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为介质分离低碳烃混合物的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36010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04.分离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Light hydrocarbons are important basic materials in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The separation of the mixture of different light hydrocarbons is one of the key proces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basic chemicals and maximum utilization of fossil resources. The current s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distillation and absorption have problems including high energy cost and low selectiv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lectivity and reduce the cost in separating light hydrocarbon mixtures, based on the “designable solvent” feature and ultra-low volatility of ionic liquids (ILs),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IL and light hydrocarbon and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gas-liquid equilibrium of IL plus light hydrocarbon biphasic systems; diffusion of light hydrocarbon in ILs; the structure and mass transport at IL-gas interface. After that, a novel method for separating the light hydrocarbon mixtures using ILs will be established. The application team has a good accumulation of research in the separation of structure-related compounds,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ILs, and the separation of gase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results will be instru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paration science and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低碳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低碳烃混合物的分离是大宗基础化学品高效制备与油气煤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关键过程之一。现有分离方法如精馏、有机溶剂吸收等存在能耗高、分离选择性低的不足。本项目拟针对低碳烃混合物的分子特性,利用离子液体结构和性质可精细调控、几乎不挥发的特点,以提高低碳烃混合物分离选择性、降低过程物耗和能耗为目的,围绕分子间作用机理和本体/界面传递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对低碳烃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定量构效关系、低碳烃-离子液体两相体系气-液相平衡、低碳烃在离子液体中的扩散规律、及离子液体气-液界面结构和界面传递规律等化工分离基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离子液体为介质选择性分离低碳烃混合物的新方法。课题组在结构相似混合物分离、离子液体设计合成、气体分离及其机理等方向已有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预期研究成果将对分离科学和绿色化工过程的发展作出贡献。

结项摘要

低碳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低碳烃混合物的分离是大宗基础化学品高效制备与油气煤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关键过程之一。现有分离方法如精馏、有机溶剂吸收等存在能耗高、分离选择性低的不足。本项目针对低碳烃混合物的分子特性,利用离子液体结构和性质可精细调控、几乎不挥发的特点,以提高低碳烃混合物分离选择性、降低过程物耗和能耗为目的,围绕低碳烃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机理和定量构效关系、低碳烃-离子液体两相体系气-液相平衡、离子杂化材料构建与分离性能等化工分离基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实现了若干代表性低碳烃混合物体系的高选择性分离,推动了以离子液体为介质选择性分离低碳烃混合物新方法的建立。. 项目主要研究了长链羧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关系,包括直链羧酸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关系以及支链羧酸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关系,获得了氢键碱性强、两亲性好、可形成自组装结构的新型离子液体。结合量化计算得到的表面屏蔽电荷面积描述符和SVM等算法建立了含有不同种类离子液体的粘度预测模型和热容预测模型,扩展了粘度预测范围。考察了低碳烃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低碳烷烃和氮气在功能化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和分离性能,以及离子液体对碳四混合物的分离纯化性能,提高了对低碳烷烃和1,3-丁二烯的溶解度和分离选择性。提出了以离子型杂化多孔材料为介质分离乙烯/乙炔的方法,获得历史最高的分离选择性和乙炔吸附容量。进一步拓展研究了不同类型离子液体对氨气的吸收性能及其机理,兼具高容量、高选择性、可循环再生等优点。. 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86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49项。项目成果有助于开发绿色、高效、低耗的低碳烃分离新工艺,为建设循环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化学工程基础。对其它结构相似物质分离过程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32)
Shaping of ultrahigh-loading MOF pellet with a strongly anti-tearing binder for gas separation and storage.
使用强抗撕裂粘合剂对超高负载 MOF 颗粒进行成型,用于气体分离和储存。
  • DOI:
    10.1016/j.cej.2018.08.11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em. Eng. J.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eyi Zheng;Xili Cui;Qiwei Yang;Qilong Ren;Yiwen Yang;Huabin Xing
  • 通讯作者:
    Huabin Xing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acet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arboxyl-functionalized iIonic liquids
使用羧基官能化离子液体从水溶液中选择性分离甲基丙烯酸和乙酸。
  • DOI:
    10.1021/acssuschemeng.7b0351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Bai Yinge;Yan Ruiyi;Tu Wenhui;Qian Jianguo;Gao Hongshuai;Zhang Xiangping;Zhang Suojiang
  • 通讯作者:
    Zhang Suojiang
Efficient oxidative N-dealkylative addition of trialkylamines to dimethyl acetylenedicarboxylate using BrCCl3 as the terminal oxidant
使用 BrCCl3 作为末端氧化剂,将三烷基胺有效氧化 N-脱烷基加成至乙炔二甲酸二甲酯
  • DOI:
    10.1016/j.tetlet.2017.05.073
  • 发表时间:
    2017-07
  • 期刊:
    Tetrahedron Letter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Liu Fangnan;Zhang Zhiguo;Bao Zongbi;Xing Huabin;Yang Yiwen;Ren Qilong
  • 通讯作者:
    Ren Qilong
离子液体吸收分离硫化氢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领帝;曾少娟;张香平;张锁江
  • 通讯作者:
    张锁江
Molecular sieving of ethane from ethylene through the molecular cross-section size differentiation in gallate-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通过没食子酸盐基金属有机框架中分子横截面尺寸的差异从乙烯中分子筛分乙烷
  • DOI:
    10.1002/ange.201808716
  • 发表时间:
    2018-01-01
  • 期刊:
    Angew. Che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Bao, Z.;Wang, J.;Chen, B.
  • 通讯作者:
    Chen, B.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EPA和DHA的分离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油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青;李敏;杨亦文;鲍宗必;杨启炜;张治国;任其龙
  • 通讯作者:
    任其龙
高温液态水中有机酸对果糖分解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工学报,57(1), 52-56 (2006) EI收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 昕;吕秀阳*;夏文莉;任其龙
  • 通讯作者:
    任其龙
离子液体复合萃取剂高选择性分离植物甾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青青;蒋越梅;张宏杰;汪艳;吕亮;杨亦文;任其龙
  • 通讯作者:
    任其龙
盐湖卤水提硼萃取剂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化工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妍;鲍宗必;邢华斌;苏宝根;杨亦文;任其龙
  • 通讯作者:
    任其龙
碳氢表面活性剂在超临界CO_2中形成微乳液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宝根;杨启炜;卫俊杰;邢华斌;任其龙;张海
  • 通讯作者:
    张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任其龙的其他基金

专题研讨类:生物质化工学科发展研讨会
  • 批准号:
    2224202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1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超共轭强化氢键识别疏水离子液体的设计及萃取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1676234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离子液体气-液界面结构和界面传递的机制和调控
  • 批准号:
    9143411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天然活性同系物选择性萃取分离的应用基础研究
  • 批准号:
    2093600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金属螯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特性研究
  • 批准号:
    20676112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植物中极性有效成分的超临界反胶束萃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20276058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药用手性对映物的超临界色谱分离方法研究
  • 批准号:
    29776040
  • 批准年份:
    1997
  •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