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家系、表观遗传及神经影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109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11.生理与医学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raumatic exposure may trigger PTSD, But only part of the survivals suffer from PTSD. A number of evidence has confirmed that PTSD is concerned with heredity, but the mechanism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Based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TSD symptoms chang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large sample of adolescent survivals, this project will perform a family history survey to explore the hereditary regularity of PTSD and related disorders. According to the longitudinal study, we will sample from the group of chronic dysfunction, delayed dysfunction, recovery and high resistance and collect their blood specimen to extract DNA and analyze the level of DN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then examin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TSD symptoms and resilience,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change of PTSD symptoms. With the resilient family group as control, explore the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PTSD adolescent and their first-degree relatives(FDRs) from PTSD families by use of MRI / fMRI, focus o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ippocampus, amygdala, prefrontal cortex and accumbens and related regions. Combined with epigenetic research, analyse the brai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TSD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epigenetic, explore the possibe endophenotype of PTSD in terms of the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s study has unique an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hich will help to reveal the psycho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PTSD.
创伤暴露可能导致PTSD,但只有部分个体出现PTSD;众多证据肯定PTSD与遗传有关,但其传递机制不明确。本项目在已对青少年PTSD大样本的症状的变化转归和影响因素长期追踪的基础上,进行家系调查,考察PTSD及相关障碍的家系传递规律;根据前期追踪结果,选取"长期功能紊乱组"、"症状逐渐恶化组"、"逐渐修复组"、"高抗逆组",取血样提取DNA,分析DNA甲基化水平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PTSD症状及创伤修复的关系,探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对PTSD变化转归的影响;对PTSD家系青少年与其一级亲属做MRI/fMRI研究,取高抗逆家系为对照,重点检查比对海马、杏仁核、前额皮层和伏隔核等脑区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表观遗传研究,分析PTSD的脑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与表观遗传特征的关联,探究PTSD在脑结构和功能方面可能的"内表型"。本研究对于揭示PTSD的心理病理机制,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基于大样本追踪调查,系统探讨了PTSD及相关症状的变化转归规律及其心理社会层面影响因素(包括创伤暴露程度、继发负性事件、应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资源、家庭教养风格、积极心理特质等),追踪考察了父母创伤后心理适应对青少年创伤后心理适应的预测效应。家系研究部分,通过临床访谈和诊断,获得了72个创伤相关障碍(PTSD、焦虑、抑郁)聚集家系,考察了这些障碍的家系传递规律。遗传研究部分,我们也通过对青少年的前期筛查与访谈诊断,获得了230例创伤后相关障碍的病例组和280例的对照组,获取了包含其部分一代血亲的口腔黏膜细胞样本850余例,完成了DNA的提取与扩增,进行了52个相关基因位点的分型分析,完成了注意偏向和人格特质等内表型研究,探讨了环境、遗传、内表型及其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伤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家系聚集性,分析了HPA轴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巴胺系统基因等候选基因与创伤后心理障碍的关系,并探讨了基因、行为与环境对心理病理变化转归的交互作用,以及作为内表型的注意偏向和人格特质在基因型与表现型(临床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完成了部分典型被试脑功能数据的采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SSCI, 5年IF 8.85)、Psychological Medicine(SSCI, 5年IF 6.34)、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SSCI, 5年IF 5.82)、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SSCI, 5年IF 3.30)、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SSCI, 5年IF 2.77)、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有大量家系与基因数据及脑功能数据仍在整理分析中,预期将有系列更高影响的研究报告发表。后续计划在2018年汶川地震10周年时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青少年再进行回访,并收集典型被试的脑功能数据,结合已有的基因数据与心理社会层面资料,探讨基因-脑-环境的交互在创伤相关障碍与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9)
专利数量(0)
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焦虑与拖延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世键;彭婷;杨彦川;叶婷婷
  • 通讯作者:
    叶婷婷
心理弹性、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钢化效应和敏化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11
  • 期刊:
    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烨;龙可;唐凯晴;王鹤
  • 通讯作者:
    王鹤
Latent growth curves and predictor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 earthquake survivors
中国青少年地震幸存者的潜在生长曲线和抑郁症状预测因素
  • DOI:
    10.1016/j.paid.2016.02.009
  • 发表时间:
    2016-10-01
  • 期刊: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Zhou, Ya;Han, Qingguo;Fan, Fang
  • 通讯作者:
    Fan, Fang
Sleep disturbancepredicts PTSD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 cohort study of Chinese adolescents
睡眠障碍可预测 PTSD 和抑郁症状: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的队列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Fang Fan;Ya Zhou;Xianchen Liu
  • 通讯作者:
    Xianchen Liu
Sleep Problems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A Cohort Study
2008 年中国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幸存者的睡眠问题:一项队列研究
  • DOI:
    10.4088/jcp.12m07872
  • 发表时间:
    2013-01-01
  • 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Geng, Fulei;Fan, Fang;Liu, Xianchen
  • 通讯作者:
    Liu, Xianc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强;范方;杨文翰;刘步云
  • 通讯作者:
    刘步云
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
  • 通讯作者:
    范方
NR3C1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障碍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心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雅;范方;彭婷;李媛媛;龙可;周洁莹;梁颖欣
  • 通讯作者:
    梁颖欣
汶川地震后18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睡眠问题共患PTSD、抑郁、焦虑状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耿富磊;范方;张岚
  • 通讯作者:
    张岚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山;曹枫林;苏林雁;王玉凤;高雪屏;肖汉仕;范方
  • 通讯作者:
    范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范方的其他基金

睡眠惯性的异质性及心理生理机制
  • 批准号:
    3227113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睡眠惯性的异质性及心理生理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倒班所致睡眠问题的变化转归及其机制
  • 批准号:
    31871129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倒班相关睡眠障碍与倒班耐受性及其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机制的前瞻性研究
  • 批准号:
    31671165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儿童心理弹性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机制及促进心理弹性发展的追踪研究
  • 批准号:
    3107092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儿童心理弹性的生物学、社会心理因素及促进心理弹性发展的队列研究
  • 批准号:
    3095002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