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脑”范式的老年人口语理解能力衰退神经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90080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Verbal language i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that arises from human social interaction. The ability to comprehend verbal speech declined significantly in elders, yet its neural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Based on a “interactive brains” perspective and “two-brain” paradigm, recent studies uncover an important working property of human brain, that is, during information transfer a receiver’s brain activities are coupled to those of the sender. This inter-brain neural coupling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rtant 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information transfer across brains. In our prior study, we have observed that the speech comprehension difficulty in elders was accompanied with weakened neural coupling responses. In this project, we aim to further implore the 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decline of speech comprehension in elders from the “interactive brains” perspective, using functional MRI and the “two-brain” paradigm. The studies to be conducted include: 1) systematically describing the abnormal neural coupling pattern of elders; 2) identifying 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abnormality of neural coupling and speech comprehension decline in elders; 3) identifying the mechanism of how deficits of neural coupling working on speech comprehension; 4) comparing deficits revealed by the “two-brain” paradigm and those revealed by a “single-brain” paradigm. This project is expected to uncover the 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decline of speech comprehensio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It will als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inciple of aging brain, and provid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ing-relat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口语是人类在互动过程中发展出的交流工具。老年人的口语理解能力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其神经基础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基于“交互脑”视角和“双脑”范式,揭示了大脑的一种重要工作特征,即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出者的大脑产生神经耦合反应。该耦合功能被认为是信息在个体间高效传递的重要机制。申请人初步观察到,老年人的口语理解困难伴随其大脑神经耦合反应的减弱。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运用功能磁共振和“双脑”范式系统探索老年人口语理解功能衰退的神经基础。研究将:1)全面刻画老年人神经耦合反应的异常模式;2)确定老年人神经耦合异常与其口语理解困难的因果关联;3)阐明神经耦合功能缺陷作用于老年人口语理解困难的内在机制;4)分析“双脑”与“单脑”范式下老年人神经缺陷的关联和差异。本项目有望从新的角度揭示老年人口语理解能力衰退的神经基础,加深对于脑老化规律的认识,并为类脑智能和认知老化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启发。

结项摘要

进入老年阶段后,个体口语理解能力发生了明显的衰退。当环境中存在背景噪音(如“鸡尾酒会”情境下)时,老年人口语加工的困难尤其明显。口语理解老化效应的神经基础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对于该问题的探究,当前的脑成像研究集中关注的是口语理解活动中个体内部的脑激活模式或功能连接模式。然而,自然情境下个体的口语理解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讲述者的言语产生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共享同一交流空间。本项目以“双脑”范式为核心研究方法,考察老年人口语能力衰退的神经基础,有以下主要成果: 1. 揭示了脑际神经耦合随个体老化而发生的变化模式,主要表现为, 与年轻组相比,老年组出现耦合强度减弱且消失更早, 且该功能模式的变化独立于脑结构(灰质密度)的变化。此外,在“鸡尾酒会”情境下,年轻组倾听者选择性地与目标讲述者产生神经耦合,但老年组则对目标与非目标讲述者都产生了较弱的神经耦合。2. 揭示了“脑际”神经耦合的变化与老年人口语理解能力衰退存在关联。随着个体老化,口语理解能力下降,同时与讲述者产生神经耦合的能力也下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减弱的神经耦合反应对年龄与口语理解间的相关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3. 揭示了老化相关补偿机制。尽管同质脑区间的神经耦合减弱,老年人作为倾听者其听觉皮层与讲述者的发音皮层的神经耦合效应增强,且该耦合效应与口语理解存在正相关。综上,这些结果表明老年人大脑对他人大脑产生“共鸣”的能力减弱,该功能的消退可能使得老年人不能有效地创建与讲述者相似的认知表征,进而影响了老年人对口语信息的加工和存储。作为补偿机制,老年人可能比年轻人更依赖对语音发音表征的“复原”来完成口语理解。 这些研究成果从新的角度揭示老年人口语理解能力衰退的神经基础,加深了脑老化规律的认识,并为认知老化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启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Two-Brain” Approach Reveals the Active Role of Task-Deactivated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Speech Comprehension
“双脑”方法揭示了任务停用默认模式网络在语音理解中的积极作用
  • DOI:
    10.1093/cercor/bhab52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Cerebral Cortex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刘兰芳;李何慧;任芷婷;周琦;张语轩;卢春明;邱江;陈红;丁国盛
  • 通讯作者:
    丁国盛
语义在人脑中的分布式表征:来自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嘉浩;赵国钰;马英博;丁国盛;刘兰芳
  • 通讯作者:
    刘兰芳
Reduced listener-speaker neural coupling underlies speech understanding difficulty in older adults
听者与说话者神经耦合的减少是老年人言语理解困难的基础
  • DOI:
    10.1007/s00429-021-02271-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刘兰芳;丁晓伟;李何慧;周琦;高定国;卢春明;丁国盛
  • 通讯作者:
    丁国盛
Identifying a supramodal language network in human brain with individual fingerprint
用个体指纹识别人脑中的超模态语言网络
  • DOI:
    10.1016/j.neuroimage.2020.117131
  • 发表时间:
    2020-10-15
  • 期刊:
    NEUROIMAGE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Liu, Lanfang;Yan, Xin;Ding, Guosheng
  • 通讯作者:
    Ding, Guosheng
Brain fingerprints along the language hierarchy.
沿语言层次结构的大脑指纹
  • DOI:
    10.3389/fnhum.2022.98290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 通讯作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江淮丘陵区农业旱灾规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尚明;金菊良;刘兰芳;郦建强
  • 通讯作者:
    郦建强
基于GIS和SPSS的亚热带稻区抗旱能力评价: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兰芳;唐丽亚
  • 通讯作者:
    唐丽亚
亚热带稻区旱灾巨灾风险形成机理及生态减灾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兰芳;肖志成;周松秀;邓美容;陈涛
  • 通讯作者:
    陈涛
南方红壤丘陵区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特征——以湖南省常宁巿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松秀;刘兰芳;王鹏;朱红娟
  • 通讯作者:
    朱红娟
亚热带稻作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时间演变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松秀;蒋晴;刘兰芳
  • 通讯作者:
    刘兰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