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壳分层Q值成像-基于面波振幅层析成像方法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7404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4.地震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面波振幅层析成像方法有别于以往直接利用面波波形数据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利用地震观测报告中的Ms振幅数据,该数据以前仅仅用来计算面波震级,而且数据量巨大,充分利用后可以获得高分辨的成像结果,本研究将对该方法进一步发展,将对不同周期的面波振幅数据分别进行成像,并将其应用在青藏高原地区。同时面波的传播路径长,可以利用大量青藏高原周围的台站数据,以弥补高原内部台站的不足。. 目前地震学,地磁学的研究都认为在青藏高原中部的上地幔可能存在部分熔融,但对中上地壳的研究较少。本项目将焦点集中在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研究对温度和流体更敏感的参数-Q值的层析成像,利用不同周期的面波振幅,可以获得不同深度层的地震波衰减特征,这对探讨中下地壳是否存在管道流(channel flow)以及青藏高原物质东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本研究为了利用中国地震年报中大量的面波Ms振幅和周期数据,提取其中的面波衰减信息,发展了面波振幅层析成像方法。同时收集整理了近百万的面波振幅数据,将中国及周边的数据分成不同周期的数据组,5~10秒的数据共由113个台站记录到的 7709个地震的面波数据65528条;10~15秒的数据共由114个台站记录到的 8954个地震的面波数据131445条;15~20秒的数据共由112个台站记录到的 5067个地震的面波数据56928条。利用这些丰富的数据,反演获得三个周期段的面波Q值横向变化图像,这些结果主要有:1、三组周期段的Q值横向变化图像比较相似,这意味着在上地壳(大约20km以上部分)在垂向的Q值结构基本相同,但横向变化则比较强烈,在青藏高原北部、川西藏东和东构造结地区、南北地震带、华北盆地和渤海湾、秦岭大别地区、以及台湾地区,均呈现低Q值异常,而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区、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蒙古和东北地区,则呈现高Q值异常。2、对比Lg波的Q值横向变化(Zhao et al., 2013),发现在高原北部和川西藏东地区Lg波和面波都具有强烈的低Q值异常,这说明该地区的整个地壳从上到下都具有低Q值,都处于高温/含水/韧性变形状态,因此推测青藏高原的地壳流不仅仅是发生在下地壳,而是发生在整个地壳。同时这也是青藏高原发生南北缩短而接近整体隆升形成大范围的高原平台的原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Upper- and mid-crustal radial anisotropy beneath the central Himalaya and southern Tibet from seismic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地震环境噪声层析成像显示喜马拉雅山中部和西藏南部的上地壳和中地壳径向各向异性
  • DOI:
    10.1111/j.1365-246x.2012.05425.x
  • 发表时间:
    2012-05
  • 期刊: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Guo, Zhi;Gao, Xing;Wang, Wei;Yao, Zhenxing
  • 通讯作者:
    Yao, Zhenxing
基于总体经验模式分解的地震信号随机噪声消除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恒;王伟;历玉英;高星;李桂林
  • 通讯作者:
    李桂林
Tomographic structure of East Asia:Ⅱ.Stagnant slab above 660 km discontinuity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东亚层析结构:Ⅷ.660 km不连续面上方的静止板片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Earthquake Science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Yongshun John Chen;Shunping Pei
  • 通讯作者:
    Shunping Pei
High-resolution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and azimuthal anisotropy around the 2010 Ms=7.1 Yushu earthquake, Qinghai, China from 2D tomography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附近二维层析成像的高分辨率地震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
  • DOI:
    10.1016/j.tecto.2012.08.020
  • 发表时间:
    2013-01-22
  • 期刊:
    TECTONOPHYS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Pei, Shunping;Chen, Yongshun John;Su, Jinrong
  • 通讯作者:
    Su, Jinrong
西藏纳木错全新世沉积物的环境磁学参数变化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立平;DOBERSCHü TZ Stefan;DAUT Gerhard;HABERZETTL Torsten
  • 通讯作者:
    HABERZETTL Torst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urface/interface engineering N-doped carbon/NiS2 nanosheets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H2O splitting
用于高效电催化 H2O 分解的表面/界面工程 N 掺杂碳/NiS2 纳米片
  • DOI:
    10.1039/c9nr10173j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张德亮;牟红宇;陈磊;高星;王德宝;宋彩霞
  • 通讯作者:
    宋彩霞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zooarchaeology: A novel technique in analysis of the faunal remains from the Ma’anshan site, Guizhou, China(英文)
动物考古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贵州马鞍山遗址动物遗骸分析的新技术
  •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乐;张双权;高星
  • 通讯作者:
    高星
东亚现代人来源的考古学思考:证据与解释
  •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1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锋;高星
  • 通讯作者:
    高星
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锋;陈福友;汪英华;高星
  • 通讯作者:
    高星
病理形态学数字化教学的利弊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菁;袁媛;赵元琳;高星;李静;王哲
  • 通讯作者:
    王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星的其他基金

红河流域上游水系统演变规律与农业面源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U210220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29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利用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华南块体岩石圈变形特征
  • 批准号:
    41574036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地震学方法联合研究华南褶皱带地壳及上地幔结构
  • 批准号:
    4137406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