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豆新成分猫豆胍的体内分布及中枢抑制作用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60511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512.药物毒理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tizotobium cochinchinensis is a characteristic medicinal resource and industrial crop in Guangxi, which can be used as raw medicinal material to extract levodopa. For a long time, it i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he component which leads to coma in the seed of Stizotobium cochinchinensis is a poisonous glycoside. However, to dat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is glycoside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leading to a speculative treatment of the food poisoning of the seed. Mucunaguanide is a new component that we extracted from the seed of Stizotobium cochinchinensis, with central inhibition effect, which indicates it is the most possible component resulting in coma. This project is a continuous in-depth study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30760309). It aims to reveal the vivo distribution and central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mucunaguanide by nerve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 in vivo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te researches, GABA receptor binding activity experiments, microdialysis and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Ach, DA, NA,5-HT, GABA , Gly, Glu, Asp, and related metabolites DOPAC and 5-HIAA in animal brains. Base on these results, we reveal the true cause of food poisoning of the seed of Stizotobium cochinchinensi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for treatment of the food poisoning of the seed. This project, with distinct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will open a new research field for Stizotobium cochinchinensis.
猫豆是广西特色药用资源和经济作物,是提取左旋多巴的原料药材。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猫豆中的猫豆毒苷是猫豆中毒引起昏迷的成分。然而,至今猫豆毒苷的化学结构国内外均未见报道。这导致猫豆食物中毒的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推测性。猫豆胍是本课题组首次从猫豆中分离获得的新成分。其中枢抑制作用表明该物质极可能是猫豆中毒引起昏迷的成分。本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60309)的连续深入研究。拟通过神经电生理研究;体内分布及代谢产物研究;GABA受体结合活性实验;微透析结合HPLC法测定动物脑内Ach、DA、NA、5-HT、GABA、Gly、Glu、Asp和相关代谢产物DOPAC及5-HIAA含量,从而阐明猫豆胍的体内分布情况及其中枢抑制作用机理。为解释猫豆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猫豆食物中毒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研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可为猫豆的研究打开新的空间。

结项摘要

猫豆是广西特色药用资源和经济作物,是提取左旋多巴的原料药材。猫豆胍是本课题组首次从猫豆中分离获得的新成分。其中枢抑制作用表明该物质极可能是猫豆中毒引起昏迷的成分。本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60309)的连续深入研究。我们通过HPLC法测定动物体内血药浓度,建立了一条准确、可行的测定方法学,获得了猫豆胍基本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体内分布研究,阐明猫豆胍的体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猫豆胍的生物利用度和脑内分布极低是其药效较弱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了分离提取的方法,提取分离获得了猫豆胍纯品17.5 g,纯度大于95%。通过4步简洁高效的化学反应全合成猫豆胍。基于猫豆胍的结构,设计并合成了16个猫豆胍的衍生物,结构均经1H NMR 和MS 确证。研究了天然产物迷迭香酸对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迷迭香酸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阐明了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血管增生细胞因子以及阻断NF-κB p65通路相关。该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可能成为具有开发潜力的肝癌治疗药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迷迭香酸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过抑制H22荷瘤小鼠肝癌的炎症及血管增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胡超;巫玲玲;许立拔;蒋伟哲
  • 通讯作者:
    蒋伟哲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猫豆中猫豆胍制备方法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赖术;蒋伟哲;黄兴振;黄增琼;许小林
  • 通讯作者:
    许小林
猫豆胍的质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增琼;巫世红;黄敏;蒋伟哲;黄兴振
  • 通讯作者:
    黄兴振
HPLC法测定盐酸左旋多巴正丁酯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药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伟哲
  • 通讯作者:
    蒋伟哲
猫豆胍镇静催眠和抗震颤麻痹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巫世红;蒋伟哲;黄兴振;黄敏;韦永冠;黄增琼
  • 通讯作者:
    黄增琼
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猫豆中的猫豆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药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伟哲;黄兴振;巫世红;黄增琼;陆璐
  • 通讯作者:
    陆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蒋伟哲的其他基金

猫豆中两个未知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镇静催眠和抗震颤麻痹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760309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