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景观异质性对非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119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As the ballooning global population puts ever greater pressure on food production, humanity is facing the grave challenge of trying to balance mounting demands on lan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on-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s a whole are one of China's bread baskets. The long-term health of this region's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is therefore of major concern to policy makers. Building on researches carried out in two previous NSFC studies (granted in 2006 and 2010, respectively), this project continues to explore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is vital region by integrating field data from permanent sampling plots with laboratory analyses. Via observ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s well a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habitat factors and key non-agricultural organisms (incl. non-agricultural plants, soil-surface arthropods, insect pollinators, earthworms, and so on), we intend to reveal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mutual dependencies of the non-agricultural organisms, and discern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agricultural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ffects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non-agricultural organisms living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gricultural intensity levels. Armed with such knowledge, we will then propos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athways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s well as non-agricultural organism group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ecosystem services. These proposals may, on a regional scale, prove to be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ustaining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on-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在全球人口激增、粮食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如何权衡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粮食生产和非农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核心区之一。本项目仍以该地区的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和2010年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为基础,借助野外典型地段样带定点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农业生产实践的方式与强度、局地生境因子和主要非农生物类群(包括非农植物、地表节肢动物、飞行传粉昆虫和蚯蚓等)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的观测,揭示主要非农生物的功能属性及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把握农业景观异质性对不同环境梯度、不同农用地集约化程度下主要非农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针对不同耕作方式、主要非农生物类群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提出相应的景观建设途径,对区域尺度上农业生产和非农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和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结项摘要

黄河中下游地区耕作历史悠久,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景观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刻,威胁着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如何在该地区既能确保粮食生产和供应,又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是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项目开展了如下工作:农业景观异质性及空间动态、非农生物类群对景观异质性的多尺度响应、功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持续性的农业景观格局的探索。..近20年来,巩义市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分布趋向集中,林地、草地、交通用地分布趋向均衡,景观异质性分析的合适尺度为1000m。封丘县景观异质性分析的合适尺度为2500m,整体景观聚集度在升高,斑块形状趋于规整。..研究区的非农生境中,次生灌丛生境中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物种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传粉昆虫优势类群为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物种。丘陵和山地区为传粉昆虫的主要蜜源地。地表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和蜘蛛目,树篱和林地生境的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指示类群是膜翅目,农田生境是鞘翅目,沟渠生境是蜘蛛目。..表征生境特征的群落高度和盖度指标能更好的预测物种多样性特征。景观异质性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样方尺度上(α样方),而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与之的关系不密切,拆分后物种丰富度更有效。动物群落中,景观异质性与鞘翅目丰富度和多度相关性最强,鞘翅目的多度在组成异质性和构型异质性均较高的区域较大,且构型异质性对鞘翅目多度的影响显著。..景观异质性通过影响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调整和设置非农景观要素的不同类型及比例、合理改造其结构与空间配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农业景观农地和非农绿地斑块属性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封丘县为例
  • DOI:
    10.13930/j.cnki.cjea.14130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舒;汤茜;丁圣彦
  • 通讯作者:
    丁圣彦
农田背景下景观结构对半自然生境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玉婷;丁圣彦;梁国付
  • 通讯作者:
    梁国付
河南省巩义市不同类型林地内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爽;宋博;侯笑云;丁圣彦;汤茜
  • 通讯作者:
    汤茜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长阶段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
  • 通讯作者:
    卢训令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
  • DOI:
    10.13930/j.cnki.cjea.16112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清贺;马丽娇;刘倩;丁圣彦;卢训令;曹梓豪;张祎帆
  • 通讯作者:
    张祎帆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主成分融合的遥感影像分区分类方法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楠;申怀飞;丁圣彦;李爽
  • 通讯作者:
    李爽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研究——以伊洛河流域伊河上游地区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国付;丁圣彦;LIANG Guo-fu,DING Sheng-yan(Institute of Natural R;College of Environment & Planning,Henan University
  • 通讯作者: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Planning,Henan University
林地面积比例梯度下景观组成和构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国付;卢训令;贾振宇;丁圣彦
  • 通讯作者:
    丁圣彦
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秉华;丁圣彦;胡楠;范玉龙
  • 通讯作者:
    范玉龙
开封市的城市生态位变化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圣彦;李志恒
  • 通讯作者:
    李志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丁圣彦的其他基金

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下游湿地景观的重塑过程和维持机制的影响
  • 批准号:
    4237111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农业景观非农生物多样性对不同干扰方式的响应
  • 批准号:
    4217109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下游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 批准号:
    4177120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农业景观异质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调控研究
  • 批准号:
    4107111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河下游典型地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
  • 批准号:
    40671175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动态研究
  • 批准号:
    30570301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