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介导疱疹病毒激活潜伏感染EBV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0014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7.病毒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
    徐朋朋; 蔡华; 肖静; 赵怡; 夏淑; 区显途;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Epstein-Barr virus (EBV) infection could cause serious diseases such a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 lymphoma and so on. The reactivation of latent EBV to lytic repl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pathogenesis. 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EBV reactivation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It is clinically evident that many herpesviruses (e.g. HSV) co-infect with EBV, but the effect of this co-infection on EBV reactivation is not clear. We have firstly reported that HSV induced the reactivation of latent EBV by triggering the expression of immediate early gene BZLF1. When it comes to HSV, some research data indicated that HSV infection could induc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 stress). When it comes to EBV, on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emical ER-stress inducer causes the reactivation of latent EBV to lytic replication.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propose a hypothesis that ER stress mediates the latent EBV reactivation induced by herpesvirus co-infection. In this study, we will use herpesvirus co-infection sysytem and the inducers/inhibitors of ER stress to validate this hypothesis. This study will not only find out novel mechanism of latent EBV reactivation but also will be valuable to answer wether ER stress could be serving as a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of EBV associated diseases.
EBV感染可引起鼻咽癌、淋巴瘤等重大疾病,其潜伏周期的激活与其致病机制密切相关,但EBV从潜伏周期进入裂解周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大量数据显示HSV等疱疹病毒可以与EBV共感染,但共感染对EBV潜伏激活的影响还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首次发现,HSV共感染会激活EBV立即早期基因BZLF1的表达,进而激活潜伏感染的EBV(已发表)。对于HSV,一些研究数据提示HSV感染会诱发内质网应激;对于EBV,有研究发现,化学药物诱导内质网应激可以使EBV由潜伏周期进入裂解周期。基于以上背景,我们提出假说:内质网应激介导疱疹病毒激活潜伏感染的EBV。本项目将通过使用疱疹病毒共感染系统及内质网应激的诱导剂和抑制剂等方法,证明这一假说,其意义在于:1)发现疱疹病毒激活潜伏感染EBV的新的分子机制;2)为将内质网应激作为临床干预EBV相关疾病的靶点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EBV感染可引起鼻咽癌、淋巴瘤等重大疾病,其潜伏周期的激活与其致病机制密切相关,但EBV从潜伏周期进入裂解周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前期研究首次发现,HSV共感染会激活EBV立即早期蛋白ZTA的表达,进而激活潜伏感染的EBV。本项目围绕着疱疹病毒激活潜伏感染EBV的分子机制,从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淋巴瘤细胞中,HSV感染通过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通路激活潜伏感染的EBV;2)鼻咽癌细胞中,RTA介导单纯疱疹病毒激活潜伏感染的EBV;3)通过RNA-Seq发现氧化磷酸化潜在参与HSV感染激活潜伏的EBV。本项目回答了一系列疱疹病毒共感染激活潜伏EBV的基本科学问题,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也将疱疹病毒共感染激活EBV的研究扩展到动物模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抗病毒基因HERC5新型环状RNA hsa_circ_0001426的特征分析及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现代医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文霞;潘劲辉;梁雪;林海;梁敏;刘兆宇;周新科
  • 通讯作者:
    周新科
Cell-death-inducing DFFA-like Effector B Contributes to the Assembly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Particles and Interacts with HCV NS5A.
诱导细胞死亡的 DFFA 样效应器 B 有助于丙型肝炎病毒 (HCV) 颗粒的组装并与 HCV NS5A 相互作用
  • DOI:
    10.1038/srep27778
  • 发表时间:
    2016-06-10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Cai H;Yao W;Li L;Li X;Hu L;Mai R;Peng T
  • 通讯作者:
    Peng T
高突足襞蛞蝓提取物多糖特征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医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兆宇;姚文霞;梁雪
  • 通讯作者:
    梁雪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印迹基因GRB10来源的环状RNA hsa_circ_0008334的特征分析及功能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现代医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文霞;董志杰;潘劲辉;林铭珍;蔡华;梁雪
  • 通讯作者:
    梁雪
环状RNA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劲辉;姚文霞;周新科
  • 通讯作者:
    周新科
COPD 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生物学功能分析 及其编码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山东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兆宇;胡腊;曾子成;林海;李明;易高;姚文霞
  • 通讯作者:
    姚文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姚文霞的其他基金

RdRp复合物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环状RNA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27015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RdRp复合物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环状RNA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