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空间相关性与地下综合体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784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10.工程防灾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In present China, seismic analysis method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has not well developed and specific seismic design code for underground complex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This project, starting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induced mechanism of earthquakes on larg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will attempt to reveal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complex in strong earthquakes. Both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ll be conducted. Specifically, the project will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trong seismic data from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eismograph networks will be collected and, in particular, the pairs data of strong motions on ground surface and in borehole as well a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data that deriv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drilling boreholes in Japanese KiK-net network will be mainly adopted. The regular patter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nd motion's coherence function and site depth will be found out and the practical model of ground motion's spatial coherence func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Besides, a synthetic multipoint ground motion's simulation method which takes both time and frequency nonstationarity into consideration will be improved, basing on the evolution spectrum theory and orthogonal HHT method. Beyond that, taking an underground complex project as example, the shaking table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derground complex will be conducted and compared. On this basis, two typical underground complexe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will be respectively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ed. The seismic failure mechanism of those two typical underground complexes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s will be discussed. The anticipated achievements of this project will remedy the deficiency of current codes, provide the urgently needed reference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design theory for complex underground structures.
针对我国尚缺少完善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门的地下综合体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本项目拟从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地震动输入机制入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强震作用下地下综合体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具体为:利用国内外台网的强震记录,重点利用日本KiK-net地表-孔底台网的强震记录和场地资料,探索地震动相干函数随场地深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地震动空间相干函数实用模型;结合演变谱理论和正交化HHT法,建立适用于场地不同深度处的、能考虑时-频非平稳性的多点地震动人工合成方法;以某地下综合体为例,开展地下综合体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并进行数值模拟与拟合研究;选取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典型地下综合体,分别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强震作用下地下综合体结构的破坏机理。本项目预期成果将可以弥补规范的不足,为类似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急需的参考依据,促进复杂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结项摘要

针对我国尚缺少完善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门的地下综合体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本项目从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地震动输入机制入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强震作用下典型地下综合体结构破坏机理研究。具体为:以日本KiK-net台网所筛选并经过预处理的地震动记录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场地条件下地震动随深度变化的相干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相干函数计算值的拟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场地的地震动随场地深度变化的相干函数模型。利用典型强震地震动记录,进行了地震动时域和频域的非平稳性研究;基于演变谱理论和正交化HHT法,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反映地震动时域和频域非平稳性的人工模拟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Davidenkov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开发了基于Davidenkov模型的土体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计算子程序。设计用于土-地下空间结构及上部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的模型结构和模型土体,实施了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土-地下空间结构及上部结构体系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并基于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与拟合研究。基于子结构方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土-地下空间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高效计算系统。选取典型地下综合体结构,分别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强震作用下地下综合体结构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负刚度放大系统与隔震支座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下空间结构减隔震的新型减隔震系统(NSAS),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本项目成果可以弥补规范的不足,为类似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急需的参考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8)
专利数量(3)
Impact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on structures with inerter system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惰性系统结构的影响
  • DOI:
    10.1016/j.jsv.2018.07.008
  • 发表时间:
    2018-10-27
  • 期刊: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Chen, Qingjun;Zhao, Zhipeng;Pan, Chao
  • 通讯作者:
    Pan, Chao
基于子结构法的土-地下空间结构体系地震反应高效计算系统研究
  • DOI:
    10.15959/j.cnki.0254-0053.2019.04.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力学季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沿朝;陈清军
  • 通讯作者:
    陈清军
Effect of vertical ground motions and overburden depth o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larg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垂直地震动和覆盖层深度对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DOI:
    10.1016/j.engstruct.2019.110073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影响因子:
    5.5
  • 作者:
    Li Wenting;Chen Qingjun
  • 通讯作者:
    Chen Qingjun
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综合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DOI:
    10.15959/j.cnki.0254-0053.2018.03.01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力学季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安迪;陈清军
  • 通讯作者:
    陈清军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典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探讨
  • DOI:
    10.15959/j.cnki.0254-0053.2018.01.01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力学季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志明;陈清军
  • 通讯作者:
    陈清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HHT法的地震地面运动局部谱密度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灿阳;陈清军
  • 通讯作者:
    陈清军
基于正交化HHT法的特殊长周期地震动能量分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力学季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清军;李英成;胡灿阳;CHEN Qing-jun1,LI Ying-cheng1,HU Can-yang1,2(1.Sta;2.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 通讯作者:
    2.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地震动非平稳性对深覆盖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英成;陈清军;Li Yingcheng Chen Qingju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 通讯作者:
    Li Yingcheng Chen Qingju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基于汶川8.0级强震记录的近场地震动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灾害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英成;陈清军;Li Yingcheng;Chen Qingjun (State Key Laborator
  • 通讯作者:
    Chen Qingjun (State Key Laborator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subjected to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超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特性
  • DOI:
    10.1007/s11771-013-1621-9
  • 发表时间:
    2013-05
  • 期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陈清军;袁伟泽;李英成
  • 通讯作者:
    李英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清军的其他基金

厚冲击层场地长周期地震动特性与超高层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097819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地震波传播的加速度型边界积分方程及其数值研究
  • 批准号:
    49804002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