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典型点源、面源镉污染区镉的同位素特征及其来源示踪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301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01.同位素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Cadmium (Cd) isotopes have been recently developed as a new proxy to trace Cd released by nature and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But this application requires clear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d isotope variations from primary sources to the final products.This project selected the typical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reas of Cd in Guizhou Province as our study areas to investigate the systematic patterns of Cd and Pb isotope composition. Cadm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various geological endmembers will be determined with a high precision Cd isotope double spike (111Cd+113Cd) technique on a high resolution MC-ICP-MS, and Lead will be measured using Tl as elemental doping. Sequentially chemical extraction will be used to reveal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d isotope in samples from soils and their profiles based on Cd association or speci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d and Pb isotope variations in typical point source pollution areas of Cd, combined with the systematic patterns of Cd and Pb isotope composition in the typic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reas, the mixing model of Cd isotopes, both Cd and Pb will be set up for identifying the primary source of Cd, and the probable transported pathway and the contributions from different endmembers. These results will enrich the theory of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cadmium, exte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o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oxic heavy metals.
镉同位素已发展成为指示自然源与人为源镉的有效指标,其应用前必须厘定初始地质端元与迁移过程中镉同位素的组成变化。本项目以贵州省典型点源、面源镉污染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MC-ICP-MS、高精度镉同位素双稀释剂技术分析,调查典型点源、面源镉污染区内各个地质或环境端元中镉、铅同位素变化的特征;利用化学连续提取技术,查明镉污染区土壤及其剖面中Cd同位素组成变化的控制因素,并以点源镉污染区Cd、Pb同位素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面源镉污染区Cd、Pb同位素的变化,构建Cd同位素、Cd和Pb二元同位素的混合模型,系统解析面源镉污染区Cd的来源、可能的地球化学传输途径及其端元的贡献份额。该研究将丰富镉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拓展其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有毒重金属的防污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镉同位素已发展成为指示自然源与人为源镉的有效指标,但其应用时必须厘定初始地质或环境端元与迁移过程中镉同位素的组成变化,这种属性限制了镉同位素示踪体系的广泛应用。本项目以贵州省典型点源、面源镉污染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膜去溶干法进样系统,建立了更具通用性的高灵敏度高精度镉同位素双稀释剂分析方法(≤0.07‰,2SD),分析了国内外地质标样的Cd同位素组成,公布了国内外41个标样的δ114/110Cd值和给出了8个常用标样的推荐值。基于建立的分析方法,系统地进行了贵州典型Cd污染点源赫章铅锌冶炼矿区和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区的Cd、Pb同位素研究,矿业冶炼残渣与冶炼飞灰和产物之间的Cd同位素分馏趋势与文献报道的趋势相同,但前者土壤δ114/110Cd值变化范围为-0.163~-0.412‰,后者仅为-0.042‰和-0.030‰,两地土壤δ114/110Cd存在明显差异。结合Pb同位素,结果表明两地均存在除了矿业活动污染源之外的源,即要么是背景的风化岩石或土壤,要么是两者混合的飘尘或扬尘。对面源如铜仁万山、六盘水盘县以及开阳、织金等地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土壤Cd含量的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与出露的地层分布相吻合,苔藓Cd含量亦体现出相同的趋势,但两者间的δ114/110Cd值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的δ114/110Cd值偏轻,而苔藓的普遍略微偏重(整体变化范围为-0.478‰~0.197‰)。在以点源为中心的辐射采样研究中,发现人为活动如冶炼等产生的Cd污染传输距离有限,Pb同位素也体现出相似的规律。苔藓δ114/110Cd与原地土壤和降尘间呈现系统性的∆114/110Cd值,表明苔藓似乎不能有效示踪大气干湿沉降物中的Cd、Pb来源。点源和面源Cd和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单独应用Cd同位素来示踪其来源的能力有限,结合Pb同位素时才能更为有效。上述认识为系统解析面源镉污染区Cd的来源、可能的地球化学传输途径及其端元贡献份额的估算奠定了基础,丰富了镉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理论认识,提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应用Cd同位素示踪其来源时应当慎之又慎。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6)
专利数量(0)
High-Sensitivity Measurement of Cr Isotopes by Double Spike MCICP- MS at the 10 ng Level
通过双尖峰 MCICP-MS 在 10 纳克水平上高灵敏度测量铬同位素
  • DOI:
    10.1021/acs.analchem.9b047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Guangliang Wu;Jian-Ming Zhu;Xiangli Wang;Thomas M. Johnson;Guilin Han
  • 通讯作者:
    Guilin Han
High-sensitivity determination of Cd isotopes in low-Cd geological samples by double spike MC-ICP-MS
双尖峰 MC-ICP-MS 高灵敏度测定低镉地质样品中的镉同位素
  • DOI:
    10.1039/c9ja00397e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Decan Tan;Jian-Ming Zhu;Xiangli Wang;Guilin Han;Zhuo Lu;Wenpo Xu
  • 通讯作者:
    Wenpo X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群密度的改进果蝇优化算法及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 DOI:
    10.15961/j.jsuese.20160067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工程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友卫;朱建明;凤丽洲
  • 通讯作者:
    凤丽洲
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学报,42(5):835-843,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
  • 通讯作者:
    李社红
Multi-stage multi-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bility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reserve system
应急资源储备系统能力的多阶段多目标评价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un Liu;朱建明;Jun Huang
  • 通讯作者:
    Jun Huang
量子加密货币研究进展概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恒越;武霞;朱建明
  • 通讯作者:
    朱建明
一种可信的网上银行认证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楠;朱建明
  • 通讯作者:
    朱建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建明的其他基金

大陆上地壳硒同位素的平均组成
  • 批准号:
    4237301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岩性风化剖面中铬同位素变化的比较研究
  • 批准号:
    4147302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