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亚湾低本底中微子探测器研究宇宙线相关放射性同位素产额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20517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806.在线与离线数据处理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Radioactive isotopes produced through cosmic Muon spallation are improtant background for rare event detection, such as neutrino detections, double-beta-decay experiments, and dark-matter searches.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osmogenic backgroun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is kind of experiments at present and in future to reduce their background uncertainty. There had several previous experiments (CERN SPS NA54, KamLAND, MINOS, Borexino etc.) had measured the production of radioactive isotopes from Muon or its secondary particals in liquid scintillator with several separate Muon energies, while all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in a certain level with the theoretical model calculation. New and standalone measurement for Muon-induced radioactive isotopes with different Muon energies will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world to help to improve its understanding and next rare event detections.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neutrino oscillation mixing angle theta13 with high precision,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as China first running, large volume, underground, low background, different rock coverage (3 separate Muon energies), very high Muon detecting efficiency and great detector performance, and can serve us as a new experiment to achieve a precise measurement for Muon-induced radioactive isotopes production..Daya Bay experiment has 3 experiment halls: their averaged Muon energy covered 50~60GeV at near sites ,and ~140GeV at the far site. The cross check among 3 sites is another important advantage to the measurement.
宇宙线缪子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是稀有事例探测实验(中微子探测、双Beta衰变实验、暗物质实验等)的重要本底来源,精确理解宇宙线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本底对现在以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实验探测都是极重要的一项任务。国外有相关实验在几个特定能量下测量了缪子在液体闪烁体中对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产额,但是其结果都显示与理论模型计算有不小的差距。在新的缪子能量下给出独立测量,将填补国内外数据空白。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目标是高精度测量中微子振荡混合角theta13,是我国第一个地下、大体积、低本底、多站点不同岩石覆盖深度(特有宇宙线平均能量)、正全效运行的高性能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系统,具有极高的缪子探测效率和优良的探测器性能,为我们实现准确测量相应缪子能量下宇宙线放射性同位素产额,提高其产生截面测量精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特有条件,将对宇宙线放射性同位素问题的理解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结项摘要

宇宙线缪子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是稀有事例探测实验(中微子探测、双Beta衰变实验、暗物质实验等)的重要本底来源,精确理解宇宙线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本底对现在以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实验探测都是极重要的一项任务。国外有相关实验在几个特定能量下测量了缪子在液体闪烁体中对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产额,但是其结果都显示与理论模型计算有一定的差距。在新的缪子能量下给出独立测量,将填补国内外数据空白。.大亚湾中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目标是高精度测量中微子振荡混合角theta13,是我国第一个地下、大体积、低本底、多站点不同岩石覆盖深度(特有宇宙线平均能量,缪子平均能量分别为~44GeV/55GeV/100GeV)、正全效运行的高性能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系统,具有极高的缪子探测效率和优良的探测器性能,为我们实现准确测量相应缪子能量下宇宙线放射性同位素产额,进一步提高其截面测量精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特有条件,将对宇宙线放射性同位素问题的理解产生重大促进作用。.本课题利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地下多站点、低本底、不同岩石覆盖深度实验厅内的中微子探测器测量不同能量下宇宙线缪子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产额,通过宇宙线传播模拟、探测器作用模拟、实验数据测量、事例挑选与分析给出特定宇宙线缪子能量下的同位素产额,提供特定宇宙线能量下宇宙线同位素产额的测量,促进对宇宙线放射性同位素的测量、理解作用,并对未来稀有事例探测实验的设计及本底分析提供参考。.该项目基本按照项目申请及批准计划书按计划进行,但因分析结果涉及到整个国际合作组的研究结果发表策略,相关测量结果正逐步发表,目前仍有部分数据、结果等待进一步检查、发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pectral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Antineutrino Oscillation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at Daya Bay
大亚湾电子反中微子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光谱测量
  • DOI:
    10.1103/physrevlett.112.061801
  • 发表时间:
    2014-02-10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An, F. P.;Balantekin, A. B.;Zou, J. H.
  • 通讯作者:
    Zou, J. H.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槟榔十三味丸中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化学试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玉英;张良;孙福祥;王志民
  • 通讯作者:
    王志民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115_18116insGCAGG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特点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继征;邹玉宝;孙凯;王怡璐;王志民;高硕;周宪梁;惠汝太;宋雷
  • 通讯作者:
    宋雷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表型特点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雷;王继征;张禅那;孙凯;王志民;王东;王虎;蒋雄京;周宪梁
  • 通讯作者:
    周宪梁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仕琴;宋献方;肖国强;王志民;刘鑫;王鹏
  • 通讯作者:
    王鹏
西北地区大气降水δ18O的特征及水汽来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鉴容;宋献方;袁国富;孙晓敏;刘鑫;陈锋;王志民;王仕琴
  • 通讯作者:
    王仕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志民的其他基金

利用液闪探测器模型对新型MCP-PMT和高精度探测器标定及重建的研究
  • 批准号:
    1187528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球形TPC探测器的测试与研究
  • 批准号:
    1147520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