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多溴联苯醚排放和迁移过程及暴露风险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17137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11.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焦杏春; 张倩; 李可欣; 崇忠义; 刘一帆; 王雅竹;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阻燃剂多溴联苯醚(PBDEs)的长期大量使用已造成了全球性的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住宅和办公环境中多溴联苯醚含量已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常用电子电器设备及聚氨酯泡沫材料是主要排放源。但室内PBDEs源的排放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室内污染水平和人体暴露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除尘摄入外,对呼吸暴露中可吸入细粒子对人体暴露的贡献需要重新认识。本研究拟通过对室内空气、降尘、源表层吸附物等的采样分析,测定居室和办公室内PBDEs污染水平和构成;利用人体采样方法模拟呼吸暴露,评估室内人体暴露及健康风险;利用条件控制实验研究PBDEs源排放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据此探讨PBDEs源排放与室内污染水平和人体暴露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前述研究结果,建立室内PBDEs归趋模型,模拟计算室内源排放量、浓度水平、迁移过程通量及人体暴露量。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室内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研究旨在阐明办公环境室内外大气颗粒物及其吸附的PBDEs浓度水平和构成,探讨室内源排放特征,揭示室内PBDEs源排放与污染水平和暴露水平间关系,阐明其对人体健康的暴露风险。办公室作为最重要的室内环境之一,其污染暴露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但目前缺少相关数据。本研究提供了科研工作环境中目标污染物的分布水平、构成特征、排放速率等数据,为办公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为人体暴露风险参数库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科研大楼室内外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和PBDEs浓度、谱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本项研究内容为项目提供最主要的基础数据。对办公室室内外目标物浓度关系、气态和吸附态PBDEs分配关系、大气颗粒物和降尘中PBDEs浓度和构成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室内空气中气态PBDEs显著高于室外,吸附态PBDEs浓度则远低于室外,但从单位质量颗粒物中PBDEs浓度看,除夏季室内偏低外,秋冬季很相近,显示二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室外颗粒物浓度高导致吸附态浓度高于室内。室内降尘和玻璃有机膜中目标物含量较高,对颗粒物中PBDEs含量的比较显示,电脑表层>桌面尘>有机膜>PM10,有机膜中14种PBDEs都有较高浓度检出,可作为环境大气污染指示物。本研究结果显著高于其他研究,充分显示出计算机密集型办公室内PBDEs的污染程度。.2)典型室内源的排放特征和排放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计算机排放的气态PBDEs高于吸附态,气态和吸附态PBDEs排放速率分别为0.164-0.620 pg/min和0.145-0.460pg/min。多次实验中吸附态PBDEs排放速率较稳定,尤其BDE99之前的7种同系物,高溴同系物排放速率低,可能是受房间本底值影响。气态PBDEs排放速率组间差异较大,不排除隔间内空气渗透入外部影响本底值的可能性。.3)办公室室内外PM10和PBDEs的暴露剂量估算.计算了职员和学生的日均、季均、年均和最终暴露剂量。以成年男子重66kg、女子重57kg计算,年均PM10呼吸摄入量分别为150.8mg(女职员)-249.6mg(男职员)和111.7(女学生)-184.8 mg(男学生),PBDEs呼吸摄入0.2-0.29ug和 0.37-0.5ug,降尘中PBDEs经皮肤摄入量84.8-107.4ug和138.5-176.1ug。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Resonant Frequency Evaluation on Reradiation Interference from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Resonance
基于广义谐振的输电线路再辐射干扰谐振频率评估
- DOI:10.1109/tasc.2016.2594844
- 发表时间:2016-07
- 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 影响因子:1.8
- 作者:江浩田;曹红英;孙睿;刘任
- 通讯作者:刘任
短波频段输电线路无源干扰谐振影响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电力建设
- 影响因子:--
- 作者:唐波;曹红英;彭友仙;李昱
- 通讯作者:李昱
潮间带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曹红英;梁涛;王立军;丁士明;丁立强;阎欣
- 通讯作者:阎欣
典型城市排污河不同介质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梁涛;曹红英;吴恒志;陈研;丁士明;王立军
- 通讯作者:王立军
坡度与雨强对磷和稀土元素径流输出的影响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P.Kleinman;胡雅燕;曹红英;王伟力;王凌青;崇忠义;梁涛
- 通讯作者:梁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曹红英的其他基金
基于多介质模型的室内环境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暴露风险评价
- 批准号:40503018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