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黑碳贮量的空间异质性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7051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7.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Black carbon in forest soils is mainly composed of charcoal which is an inorganic carbon compound when plant organisms are combusted imcompletely. The high inert characteristics make black carbon a key component of the earth's slow carbon pools. Black carbon is an important carbon sink as well and probably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lost carbon sinks in global carbon budget. Recently,black carbon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 becoming a critical area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The black carbon has important and profund implications for both the carbon cycle and carbon budget. However,documents on black carbon stocks in soils, especially in forest soils are still limited, which affects the estimate of black carbon stocks at regional scales. This proposal will use the combined methods of field inventory,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tial statistics, and choose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as study area to estimate black carbon stocks in forest soil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orest fire regimes (number of burned times, fire severity) on black carbon stocks, an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carbon stocks under various topography and forest type conditions.This resaerch extends the contents of fire ecology, provides a sound approach for looking for the lost carbon sinks and gives relible data support to the carbon budget for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having great practical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s.
森林土壤中的黑碳(Black Carbon)主要指木炭(Charcoal),是植物有机体经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无定形的非有机碳化合物。由于其高度的惰性特点,成为地球缓慢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黑碳也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可能是全球碳收支中丢失碳汇的重要组成之一,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黑碳在碳循环和碳预算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研究意义。然而,土壤特别是森林土壤中黑碳贮量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影响了区域尺度上黑碳贮量的估算。本项目将采取野外调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我国大兴安岭开展森林土壤黑碳贮量研究;探讨林火干扰状况(过火次数、林火烈度)对黑碳贮量的影响;分析黑碳贮量在不同地形和林型下的空间分布特征。项目丰富了火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为寻找丢失的碳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碳预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结项摘要

由于黑碳高度的惰性特点,成为地球缓慢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黑碳也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可能是全球碳收支中丢失碳汇的重要组成之一, 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黑碳在碳循环和碳预算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研究意义。森林土壤中的黑碳分布受多种因素(林火烈度、距上次火烧时间、坡向、坡位、林型等)的影响,而在时空上表现出异质性的特征,我们假设(1)中度火烧强度下,森林土壤黑碳的储量较高;(2)距离上次火烧时间越长,土壤黑碳储量越低。为了验证假设,我们选取图强林业局1987年火烧迹地(验证第一个假设)和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0和2016年火烧迹地(验证第二个假设)在不同的坡度(阴坡、阳坡和平地)和坡位(上、中、下和坡脚)分层(0-5cm、5-10cm、10-20cm和20-30cm)采集土壤样品,在图强林业局共采集土壤样品474个,呼中自然保护区659个,采用CTO-375热氧化法进行土壤黑碳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 中度火烧迹地土壤黑碳含量显著高于重度和轻度火烧迹地(p<0.05);研究结果支持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假设;.2. 表面上看,土壤黑碳储量并未随距上次火烧时间而减少,2000、2010和2016年黑碳储量分别为:43.51、107.65和32.03g/m2,没有支持我们的第二个假设。但是,由于各火烧迹地状况的差异,也不能完全拒绝这个假设成立的可能性。2016年的林火由于扑救及时,火烧迹地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大量的黑碳;2000和2010年的火烧迹地面积较大,基本上是在自然降水后熄灭的,林火烈度等级相当,比较2000和2010年土壤黑碳储量的结果,似乎还支持我们提出的假设。因此,为了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的合理性,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3.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黑碳的储量在0.12-0.59kg/m2之间,平均为 0.26±0.02 kg/m2。中等烈度林火干扰下,土壤黑碳储量最高,与其它烈度有显著差异(p<0.05);阴坡和平地土壤黑碳储量高于阳坡,各坡向间无显著差异(p>0.05);坡脚的土壤黑碳储量高于其它坡位,各坡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我们测定的森林土壤黑碳储量数据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为准确估算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碳汇、森林碳预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可为我国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利用增强回归树分析中国野火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5.019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焦琳琳;常禹;申丹;胡远满;李春林;马俊
  • 通讯作者:
    马俊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an number of forest fires and mean forest area burned (1987-2007) in China
中国平均森林火灾次数和平均森林烧毁面积特征(1987—2007年)的环境控制
  • DOI:
    10.1016/j.foreco.2015.07.012
  • 发表时间:
    2015-11-15
  • 期刊: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ang, Yu;Zhu, Zhiliang;Hu, Yuanman
  • 通讯作者:
    Hu, Yuanman
林火碳排放研究概况及展望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5.027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禹;黄文韬;胡远满;李月辉;布仁仓;刘永耀
  • 通讯作者:
    刘永耀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forest burn sever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中国黑龙江省森林烧毁严重程度的空间变异
  • DOI:
    10.1007/s11069-015-2116-9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Natural Hazards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ang Y.;Zhu Z.;Feng Y.;Li Y.;Bu R.;Hu Y.
  • 通讯作者:
    Hu Y.
Effects of Fire Severity and Topography on Soil Black Carbon Accumulation in Boreal Forest of Northeast China
东北寒带林火灾严重程度和地形对土壤黑碳积累的影响
  • DOI:
    10.3390/f9070408
  • 发表时间:
    2018-07-01
  • 期刊:
    FORES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Huang, Wentao;Hu, Yuanman;Shi, Sixue
  • 通讯作者:
    Shi, Sixu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呼中林区不同森林采伐方式对林火的长期影响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宏伟;胡远满;常禹;布仁仓;李月辉;刘淼
  • 通讯作者:
    刘淼
基于辅助变量的森林半腐层厚度空间插值精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志华;陈宏伟;常禹;贺红士
  • 通讯作者:
    贺红士
FARSITE火行为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志伟;贺红士;胡远满;常禹;梁宇
  • 通讯作者:
    梁宇
城市景观三维扩展及其大气环境效应综述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5.007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宫继萍;胡远满;刘淼;常禹;布仁仓;熊在平;李春林
  • 通讯作者:
    李春林
大兴安岭白桦-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林下植被群落恢复过程的动态分析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5.004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风林;布仁仓;常禹;胡远满;马俊;聂志文
  • 通讯作者:
    聂志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常禹的其他基金

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林火情势时空格局与干旱过程的关系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林火情势时空格局与干旱过程的关系
  • 批准号:
    3227166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林火干扰下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碳库转换过程及其动态变化机制
  • 批准号:
    3197148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林火烈度定量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形成机制
  • 批准号:
    3107042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森林景观可持续管理中的空间干扰和管理过程调控
  • 批准号:
    30670363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兴安岭森林景观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响应
  • 批准号:
    30370266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及其动态变化
  • 批准号:
    30000025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