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长足虻亚科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232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Sympycninae flies can prey on mealworms, psyllids and scale bugs, and act as important predative natural enemy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cosystems. Due to its systematic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many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focus on the taxonomy and ecology of Sympycninae. But by far, the ongoing study of the subfamily are regional work. Comparing with other faunae, no detailed revision work on this subfamil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Oriental region, and also a great number of species are still undetermined and undescribed in this region. It's need to summary these general characters and analysi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tyle for genera distributed worldwide.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era lacks of support from biogeographical data. . So based on the mentioned above, this research tends to study the systematics and biogeography of Sympycninae from China and surrounding area in order to reveal genera and specie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data, using methods of comparative morphology and cladistics, combined with biogeograph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enera will be clarified. The present project is very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ylogeny of this subfamily and also for the ut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its diversity.
合长足虻亚科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它们取食同翅目粉虱、木虱和介壳虫类等,对害虫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是有用的天敌昆虫资源。但是截至目前,该亚科目前开展的研究均为区域性工作,相对于其他动物地理区系而言,东洋区尚有大量的种类有待发现和描述,该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至今缺少动物地理数据的支持,此外,多个广布属的属征及动物地理分布格局需要总结和分析。因此亟需展开合长足虻亚科的种类修订、属间系统发育分析和地理分布工作,实现对该亚科全面、准确的认识,为本类群世界性系统修订工作提供重要资料。. 本项目拟对我国合长足虻亚科昆虫的分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其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结合形态学数据和分子数据,并运用比较形态学和支序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各属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该亚科各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该类群多样性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合长足虻亚科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它们取食同翅目粉虱、木虱和介壳虫类等,对害虫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是有用的天敌昆虫资源。但是截至项目之前,该亚科目前开展的研究均为区域性工作,相对于其他动物地理区系而言,东洋区尚有大量的种类有待发现和描述,该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至今缺少动物地理数据的支持,此外,多个广布属的属征及动物地理分布格局需要总结和分析。因此亟需展开合长足虻亚科的种类修订、属间系统发育分析和地理分布工作,实现对该亚科全面、准确的认识,为本类群世界性系统修订工作提供重要资料。.本项目对我国合长足虻亚科昆虫的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其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结合形态学数据和分子数据,并运用比较形态学和支序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各属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该亚科各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该类群多样性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查清中国及周边地区合长足虻亚科的种质资源;完成该区域合长足虻亚科各属的系统修订的系列研究论文,各属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修订和完善其分类系统;获得较为客观、清晰的合长足虻亚科系统发育框架。分析了黄长足虻从中国西藏到塔吉克斯坦的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黄长足虻、脉长足虻等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取得成果如下:完成了黄长足虻、脉长足虻和隐脉长足虻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并将分子数据上传至公共数据库Genbank中,实现数据分享。投出文章12篇,目前发表文章11篇,其中6篇为SCI源文章;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1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三角长足虻属分种检索表并记一新种(双翅目:长足虻科)(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Entomotaxonomi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若思;王孟卿;唐楚飞;杨定
  • 通讯作者:
    杨定
Functional Responses of Picromerus lewisi Scott (Hemiptera: Pentatomidae) Attacking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Lepidoptera: Noctuidae).
  •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18.06.004
  • 发表时间:
    2018-12-01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ng Yiting;Guo Yi;Wang Mengqing
  • 通讯作者:
    Wang Mengqing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entatoma semiannulata (Hemiptera: Pentatomidae).
半环蝽(Pentatoma semiannulata)完整线粒体基因组的表征(半翅目:蝽科)
  • DOI:
    10.1080/23802359.2021.1875912
  • 发表时间:
    2021-03-11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Resour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J;Ji Y;Li H;Song F;Zhang L;Wang M
  • 通讯作者:
    Wang M
Review of the genus Neurigona (Diptera: Dolichopodidae) from Thailand with three new species
泰国 Neurigona 属(双翅目:Dolichopodidae)的三个新种回顾
  • DOI:
    10.1080/00305316.2019.1568924
  • 发表时间:
    2020-01-02
  • 期刊:
    ORIENTAL INSECTS
  • 影响因子:
    0.5
  • 作者:
    Wang, Meng-Qing;Yang, Ding;Zhang, Li-Sheng
  • 通讯作者:
    Zhang, Li-Sheng
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 DOI:
    10.16688/j.zwbh.201924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植物保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艺婷;郭义;潘明真;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王孟卿
  • 通讯作者:
    王孟卿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近十年全球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的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洪志;高飞;刘梦姚;王曼姿;韩艳华;孔琳;陈红印;刘晨曦;王孟卿;张礼生
  • 通讯作者:
    张礼生
Species of Chrysotus Meigen from Palaearctic China (Diptera: Dolichopodidae)
中国古北区 Chrysotus Meigen 种(双翅目:长足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Entomologica Fen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孟卿
  • 通讯作者:
    王孟卿
双翅目昆虫的婚飞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知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孟卿;陈红印;杨定
  • 通讯作者:
    杨定
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张莹;陈长风;王树英;李玉艳;张洁;王伟
  • 通讯作者:
    王伟
寄生蜂的滞育效应、滞育关联蛋白及滞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刘晨曦;张莹
  • 通讯作者:
    张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孟卿的其他基金

基于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南地区的东亚长足虻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变化梯度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5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中国异长足虻亚科的系统分类研究
  • 批准号:
    3080010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