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破坏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0811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04.结构工程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High strength concrete encased CFST composite columns with high strength steel tube and high strength stirrups (hereinafter called as new type high strength concrete encased CFST composite columns) can not only solve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of poor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de complex structure on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encased CFST composite columns used in high-rise and heavy load buildings, but als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for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type composite column has not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combining test research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s well as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compression behavior of this new type composite column will be studied. Meanwhile, the reasonable 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high strength steel tube and high strength stirrups to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the calculation theory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iffness will also be proposed. The seismic damage mechanism,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stiffness degradation, ductility,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nd other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is new type composite column will be analyzed detailedly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This research project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failure mechanism on the double constraint under combined high strength steel tube and high strength stirrups, and proposes the design calculation theory of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limit value, stirrup level limit, steel tube area ratio and confinement index, etc.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type structure system.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以下简称“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提出及推广应用,不仅能解决高层重载建筑中传统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抗震性能不理想、节点复杂等关键技术问题,还可以促进高强高性能材料的应用,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方法和理论分析,研究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受压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建立高强箍筋、高强钢管和高强混凝土的合理匹配关系,提出组合柱受压强度和刚度计算理论;研究该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地震损伤机理、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性能,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重点考察高强箍筋和高强钢管双重约束对组合柱破坏机理的影响,提出组合柱水平承载力设计计算理论,给出保证组合柱延性的轴压比限值、配箍水平限值、钢管面积比、套箍指标等的确定方法及建议值。研究成果可为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为了解决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传统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抗震性能不理想、节点复杂等关键问题,促进高强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为此本项目研究不同约束情况下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以下简称“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破坏机理及受力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对高强混凝土标准试块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进行试验,研究了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与钢管界面黏结性能;完成了一些列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试件的轴压、压弯、压弯剪性能试验,变化参数有箍筋强度及配箍形式、钢管截面尺寸、偏心距、长细比(剪跨比)、加载制度、轴压比等,重点考察不同受力状态下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的内力分布、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退化、变形能力等性能;试验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全面深入地揭示新型约束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各受力状态下的破坏机理,确定钢管、箍筋与高强混凝土的匹配关系,建立理论模型,提出了能够反映钢管影响的刚度和承载力计算理论及实用设计方法,建立了能够考虑加载制度影响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和恢复力模型,给出了有关的构造措施及设计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0.02.01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杨春辉;苏益声;李军涛
  • 通讯作者:
    李军涛
高温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简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安进;苏益声;陈敏
  • 通讯作者:
    陈敏
钢筋高强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确定方法
  • DO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6.011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苏益声;陈宗平;薛建阳
  • 通讯作者:
    薛建阳
配螺旋箍筋型钢高强砼短柱轴压性能退化研究
  • DO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7.012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杨震;陈宗平;伍小萍
  • 通讯作者:
    伍小萍
Cyclic Loading Test on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Connecting SRRAC Beams to RACFST Columns
将 SRRAC 梁连接到 RACFST 柱的梁柱连接循环加载测试
  • DOI:
    10.1007/s40999-018-0288-x
  • 发表时间:
    2018-11-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Zhou, Li;Su, Yi-sheng
  • 通讯作者:
    Su, Yi-s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地震损伤性能试验研究
  • DOI:
    10.13245/j.hust.2008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杨林杰;安进
  • 通讯作者:
    安进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受剪承载力分析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工程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丁文
  • 通讯作者:
    丁文
双肢空腹式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DOI:
    10.13197/j.eeev.2020.03.71.kexj.0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苏益声;王晓燕
  • 通讯作者:
    王晓燕
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宗平;柯晓军;陈宇良
  • 通讯作者:
    陈宇良
预应力组合斜撑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晓军;罗达;莫自庆;苏益声
  • 通讯作者:
    苏益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柯晓军的其他基金

内置预应力组合斜撑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5166800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