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的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演化驱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227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Mitochondrial genes are the most popular molecular markers for the animal phylogenetic study and species delimitation. The evolution trend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animal mitochondrial DNA will help us on selecting the suitable molecular markers and explaining the phylogenetic results. For a long period, the evolution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has been regarded as neutral evolution driven by mutation solely. But, the studies on birds and bat mitogenome demonstrat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difference of flight ability also drive the adaptive evolution of mito-genome. Here, we hypothesize,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flighting insects is dominated by the selection pressure. We need to study the evolutionary driven mechanism of insect mitochondrial genes by combining the mutation and selective pressure. Codons have both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of DNA and functional information of amino-acid when used as phylogenetic code. The codon usage bias quantificationall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level of genes. The proposal will study the evolutionary and driven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orthoptera insects. Firstly, an orthoptera mito-genomic database will be established. Then, the codon usage parameters of each species and 13 protein-coding genes will be calculated using bioinformatics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codon bia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various mutations, selection evolutionary pressure and codon preference parameters will be analyzed to study the evolutionary drive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genes.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nsect mitochondrial gene evolution, phylogenetic molecular marker selec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orthoptera insects.
动物线粒体基因是系统发育、物种界定的最主要分子标记,其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有助于筛选分子标记和解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虽然其演化长期被认为是由突变驱动的中性演化,但近期对鸟类和蝙蝠等动物的研究显示:环境因素和飞行能力差异能驱动线粒体基因发生适应性演化。因此,我们推测同样具有飞行能力的昆虫,线粒体基因演化也受选择压力的影响,需要综合突变和自然选择压力两类因素研究其演化驱动机制。密码子作为系统演化数据兼有碱基的遗传信息和氨基酸的功能信息,其偏好性能定量反映出演化的程度。本项目以起源较早、种类丰富、类群分化多样的直翅目昆虫为研究对象,构建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数据库;计算各物种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参数,确定密码子的偏好性;对各种突变、选择压力参数与密码子偏好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线粒体基因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将为昆虫线粒体基因进化、系统发育分子标记选择和直翅目昆虫分类、进化等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直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为研究材料,通过计算多个密码子偏好性参数,分析线粒体基因进化速率、碱基替换规律等演化特征进而分析突变和选择因素在线粒体基因演化中的驱动机制。通过本实验室测定和下载GenBank已公布的数据,获得了直翅目昆虫2亚目14总科365种线粒体基因组开展了一下工作:①采用不同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集划分方案,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了365种直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树做为后续线粒体基因演化的支撑。②13个蛋白编码基因以A或U结尾的密码子RSCU值基本都大于1,是优先使用的密码子。正链上的9个蛋白编码基因偏好以A结尾的密码子,负链上的4个蛋白编码基因偏向使用以U结尾的密码子。③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ENC值都小于35,均具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起始密码子ATG的使用频率最高,终止密码子TAA的使用频率最高。ENC中性绘图分析支持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密码子偏好主要是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但ATP8基因受到了强的自然选择和突变压力的双重影响。④选择压力分析显示ATP8基因发生的非同义替换率和同义替换率均较高于其它蛋白编码基因,受到强烈的选择作用。COX1和Cyt b基因中发生了高的同义突变,但非同义替换率最低,且ka/ks值最低,这两个基因经历了强的负选择作用。⑤ENC和密码子偏好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密码子偏好与非同义突变率之间无关,高的同义突变率会导致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减弱,而强的负选择作用会使基因的密码子偏好增强。⑥密码子的RSCU值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非同义突变率与密码子RSCU值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同义突变率越高,具有偏好的密码子RSCU值会越小,偏好性降低。负选择作用越强,具有偏好的密码子RSCU值会越大,偏好性越强。本研究丰富了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为演化和分类提供数据积累,也为昆虫线粒体基因的演化提供新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synoptic review of Gomphomastacinae (Orthoptera: Eumastacoidea)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ith a description of new species
青藏高原 Gomphomastacinae (直翅目: Eumastacoidea) 概况综述及新种描述
  • DOI:
    10.11646/zootaxa.4903.2.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Zootaxa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Qiu Shaoting;Xu Sheng-quan;Huang Huateng
  • 通讯作者:
    Huang Huateng
A Checklist of Short-horned Grasshopper Species (Orthoptera: Caelifera) from Littoral Region of Cameroo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Hemierianthus Saussure, 1903 (Orthoptera: Chorotypidae)
喀麦隆滨海地区短角蝗虫物种名录(直翅目:Caelifera),附有 Hemieriianthus Saussure 属新种的描述,1903 年(直翅目:Chorotypidae)
  • DOI:
    10.11646/zootaxa.4706.2.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Zootaxa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Agrippineyetchom-Fondjo Jeanne;Kekeunou Sevilor;Kenne Martin;Missoup Alain Didier;Huang Huateng;Ma Libin;Xu Sheng-Quan
  • 通讯作者:
    Xu Sheng-Quan
Genome Survey Sequencing of the Mole Cricket Gryllotalpa orientalis.
东方蝼蛄的基因组调查测序
  • DOI:
    10.3390/genes14020255
  • 发表时间:
    2023-01-18
  • 期刊:
    Gen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 通讯作者:
基于蜂蜜孢粉学鉴定秦岭中华蜜蜂的蜜源木本植物
  • DOI:
    10.3969/j.issn.1674-0858.2021.02.1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桑丽琴;许升全
  • 通讯作者:
    许升全
Genome assembly of Luehdorfia taibai, an endangered butterfly endemic to Qinling Moutains in China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中国秦岭地区特有的濒危蝴蝶太白凤蝶基因组组装
  • DOI:
    10.3389/fevo.2022.955246
  • 发表时间:
    2022-08-04
  • 期刊: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Guan,De-Long;Zhao,Lu;Xu,Sheng-Quan
  • 通讯作者:
    Xu,Sheng-Q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蝴蝶种类自动识别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娟英;侯琦;史颖欢;吕鹏;景丽萍;庄福振;张军平;谭晓阳;许升全
  • 通讯作者:
    许升全
中国蝼蛄属研究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蝼蛄科)(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升全;马丽滨;竹田真木生
  • 通讯作者:
    竹田真木生
陕西荫眼蝶属一新种(鳞翅目:眼蝶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升全;牛瑶
  • 通讯作者:
    牛瑶
陕西束颈蝗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斑翅蝗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哲民;许升全
  • 通讯作者:
    许升全
中国蝼蛄属一新种记述 (直翅目:蝼蛄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丽滨;李晓东;许升全
  • 通讯作者:
    许升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许升全的其他基金

雏蝗属昆虫翅形态结构演化及进化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3137225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秦岭及邻近地区蝗虫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
  • 批准号:
    3067025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斑腿蝗科支序生物地理学和性状地理演化研究
  • 批准号:
    30370170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