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1L在HIV-1潜伏储存库形成和再激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200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104.逆转录病毒与感染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HIV-1 reactivation with latency revering agents (LRAs) is the key step of “shock and kill” strategy.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LRA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explorations of new LRAs with high efficacy and safety are urgent for HIV-1 cure. Histone methylated modifications likely play key roles in HIV-1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by regulating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es. As a key factor involved in post-translational histone modifications, ASH1L was mainly focused on immune response and tumorigene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H1L and HIV-1 latency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In our preliminary study, we found long term non-progressors (LTNP) possess significantly high ASH1L expression in CD4+ and resting CD4+ T cells, compared with HIV-1 acute and chronic infected individuals. In addition, knockdown of ASH1L reactivated latent HIV-1 replication in T cell line (J-Lat 5A8), which indicated that ASH1L could participate in HIV-1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In the proposed studies, w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ASH1L mediated HIV-1 latent reactivation and identify the active motif of the ASH1L. All these results shall provide new targets and approaches for clinical explorations of LRAs in HIV-1 eradication.
HIV-1潜伏储存库的再激活是“激活再清除”治疗策略的关键环节。鉴于现有潜伏激活剂的不足,寻找新的安全高效的激活剂对于艾滋病的彻底治愈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染色质的致密和疏松状态,进而影响HIV-1潜伏储存库的形成和再激活。甲基转移酶ASH1L是参与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关键分子,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ASH1L与HIV-1潜伏感染的相关报道。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与HIV-1急性、慢性感染患者相比,ASH1L在长期无进展者体内的表达显著升高,而干扰ASH1L后,潜伏的HIV-1重新复制,提示ASH1L可能参与HIV-1潜伏储存库的形成和再激活。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利用各种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探讨ASH1L介导的甲基化修饰在HIV-1潜伏储存库再激活中的作用机制,明确ASH1L的活性结构域,最终为HIV-1潜伏激活剂的研发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结项摘要

HIV的转录潜伏期是根除病毒的最后一个屏障。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和翻译后组蛋白修饰在HIV-1重新激活中起关键作用,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们确定ASH1L是一种调节HIV-1潜伏病毒库的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在T细胞系和原代CD4+T细胞中,ASH1L基因的敲降重新激活了潜伏的HIV-1。ASH1L与潜伏的HIV-1启动子染色质有关,并在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位点富集(H3K4me3)。L3MBTL1,一种具有染色质压缩特性的识别H3K4me3的阅读器蛋白,以ASH1L依赖的方式被招募到潜在的HIV-1启动子上。我们认为ASH1L-H3K4me3-L3MBTL1轴与HIV-1潜伏期有关,可作为小分子ASH1L抑制剂的靶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on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via Reducing SCUBE2 Methylation and DNMT Activity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通过降低 SCUBE2 甲基化和 DNMT 活性对乳腺癌进展的抑制作用
  • DOI:
    10.3390/molecules24162899
  • 发表时间:
    2019-08-01
  • 期刊:
    MOLECULE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heng, Jie;Shi, Weilin;Xu, Yao
  • 通讯作者:
    Xu, Yao
Haplotypes of the Mutated SIRT2 Promoter Contributing to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and Type 2 Diabetes Susceptibility
有助于转录因子结合和 2 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突变 SIRT2 启动子的单倍型
  • DOI:
    10.3390/genes11050569
  • 发表时间:
    2020-05-01
  • 期刊:
    GEN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eng, Xiao;Li, Jiajun;Xu, Yao
  • 通讯作者:
    Xu, Y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新龙;卢俊瑞;廉景燕;谢志强;卢博为;刘金彪
  • 通讯作者:
    刘金彪
旱后复水条件下磷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形态及氮磷累积的影响
  •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6.03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继月;王世琪;刘金彪;李敏;王智;徐炳成
  • 通讯作者:
    徐炳成
铝合金平板装药对射流干扰的数值模拟
  • DOI:
    10.19323/j.issn.1673-6524.2018.01.0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聂鹏松;刘天生;阮光光;吴鹏;刘金彪
  • 通讯作者:
    刘金彪
BBI阻断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抑制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古俊;刘金彪;霍文哲
  • 通讯作者:
    霍文哲
3MBA类FtsZ蛋白抑制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抗菌作用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cta Physico - 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贺;卢俊瑞;穆江蓓;刘金彪;杨旭云;王美君;张瑞波
  • 通讯作者:
    张瑞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