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缰核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慢性痛和抑郁调控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107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03.感觉障碍、疼痛与镇痛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Chronic pain usually accompanied by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emotional disorders, while the latter will further aggravate the pain again. Th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for chronic pain and depression, however, is very scarce at present study. The habenular nucleus is a relay station of the limbic system and the brain stem. Recent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e lateral subnucleus, lateral habenular nucleus ( LHb), plays an vital role in both functional regulation of pain and depression. Our preliminary experiment results also observed the large numbe of 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 (VGLUT2)-positive neurons in LHb. Optogenetic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specific activating VGLUT2-positive fibers in midbrain 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 from the LHb in VGLTU2-Cre mouse with neuropathic pain, and further depressive behavior were detected in mice. After damage to the nucleus, the above symptom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glutamatergic neurons in LHb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hronic pain induced depression. To certify this hypothesis, the project plans will constitute chronic pain induced depression animal model, and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change of glutamatergic neurons (VGLUT2 and βCaMKII)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hronic pain and depression in LHb by integrated use of technologies including behavior, optogenetics, morphology, electrophysiology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he relativ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molecules also are detected, and by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inhibition of VGLUT2 expression in LHb on the above changes. Further probe the a key role of glutamatergic neurons in LHb in regulation of chronic pain induced depression behavior and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 Our proposed study may provide a novel strategies and targets for the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linically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pain and depression.
慢性痛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后者又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然而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却十分匮乏。缰核是边缘系统与脑干联络的中继站,新近研究证实其外侧亚核,即外侧缰核(LHb)同时参与了疼痛与抑郁的功能调控。我们的预实验观察到LHb内存在大量的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神经元,特异性激活LHb向中脑腹侧被盖区(VTA)投射纤维内的VGLUT2后,小鼠的抑郁行为进一步加重;毁损该核团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提示其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了慢性痛诱导抑郁的调控过程。为了证实此假设,本项目拟构建慢性痛诱导抑郁动物模型,综合运用行为学、光遗传学、形态学、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检测LHb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调控慢性痛和抑郁的功能和表达变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分子;抑制其表达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明确LHb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慢性痛诱导抑郁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上慢性痛及其抑郁的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靶点。

结项摘要

慢性痛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后者又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然而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却十分匮乏。近年来,外侧缰核(LHb) 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因其同时在疼痛和抑郁中发挥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构建慢性痛诱导抑郁动物模型,综合运用行为学、光遗传学、药理遗传学、形态学、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检测了LHb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调控慢性痛和抑郁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1)LHb向VTA有大量的纤维投射,即可直接投射至VTA内DA能神经元,也可直接投射至GABA能神经元,且这两条通路均可被外周疼痛刺激所激活。(2)长期慢性痛可以诱发部分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并导致模型小鼠LHb内β-CaMKII表达增加。慢性痛发生后LHb-VTA投射神经元和VTA内GABA能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增加,使VTA内DA能神经元受到抑制性传入增多,导致VTA内DA能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TH的表达下调。其中慢性痛诱发的LHb神经元的过度活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VTA内DA能神经元功能的降低可能与慢性痛诱发抑郁密切相关。(3) LHb-VTA通路可参与对慢性痛模型小鼠的痛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的调控,而其中VTA内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可能发挥更关键的作用。(4)LHb投射纤维与VTA内DA能神经元之间既有单突触连接,亦可通过局部GABA能神经元的中继后再间接投射至DA能神经元;而慢性痛诱导抑郁发生后LHb-VTA投射通路会发生突触可塑性改变,这种改变既有突触前机制的参与,亦有突触后机制的作用。在体利用光诱发LTP的方式也进一步证实,该通路可塑性改变可能是慢性痛诱发抑郁发生的关键。本研究为临床上慢性痛及其抑郁的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l了新的靶点。.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已经整理成一篇大论文,有望在近期内将该论文投出,将在 IF >10 的国际杂志上发表。另外,用该基金号(第一标注9篇,第二标注2篇)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40.935),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该部分研究成果参加国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比赛分别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雷公藤内酯醇(T10)通过抑制脊髓背角内p38-MAPK的磷酸化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
  •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16.01.00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健;张春奎;张青;杨帆;张婷;董玉琳;李金莲
  • 通讯作者:
    李金莲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triptolide and MK-801 in the rat neuropathic pain model.
雷公藤内酯醇和MK-801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协同作用
  • DOI:
    10.1177/1744806917746564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Molecular pain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Wang J;Qiao Y;Yang RS;Zhang CK;Wu HH;Lin JJ;Zhang T;Chen T;Li YQ;Dong YL;Li JL
  • 通讯作者:
    Li JL
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到三叉神经运动核的间接投射通路研究
  •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16.06.00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庞有旺;张富兴;李金莲
  • 通讯作者:
    李金莲
Collateral Projections from the Lateral Parabrachial Nucleus to the Central Amygdaloid Nucleus and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 in the Rat.
大鼠从外侧臂旁核到中央杏仁核和腹侧被盖区的侧支投射
  • DOI:
    10.1002/ar.23983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ao Y;Zhang CK;Li ZH;Niu ZH;Li J;Li JL
  • 通讯作者:
    Li JL
Malocclusion Generates Anxiety-Like Behavior Through a Putative Lateral Habenula-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 Pathway
咬合不正通过假定的外侧缰核-中脑三叉核通路产生焦虑样行为
  • DOI:
    10.3389/fnmol.2019.00174
  • 发表时间:
    2019-07-30
  • 期刊:
    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Liu, Xin;Zhou, Kai-Xiang;Wang, Mei-Qing
  • 通讯作者:
    Wang, Mei-Q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围绕两轴进行复杂的旋转刺激后大鼠全脑内 Fos 的表达 (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莲;张富兴;葛顺楠;董玉琳
  • 通讯作者:
    董玉琳
基于EEMD-瞬时频率变换的黄土高原典型地貌沟蚀活跃区识别研究
  • DOI:
    10.3969/j.issn.1672-0504.2021.03.0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琦;曹建军;汤国安;刘永娟;方炫;朱莹;李金莲
  • 通讯作者:
    李金莲
慢性痛伴焦虑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向伏隔核及腹侧海马的分支投射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腾;崔光彬;李金莲
  • 通讯作者:
    李金莲
基于地形剖面的黄土塬梁峁地形各向异性奇异强度研究
  • DOI:
    10.12082/dqxxkx.2020.19055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建军;汤国安;方炫;刘永娟;那嘉明;朱莹;李金莲
  • 通讯作者:
    李金莲
大鼠VGLUT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对VGLUT2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相春;张春奎;唐君;李志红;张婷;李金莲
  • 通讯作者:
    李金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金莲的其他基金

中脑腹侧被盖区-腹侧海马多巴胺能投射通路调控慢性痛诱发抑郁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87086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脊髓背角DNA甲基化介导NR2B基因表达上调参与疼痛慢性化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37123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靶向下调VGLUT2基因对痛觉信息传递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8107090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GABA能运动前神经元参与口面部伤害性反射的形态学及机能学研究
  • 批准号:
    30570980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GABA对三叉神经本体觉信息调控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30470907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神经活性物质分布及机能分析
  • 批准号:
    39870262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