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路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7508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Cold surge is one of main weather processes occurred in the winter half-year, and it often causes severe damages to China's agriculture, transport and economy. Cold surge passage,the moving path of its cold air body, determines the influncing area of cold surge. Many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cold surges across northern China decreased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Where are the reducing occurrences of cold surge from? What is the variability of cold surge passages? What is the meachanism for this change? These questions are still open and little studied.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spatial variability of cold surge passages influencing northern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based on China station data,atmospheric reanalyses (NCEP/NCAR, ERA-40,ERA-Interim) and ocean data.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change of cold surge passage influncing northern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we also plan to explore these key atmospheric factors and key area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influncing these changes with both observation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e new feature,new rule and mechanism of cold surge passage change across northern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limatic prediction of cold surge activities across China.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天气过程之一,其产生的灾害性天气能造成我国农业、交通和国民经济严重损失。寒潮路径作为强冷空气主体的移动路线,决定着寒潮的影响区域。研究表明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频次已明显减少,然而该寒潮频次变化究竟来源于哪些寒潮路径的变化?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路径的变化特征是什么?这些寒潮路径异常变化的机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目前研究甚少。项目拟应用中国站点观测资料、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NCEP/NCAR,ERA-40,ERA-Interim等)及海洋资料,通过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系统分析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路径的时空演变规律,探究影响寒潮路径异常变化的关键大气环流因子以及海温、海冰关键区,揭示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路径变化的新特点、新规律及其异常变化的机制,为我国寒潮活动的气候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结项摘要

寒潮路径是强冷空气主体的移动路线,追踪和判断寒潮冷空气路径有助于预报寒潮或极端低温事件。本项目研究了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路径变化特征,重点探讨了它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和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揭示了其变化的可能机理,并预估了寒潮的未来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侵华北和东北的寒潮路径均可分为三类路径(北路、西路及西北路径),入侵西北地区的寒潮路径主要为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华北秋季寒潮频次在1998年后发生了年代际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其西北路径的寒潮年代际减少所引起;华北冬季寒潮事件在1990s(2000s)发生的频次最多(少),但寒潮平均强度最弱(强),西北路径与西路路径华北寒潮更多发生于1990s,而北路路径华北寒潮更多发生于2000s;东北地区春季寒潮在20世纪90年代频次减少而强度增加,21世纪初频次有所回升但强度减弱;影响东亚冬季的寒潮路径主要可分为西路路径和北路路径,1995年前西路路径易发生,1995年后北路路径易发生,寒潮强度也是在1995年发生了由弱转强的年代际变化。(2)揭示了北极涛动(AO)位相变化对华北寒潮路径有显著影响,当AO正(负)位相时华北寒潮冷空气路径偏西(北),且多发生于1990s(2000s); 揭示了影响华北秋季的三类路径寒潮爆发前期的对流层高层大气环流异常信号,可为华北寒潮预报作参考;揭示了北极新地岛附近海冰面积的变化可能是造成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寒潮活动年代际变化的原因之一,给出了影响的可能过程;揭示了影响东亚冬季寒潮路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代际变化的海冰关键区位于巴伦支海,给出了该区海冰异常影响东亚寒潮路径的可能过程。(3)预估结果表明,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下,而不是2℃,可以避免在中国北方极端低温事件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约减少6%-56%,最大的区域在东北(24%-56%)。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我国寒潮的变化规律以及为寒潮的预报预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不同外强迫对20世纪全球季风降水变化趋势的影响—NCAR CCSM3.0模式结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悦;曾刚;唐慧琴
  • 通讯作者:
    唐慧琴
Changes in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Events over Northern China under 1.5 °C and 2.0 °C Warmer Future Scenarios
未来变暖1.5℃和2.0℃情景下华北地区极低温事件的变化
  • DOI:
    10.3390/atmos10010001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ATMOSPHER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Hu, Weiwei;Zhang, Guwei;Li, Zhongxian
  • 通讯作者:
    Li, Zhongxian
华南秋季干旱的年代际转折及其与热带印度洋热含量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刚;高琳慧
  • 通讯作者:
    高琳慧
热带太平洋外海气耦合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寒冰;曾刚
  • 通讯作者:
    曾刚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ld Air Outbreaks in China’s Central and Eastern Mongolian Region between 1970 and 2013
1970-2013年我国中东部蒙古地区强冷空气爆发特征
  • DOI:
    10.3390/atmos8060098
  • 发表时间:
    2017-05
  • 期刊:
    Atmospher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Wang Zhongming;Sun Zhapbo;Zeng Gang
  • 通讯作者:
    Zeng G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演化——基于SAO模型的实证
  • DOI:
    10.15957/j.cnki.jjdl.2018.04.01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经济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灿;曾刚;辛晓睿;宓泽锋
  • 通讯作者:
    宓泽锋
参展者在展会中的学习与创新——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 DOI:
    10.16323/j.cnki.lykx.2017.02.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旅游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贻文;曾刚
  • 通讯作者:
    曾刚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概览:依据APG Ⅲ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永;赖阳均;曾刚;林秦文
  • 通讯作者:
    林秦文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倪东鸿;曾刚;孙照渤;邓伟涛
  • 通讯作者:
    邓伟涛
环境感应式控制释放开关膜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艳;褚良银*;朱家骅;曾刚;夏素兰;陈文梅
  • 通讯作者:
    陈文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曾刚的其他基金

基于大气环流分型的东北亚夏季极端高温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217503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大气环流分型的东北亚夏季极端高温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