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能量吸收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0527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901.等离子体基本过程与特性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plasma Rocket (VASIMR) adopts the Helicon plasma source to ionize gas, the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 unit (ICRH) to increase ion energy, and the magnetic nozzle to translate ion motion direction from azimuthal to axial and consequently generates thrus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thrust, high specific impulse, large thrust density, high power density, thus a great potential in future space explor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issue for the high-speed single-pass ICRH mechanism in VASIMR is still incomplete. Besides, the influence on energy deposition of designing parameters such as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antenna geometry, gas type, RF frequency and plasma flow velocity are still not clear enough. This project mainly focuses on the power absorption mechanism in the high-speed single-pass ICRH through theoretical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a hybrid plasma model including both fluid model and particle trajectory simulation which describes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lectrons and ions respectively is to be established and solved by full-coupled method. The influence regulation to the power absorption efficiency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like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antenna geometry, gas type, RF frequency and plasma flow velocity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the numerical code, which then guide the designing of a prototype with low power; Then th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will be established, the test of ignition and steady-state working will be conducted; Finally, plasma will be measured through optical diagnosing method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具有大推力、高比冲、大推力密度、高功率密度等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空间电推力器。但是目前对其中所涉及的高速等离子体单程ICRH机理这一核心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磁场位形、天线形式、气体种类、RF频率、等离子体流速等实际设计参数对于能量沉积的影响机制还不够清晰。本项目拟采用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手段,结合实验研究,探讨高速流动的离子在单次通过ICRH天线时所发生的能量吸收过程。建立包含分别描述电磁场、电子、离子的多物理场混合等离子体模型,该模型对电子采用流体方法描述,对离子采用粒子追踪方法描述,并对模型进行全耦合的数值仿真求解,通过仿真平台研究不同实际设计参数对于能量沉积的影响机制与规律,进而指导、设计出缩比模型验证样机;最后,建立缩比样机的实验装置,完成测试、点火以及稳定工作的调试,通过光学诊断实验技术对等离子体进行精确测量并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

结项摘要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具有大推力、高比冲、大推力密度、高功率密度等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空间电推力器。但目前对其中所涉及的高速等离子体单程ICRH机理这一核心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项目围绕建模仿真、实验集成以及参数测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单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能量吸收机理,获得了诸多前人未曾报道的研究结论,主要工作或结论包括:.①.建立了耦合求解螺旋波放电与离子回旋共振的多物理场二维数值模型,模型高度自恰且对冷等离子体和热等离子体进行了分别考虑,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捕捉经典理论下的冷等离子体能量吸收线;考虑了离子温度和速度的热等离子体ICRH能量吸收符合扩展多普勒共振关系式,等离子体能量吸收的区域沿着经典吸收线向两侧扩展为面状吸收;在电子加热、冷离子加热、热离子加热三种机制中,由于扩展多普勒共振关系的存在,最后一种占据主导作用;等离子体的流速对ICRH天线的能量吸收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提示在设计实验装置时,应该在等离子体进入ICRH级之前进行初步加速。.②.对产生复杂构型磁场所需的线圈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和仿真,测试表明强磁系统参数精准且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研究了Helicon天线和ICRH天线阻抗特性,设计了改良的阻抗匹配网络并进行仿真,得到效果良好的阻抗匹配方案;完成推力器装置整体搭建,结果表明两种波加热天线工作正常,其阻抗匹配网络效果良好,Helicon天线射频传输系统反射率控制在1%以内,ICRH天线反射率控制在20%以内,实现了最大功率3kW的VASIMR装置成功点火与运行。.③.基于所建立的VASIMR装置开展等离子体束流引出和测试工作,获取了数密度不低于7.26e16/m3的优质等离子体束流;推导了影响等离子体分离的磁约束判据的计算式,通过调节线圈所通的电流大小来实现不同强度和梯度的磁场构形开展测量实验,确定了磁约束判据的具体临界值Q因子等关键参数,这些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公开报道中尚属首次,对于未来指导完善VASIMR工程化过程中关键的等离子体分离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2)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40-mN Hall Thruster Using Laser-Induced Flourescence With Comprehensive Error Analysis
使用激光诱导荧光和综合误差分析对 40 mN 霍尔推进器进行性能评估
  • DOI:
    10.1109/tps.2019.2937456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Yang Xiong;Hang Guanrong;Cheng Mousen;Wang Moge;Liang Wei
  • 通讯作者:
    Liang Wei
The far-field plasma characterization in a 600W Hall thruster plum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通过激光诱导荧光表征 600W 霍尔推进器羽流中的远场等离子体
  • DOI:
    10.1088/2058-6272/ab648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Duan Xingyue;Yang Xiong;Cheng Mousen;Guo Ning;Li Xiaokang;Wang Moge;Guo Dawei
  • 通讯作者:
    Guo Dawei
Measurements of channel erosion of Hall thrusters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激光诱导荧光测量霍尔推进器通道侵蚀
  • DOI:
    10.1063/5.0020074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Xingyue Duan;Dawei Guo;Mousen Cheng;Xiong Yang;Ning Guo
  • 通讯作者:
    Ning 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Tableau的高速列车晚点综合可视化
  • DOI:
    10.19549/j.issn.1001-683x.2021.01.00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铁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文超;杨雄;田锐;李力
  • 通讯作者:
    李力
铁基超导体FeSe_(0.5)Te_(0.5)表面隧道谱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增义;方德龙;王震宇;杜冠;杨雄;杨欢;顾根大;闻海虎
  • 通讯作者:
    闻海虎
低基质浓度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晓雪;彭永臻;徐竹兵;杨雄
  • 通讯作者:
    杨雄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典型施工阶段地震损伤分析
  • DOI:
    10.13465/j.cnki.jvs.2020.22.0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岩;张奋杰;韩建平;李军;秦洪果;杨雄
  • 通讯作者:
    杨雄
Fe-Al改性硅藻土的制备及其对土壤Cd污染固定化效果
  • DOI:
    10.13227/j.hjkx.20171203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雨中;朱健;肖媛媛;谭蓉;王平;陈润华;徐海音;杨雄
  • 通讯作者:
    杨雄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