外加门电压的电学方法调控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特性;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的场增强效应,有效提高二硫化钼晶体管的光电性能。本项目对于纳米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优化、大规模集成光电芯片的实现,以及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结项摘要

银纳米线/二硫化钼复合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对光场的强束缚特性和长程传播特性,以及二维材料的新奇光电特性,为光子器件的微型化、新型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构建提供有利条件。本项目主要研究该复合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与激子相互激发耦合的新现象和特性,两者耦合行为对于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等离激元可以直接耦合激发激子,激子也可以直接耦合到纳米线的表面等离激元并且沿着纳米线进行传输,从光谱信息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两者的耦合系数。由于等离激元耦合激发二硫化钼激子这一过程会造成额外的能量损耗,使得复合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长度降低。为了减小能量损耗,我们采用石墨烯替代二硫化钼。实验发现银纳米线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减小欧姆损耗,还可以抑制等离激元杂化模式向衬底的辐射损耗,从而有效降低能量损耗。仅仅引入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就可以将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长度提高约2μm!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衬底对几种等离激元杂化模式的作用。发现硅衬底与纳米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等离激元模式的杂化和劈裂程度更大,从而影响到模式的场分布,使得等离激元的能量传输损耗得到了有效降低。该结果显示出硅衬底在支持高阶等离激元杂化模式方面的明显优势。此外,我们研究了较粗银纳米线的横向高阶模式的偏振依赖性和尺寸相关性,该模式随纳米线直径的增加出现红移现象。. 以上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设计和优化二维材料相关的纳米光子器件,提高器件的耦合效率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表面等离激元的能量传输损耗能否得到有效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纳米光子器件能否进行实际应用。石墨烯对于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特性影响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减小能量损耗的方法。硅衬底在降低高阶等离激元模式的传输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在同一基底上实现纳米光子器件与电子器件的联姻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fluence of symmetry breaking degrees on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propagation in branched silver nanowire waveguides.
对称破缺度对分支银纳米线波导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的影响
  • DOI:
    10.1038/srep34418
  • 发表时间:
    2016-09-28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Hua J;Wu F;Xu Z;Wang W
  • 通讯作者:
    Wang W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and size effect of nonpolar-to-polar crystallography facet tailored ZnO nano/micro rods via a top-down strategy
通过自上而下策略非极性到极性晶体学面定制ZnO纳米/微米棒的稳定机制和尺寸效应
  • DOI:
    10.1039/c8cp02494d
  • 发表时间:
    2018-07-21
  • 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Duan, Xiangyang;Ma, Chao;Wu, Yelong
  • 通讯作者:
    Wu, Yelong
Reduced propagation loss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on Ag nanowire-graphene hybrid
减少银纳米线-石墨烯杂化物上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损耗
  • DOI:
    10.1016/j.nanoen.2018.03.045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Nano Energy
  • 影响因子:
    17.6
  • 作者:
    Wang Wenhui;Zhou Weijiang;Fu Tong;Wu Fan;Zhang Nao;Li Quanfu;Xu Zhongfeng;Liu Weihua
  • 通讯作者:
    Liu Weihua
From the absolute surface energy to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of high index polar surface in wurtzite structure: The case of ZnO
从绝对表面能到纤锌矿结构高折射率极性表面的稳定机制:以ZnO为例
  • DOI:
    10.1016/j.jallcom.2018.09.194
  • 发表时间:
    2019-01-25
  • 期刊: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Ma, Chao;Jin, Wentao;Wu, Yelong
  • 通讯作者:
    Wu, Yelong
Control on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Propagation Properties by Continuously Moving a Nanoparticle along a Silver Nanowire Waveguide.
通过沿银纳米线波导连续移动纳米粒子来控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极化子传播特性
  • DOI:
    10.1038/srep37512
  • 发表时间:
    2016-11-22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Wu F;Wang W;Hua J;Xu Z;Li F
  • 通讯作者:
    Li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噪声不均条件下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文慧;杨庚;葛炜;刘沛东;钱晨
  • 通讯作者:
    钱晨
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快速筛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文婷;李富盛;王文慧;周永灿
  • 通讯作者:
    周永灿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物理场耦合建模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明;王文慧;杜传胜;王炳英;蒋文春
  • 通讯作者:
    蒋文春
大数据中效用挖掘的快速单阶段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电信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君强;周青峰;王文慧;时磊
  • 通讯作者:
    时磊
基于Matlab/GUI和ABAQUS的小冲杆实验学习与应用平台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明;王文慧;吴琼;曹宇光;杜传胜
  • 通讯作者:
    杜传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文慧的其他基金

基于二维材料异质结的手性表面等离激元特性调控及其内在物理机制研究
  • 批准号:
    1217430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复杂金属纳米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的新奇特性及其能量损耗研究
  • 批准号:
    1120423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