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产生机制和意义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7191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604.免疫学检验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Reports showed that bispecific antibody (natural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can be spontaneously produc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In our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 rabbit model that produced natural bispecific antibodies was established, and natural bi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 and immunoglobulin G (IgG) were also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in sera of RA patients. Given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ural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and the traditional autoantibody (i.e. monospecific antibody), differences in biological behavior are inevitably. So it is reasonable to speculate that the natural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may play a special role in the whol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diseases. Based on thes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es, our present study seek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he anti-IgG/CCP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in vivo and in vitro by means of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of the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in animal model and RA patients. Our study will be the first one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he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and its significance with regard to RA, and also lay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 natural bispecific autoantibody as a pivotal serum marker for RA.
研究表明,机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自发产生双特异抗体(天然双特异抗体)。在前期实验中,我们构建了一种产生天然双特异抗体的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在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鉴定出一种抗IgG分子和抗环瓜氨酸肽(CCP)的双特异自身抗体。由于双特异自身抗体与通常所指的自身抗体(单特异性)在结构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在生物学行为上的差异,因此双特异自身抗体可能在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特殊生物学效能。本研究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层析、质谱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分别从体内和体外研究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的产生机制,并进一步从动物模型和RA患者中探讨这种双特异自身抗体在RA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以上研究将为揭示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在RA中的产生机制和意义提供首批资料,并为这种双特异自身抗体发展成一种新的RA血清学标志物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成功地在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鉴定出一种抗IgG分子和环瓜氨酸肽(CCP)的双特异自身抗体。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RA患者血清中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发现该双特异抗体特异地存在于RA患者的血清中,并且形成期RA(established RA)患者血清中的双特异抗体明显高于早期RA(ERA)。通过尺寸排阻层析确定了双抗是单体的结构,并通过将单特异性的抗IgG抗体与抗CCP抗体在体外进行混合,在GSH还原条件下,混合后能够检测到抗IgG/CCP双特异抗体的产生,表明体外实验中双抗的产生机制符合经典双抗的“半分子互换”模式。此外,通过对大量RA患者血清样本中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与炎性指标、疾病活动度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疾病进展和疗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索了双抗在RA疾病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区分早期RA与形成期RA的生物学标志物,同时,可作为反映RA炎性进程和疾病活动度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此外,在早期RA的治疗过程中,抗IgG/CCP双特异自身抗体还可以作为预测治疗中疾病进展和疗效的潜在指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B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 DOI:
    10.1186/s13045-015-0227-0
  • 发表时间:
    2015-12-21
  • 期刊: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 影响因子:
    28.5
  • 作者:
    Fan G;Wang Z;Hao M;Li J
  • 通讯作者:
    Li J
Increased Kappa/Lambda Hybrid Antibody in Serum Is a Novel Biomarker Related to Disease Activity and Inflamm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血清中增加的 Kappa/Lambda 混合抗体是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和炎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DOI:
    10.1155/2016/295307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Yi L;Hao M;Lu T;Lin G;Chen L;Gao M;Fan G;Zhang D;Wang G;Yang X;Li Y;Zhang K;Zhang R;Han Y;Wang L;Li J
  • 通讯作者:
    Li J
共 2 条
  • 1
前往

其他文献

骨关节炎诊断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明;王辉;张志毅
  • 通讯作者:
    张志毅
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的标准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29(6):481-48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基于判决引导的水声通信混合盲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声学学报Vol.30, No.5, P442-446, 2005.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萍;赵俊渭王尚斌;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siRNA构建及转运方法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城际高架线列车运行对既有线路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凯;时瑾;李金明
  • 通讯作者:
    李金明
共 3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8
前往

正在为您生成内容...

李金明的其他基金

基于MS2-motif信号放大的CRISPR/dCas9荧光原位标记检测技术的研究
  • 批准号:
    8197431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内含miRNA122和miRNA224海绵体肝细胞癌特异靶向病毒样颗粒及其伴随检测的研究
  • 批准号:
    8177227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重组MS2噬菌体样颗粒的肿瘤RNA疫苗的研究
  • 批准号:
    8117198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MS2茎环在含长片段RNA病毒样颗粒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97260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表达转导肽且内含siRNA重组噬菌体颗粒构建及HCV干扰研究
  • 批准号:
    30571776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病毒样颗粒在核酸扩增检测标准品和质控品研究中的意义
  • 批准号:
    30371365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