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YF1和GIGYF2基因突变引起小儿自闭症的致病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11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01.神经系统发育与代谢异常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complex neurologic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ficits in communication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One major challenge to treat this disease is its extremely high genetic heterogeneity.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define subtypes of Autism based on their genetic defects. We have performed a large scale targeted resequencing screen in a patient cohort and identified 57 genes whose mut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utism. Combined with previously exome sequencing results, we noticed that one gene family, which consists GIGYF1 and GIGYF2, ar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Autism risk. However, their molecular function in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and neuronal activity remains unclear. Therefore, we proposed to use Drosophila and Zebrafish as model organism to study their in vivo function. We will establish mutant alleles and examine their phenotype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GIGYF1/2 in the nervous system. We will try to combine methods of both basic lab research and clinical stud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pathology. This study is aiming to define new subtype of Autism based on GIGYF1/2 mutations. These results will be fundamental for the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the future.
小儿自闭症由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异常引起,其主要特征为社交功能障碍及重复性行为。该i疾病研究的一大难点在于其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导致其病因难以确定。因此,基于遗传因素对自闭症进行亚型分析至关重要。通过对大量自闭症病人进行的外显子和靶向基因测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GIGYF1/2这两个同一蛋白家族成员的突变均与自闭症的发生显著相关。目前,这两个基因在神经发育和神经元活动中的功能仍然未知。本课题计划在果蝇和斑马鱼这两种模式生物中针对这两个基因建立突变体模型,并利用这两种模型各自的优点,研究这两个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分子作用机制。同时,我们的研究方案将强调模式生物研究同临床研究紧密结合并互相推动,努力实现由实验室科学到临床诊断及后续相关应用的转化。本课题的目标是确立以GIGYF1/2突变为分子标识的新自闭症亚型,并初步探索其发病机理,为实现针对该疾病进行的精准医疗进行一定的理论铺垫。

结项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统称,其主要特征是婴幼儿时期即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交往功能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范围狭窄等。研究表明ASD多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及大脑结构异常,如胼胝体及皮质等结构。ASD病因复杂,存在遗传、神经发育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而该疾病研究的一大难点在于其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导致其病因难以确定。因此,鉴定ASD相关的基因突变是本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前期大量大规模测序发现GIGYF1基因是ASD的高风险致病基因之一,但其导致ASD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而且其缺失是否会引发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此前也不清楚。本项目中,我们首先通过临床分析,确定了GIGYF1基因突变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显著相关性,并发现了这一类病人常伴有昼夜节律的改变,肠胃功能的改变,智力缺陷,脸部特征的改变等并发症。进而,我们选取了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验证GIGYF1基因缺失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并探索了相关分子机制。斑马鱼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基因组的整体复制,人GIGYF1基因的直系同源物在斑马鱼中存在两个同源基因,即gigyf1a和gigyf1b。因此,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斑马鱼中分别构建了gigyf1a和gigyf1b的单纯合突变体模型及gigyf1ab的双纯合突变体模型,并对上述突变体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形态学观察,发现GIGYF1的缺失能够导致发育迟滞,头围缩小等表型。通过对幼鱼和成鱼的行为学实验探索gigyf1基因突变是否可引起斑马鱼的行为异常。结果表明gigyf1a/b的双突变体鱼较 野生型出现明显的与孤独症表型相关的行为学异常。最后,我们对发育早期的双突变体幼鱼进行了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检测以探索gigyf1基因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分子机制。通过上述工作,我们证实了GIGYF1的突变可导致孤独症谱系疾病的一种新亚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argeted capture and sequencing of 1245 SNPs for forensic applications
用于法医应用的 1245 个 SNP 的靶向捕获和测序
  • DOI:
    10.1016/j.fsigen.2019.07.00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Wu Liangjun;Chu Xufeng;Zheng Jing;Xiao Chao;Zhang Zhe;Huang Guiyang;Li Dan;Zhan Jinbang;Huang Daixin;Hu Ping;Xiong Bo
  • 通讯作者:
    Xiong Bo
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Revealed Key Target Genes in Mouse Models of Autism
整合转录组分析揭示了自闭症小鼠模型中的关键靶基因
  • DOI:
    10.1002/aur.2240
  • 发表时间:
    2019-11-19
  • 期刊:
    AUTISM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Duan, Weicheng;Wang, Kang;Xiong, Bo
  • 通讯作者:
    Xiong, B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新型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达义;杨凯;孙玉鸿;熊博
  • 通讯作者:
    熊博
高速铁路地下三岔口隧道压力变化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骆建军;熊博;姬海东
  • 通讯作者:
    姬海东
可调谐激光光谱系统中光学条纹的补偿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激光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双琦;熊博;王晓飞;孔全存
  • 通讯作者:
    孔全存
昆虫对杀虫剂pyridalyl的代谢的定性以及定量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聂宇婷;王玉娇;王震宇;熊博
  • 通讯作者:
    熊博
夏威夷一维深部电性构造研究
  • DOI:
    10.11939/jass.20210047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萱;唐新功;余俊虎;熊博
  • 通讯作者:
    熊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熊博的其他基金

WAC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系统发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084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