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超密集无线组网的干扰利用与协同优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8722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208.物联网及其他新型网络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o provide ubiquitous connectivity for smart city, Ultra-dense Network (UDN) has been promoted. It is believed that UDN holds tremendous potentials to facilitate wireless networking in smart city. However, as the proliferation of heterogenous terminal devices and the explosion in the wireless data traffic, interference amid terminals becomes a great issue. We need new wireless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for interference utilization and cooperation, so that we maximize the resource efficiency. To break this stalemate, we investigate the architecture o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UDN. We shed light on design principles and key challenges and introduce PHY layer multi-dimension interference sensing. Based on interference sensing, we propose current transmission via adjacent channel interreference,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via co-channel interference. Finally, we present hybrid MAC, to find the best correlation between ultra-dens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interference cooperation in spac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By reaping the benefits of interference, the network usage efficiency can be maximized. This project paves the way for interreference cooperation in UDN and pushes forward the wireless city development.
超密集组网作为构建下一代无线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加快智慧城市的泛在互联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随着超密集组网拉近接入点与终端设备的距离,终端之间的干扰也呈井喷式发展,成为制约用户泛在互联体验的最大挑战。目前亟需解决超密集组网带来的干扰雪崩问题,在有限频谱资源条件下大幅提升无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为此,项目将系统的研究面向超密集无线组网的干扰利用与协同优化体系,将干扰变废为宝,最大化利用干扰进行并发传输。项目首先从干扰本质出发,通过探讨无线干扰理论的深层次机理,建立基于物理层信息的多维干扰源感知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临信道干扰的并发传输技术和基于同信道干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最后,通过设计基于时频空三维干扰的混合MAC资源优化协议,实现超密集网络环境与干扰协同的动态紧耦合,通过对干扰的有效利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项目可实现超密集组网下干扰协同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推进无线城市发展。

结项摘要

随着超密集组网技术拉近了接入点与终端设备的距离,终端之间的干扰也呈井喷式发展,成为制约用户泛在互联的最大挑战。本项目从干扰的本质出发,通过研究无线干扰理论的深层次机理,建立干扰感知、超密节点协同、时-频-空干扰优化的耦合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超密集组网资源短缺的问题。经过四年工作,本项目研究主要完成:(1)基于物理层的多维度干扰感知模型,在空间和频域上建立干扰资源和网络环境的耦合关系,为干扰管理提供度量信息;(2)基于临信道干扰的并发传输技术,利用部分重叠信道的冲突不均匀特性进行干扰净化,成功解决了临信道的干扰难题,提高资源利用率;(3)基于同信道干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利用自适应载波编码建立新的非正交复用维度,成功解决了同信道的干扰难题,提高频谱复用效率;(4)面向超密部署的时-频-空多维干扰的混合MAC资源优化体系,成功解决了干扰资源多维度并发利用的难题,提高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容量。这些研究成果极大的优化了超密集组网传输的多种传输协议。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项目期间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5篇,其中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IEEE WCM (影响因子9.202) 2篇、IEEE IOT Journal(影响因子9.515) 1篇、IEEE Network(影响因子7.230) 1篇等,CCF推荐A类期刊TMC 2篇、《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篇,CCF B类推荐期刊TOSN 2篇,CCF推荐A类会议MobiCom 1篇、UbiComp 1篇,CCF推荐B类会议SECON 1篇,CCFC类推荐会议Interspeech 1篇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件、欧洲专利1项,签订2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实现成果技术转移金额15万人民币;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排名第二)1项和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排名第二)1项,以及ACM SIGAPP新星奖1项。.总之,本项目的开展,从根本上提高超密集组网的传输效率以及协议性能,实现高速、低耗、稳定的无线传输,为中国建设智慧型城市,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解决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建立真正的智慧型城市。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26)
A Low Latency On-Body Typing System through Single Vibration Sensor
通过单个振动传感器的低延迟人体打字系统
  • DOI:
    10.1109/tmc.2019.2928549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 影响因子:
    7.9
  • 作者:
    Wenqiang Chen;Maoning Guan;Y;ao Huang;Lu Wang;Rukhsana Ruby;Wen Hu;Kaishun Wu
  • 通讯作者:
    Kaishun Wu
面向云网融合的细粒度多接入边缘计算架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璐;张健浩;王廷;伍楷舜
  • 通讯作者:
    伍楷舜
Towards Device-free and User-independent Fall Detection using Floor Vibration
使用地板振动实现无需设备且独立于用户的跌倒检测
  • DOI:
    10.1145/351930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 (TOS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Kaishun Wu;Y;ao Huang;Minghui Qiu;Zhencan Peng;Lu Wang
  • 通讯作者:
    Lu Wang
A Portable and Convenient System for Unknown Liquid Identification with Smartphone Vibration
通过智能手机振动识别未知液体的便携式便捷系统
  • DOI:
    10.1109/tmc.2021.312133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 影响因子:
    7.9
  • 作者:
    Yongzhi Huang;Kaixin Chen;Y;ao Huang;Lu Wang;Kaishun Wu
  • 通讯作者:
    Kaishun Wu
Exploring Partially Overlapping Channels for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s
探索低功耗广域网的部分重叠通道
  • DOI:
    10.1145/354607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 (TOS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 Wang;Xiaoke Qi;Ruifeng Huang;Kaishun Wu;Qian Zhang
  • 通讯作者:
    Qian Zh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的混合藻类活体细胞数定量实验研究
  • DOI:
    10.3788/aos202242.240100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璐;殷高方;赵南京;甘婷婷;亓培龙;丁志超;王勰;马明俊;杨瑞芳;方丽;胡丽;张小玲
  • 通讯作者:
    张小玲
玻璃纤维夹芯泡桐木复合材料墙板承载性能研究
  • DOI:
    10.13204/j.gyjz201410007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工业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曙兰;刘伟庆;方海;王璐
  • 通讯作者:
    王璐
A mixed subgrid-scale model based on coherent-structure and temporal deconvolution for turbulent drag-reducing flow
基于相干结构和时间反卷积的湍流减阻混合亚网格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李凤臣;王璐;蔡伟华
  • 通讯作者:
    蔡伟华
茶树Copine家族基因CsBON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茶叶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利娜;郝心愿;王璐;李娜娜;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 通讯作者:
    王新超
绿洲区域土壤盐渍化主要参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建丽;杨爱霞;王璐;牛增懿
  • 通讯作者:
    牛增懿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璐的其他基金

面向立体覆盖的通感融合低功率广域网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6237230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导频提取技术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性能优化研究
  • 批准号:
    6150231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